20250112【岁末感恩分享会】马来西亚信众岁末齐聚 发大愿心启动大愿力

1月12日,近250位义工身着光彩亮丽的服饰,齐聚于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高呼着马来西亚队呼,展现出蓬勃朝气与热忱,与全球22处分支道场通过视频连线互道祝福拜早年,活动现场洋溢着欢乐与喜庆的氛围,共同参与一年一度的【岁末感恩分享会】,为“有大愿力”的新一年拉开序幕!

活动伊始,召委团以创意形式为义工们献上祝福,自创并演唱“有大愿力”一曲,期盼义工们心怀愿力,安心经营每个当下,日日都是好日。随后,合唱团为大众呈现了多首佛曲以及新年串烧歌曲,为岁末感恩增添温馨与浓厚的新春气息。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晖法师于台中宝云寺主会场通过视频连线向所有僧团法师及义工菩萨们致以感恩与赞叹,肯定大家无私的护持和成就丰富多元的三大教育成果,并指出为了实现“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大愿景,勉励僧俗四众当以身作则,在日常中存好心、发好愿、说好话、转好运,就会让人间多一份平安、健康、幸福与快乐。副寺常峪法师也在现场感谢义工们的奉献,呼吁大众常以微笑、好话和善愿为起点,让每一个当下都能成为人间净土的实践。

活动还特别播出2024马来西亚道场年度回顾影片,重温包括25周年系列活动、新道场动土典礼等精彩瞬间,并展现了法鼓山最美的风景——义工菩萨们全心奉献的感人画面。随后,大众写下祈愿卡,将其挂于七彩祈愿树,传递无尽祝福,共同发大愿心。

临近尾声,大众一同进行马来西亚华社特有的新春习俗——捞生,以筷子将食材和酱料高高拌起,寓意蒸蒸日上、步步高升。午斋后,特设的【放松咖啡馆】和【大愿绳编织活动】更为义工们提供了一处轻松交流的空间,让大家在品尝咖啡的同时,体验编织“大愿绳”的放松与专注,以此为新一年播种愿力,发愿力行。

文 / 陈俪贤
图 / 林振东、叶丽芹

#岁末感恩分享会#有大愿力
#义工#万行菩萨
#新春活动#新春点灯
#DDM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此处

20250104【法务组与影音组联谊会】携手同行,发大愿心行菩萨道

为感恩法务组与影音组义工菩萨的长期付出,并促进义工间的交流与互动,两组于1月4日举办了一场期待已久的联合联谊会。超过40位义工欢聚一堂,共度一段充满温馨与法喜的时光。

“愿意成为义工的人不少,但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投入的人却不多。”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在开示中勉励义工们要在工作与义工服务之间找到平衡,并以大乘佛教精神发菩提心,成为以服务他人为志向的现代菩萨。师父进一步提醒大家,越是在忙碌的生活中,越要善于调配时间,将菩萨精神融入工作、家庭、修行与当义工中,使生命更有意义,活出精彩。

联谊会上,义工们踊跃分享加入义工行列的因缘、心得与收获。有的因阅读师父的书籍或聆听开示而与法鼓山结上法缘;有的在圣严书院【福田班】实习期间发心护持;有的因被道场热心义工接引而发愿服务;甚至有人因香积组美味的午斋而来当义工。资深义工们也在现场互相勉励,期许彼此成为善知识,共同发心行菩萨道。

趣味问答游戏为现场增添了不少欢乐。其中的“道场里有多少尊佛菩萨圣像?”这一题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引领义工们兴致勃勃地细数全场佛像,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道场的认识。此外,联谊会还特别安排了联合庆生环节,义工们在享用美味旦糕的同时,互送祝福,场面温馨感人。

活动的尾声,辅导法师演莲法师叮嘱义工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应时时回归初心,随后以2025年度主题“有大愿力”一同发愿,以大愿心开启新一年的大愿力,为这次联谊会画下圆满句点。

文 / 马启洲
图 / 马启洲、陈慧珊

#法务组与影音组联谊会
#法鼓山义工#万行菩萨
#圣严书院#2025福田班
#ddm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此处

20250101【庶务组道场出坡】扫尘除垢迎新年,清净愿力启新程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庶务组于元旦以出坡开启了新年的序幕。通过扫尘除垢的劳动,清净内外,以清净心迎接崭新的一年。

“这不仅是一场清扫环境的活动,更是一场修行的实践。”常寂法师于出坡前叮嘱义工们,在出坡的过程中,专注于每一个动作,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通过这样的观照,义工们能够在劳动中觉知内心状态,不被妄念牵引,练习如何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中。“每一次挥动扫帚、每一次擦拭尘埃,都是一次修行的机会,是将清净心落实在生活细节上的真实功夫。”

在2025法鼓山年度主题“有大愿力”的开示影片中,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强调,愿力是修行路上的前行动力,引领我们坚定方向。即便当前的愿望尚未实现,也要持续发愿,因为发愿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的累积,是让我们在困难中生起勇气和智慧的重要依靠。有愿才有力,有力才能成愿!

在这次大出坡中,参与的每一位义工都以欢喜心投入其中,通过劳动让环境与内心同时清净。新的一年,义工们以这份清净的心与坚实的愿力,为自己的修行开了一个好头。愿这份清净与愿力,陪伴每一位义工迈向新年的每一天!

文 / 林颖昌
图 / 赵美美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此处

2025年法鼓山主题年影片 ——有大愿力

面对新的一年来临,该如何使每一天变得更好?如何使身边的每个人,能得到幸福快乐?

其实只要我们发下好愿,每天以一个小小的善念,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温暖的祝福,与人广结善缘,自然能启动让生命向上提升的泉源力量;如同圣严法师所言,即使是小小的愿心,只要心怀善念,就能带动善的循环,让共业的世间,因共愿而变得美好!

2025年,法鼓山特别以「有大愿力」做为关怀主题,让我们藉由圣严法师的教导,帮助你我从「发愿」中找到人生方向,以「大愿」作为转动社会安乐的力量,只要人人发好愿、行好愿,就能在生活中筑梦踏实,成就幸福美好的人间净土。

#发愿#人生方向#永不退转

20241231【跨年祈愿】有大愿力,善念成就人间净土

温暖跨年夜,善念开启新篇章

12月31日晚间,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举办的【跨年祈愿】活动吸引了近300位民众携家带眷参与,一楼大殿和二楼观音殿座无虚席,用善念共同迎接2025的到来,为自己、家人、社会播撒平安与喜乐的祝福。“能在岁末来到道场,与众多善知识一同共修、发愿祈福,是福报深厚的体现。”监香常峪法师提醒大众要时刻怀着欢喜、虔诚与感恩的心,为世界一切众生祝福。

发大悲心,让善愿无远弗届

“寺院每日叩钟两次,既提醒僧众该精进修行,也是为了发起大悲心,救度正受苦难的众生。”在静坐后,法师引领大众以恭敬、虔诚、感恩之心诵念〈叩钟偈〉,不仅为自身的解脱祈愿,更为认识或不认识、有形或无形的众生祝祷,愿一切众生能离苦得乐。随后,法师介绍了法鼓山2025的年度主题“有大愿力”,阐释“愿”是方向,“力”是实践的动力;从一个微笑或一句祝福,人人都可以将善愿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为社会带来平安、快乐与和谐。

用佛法安定身心,人间净土处处实现

“浮躁不安的心导致我们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但透过佛陀所倡导的戒、定、慧,我们可以有方法让心安住。”法师补充道,“戒”旨在收摄五根,“定”是打坐、念佛等日常的修持,“慧”则是透过佛法来引导我们开启智慧。法师强调,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作为佛教徒,我们应守护身口意,发大悲心,帮助他人离苦得乐。《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当人人练习着以佛陀慈悲喜舍的平等心来看待一切众生,这个世界便是人间净土。

积沙成塔,心愿传承

活动结束前,常住法师向大众致赠新年春联及一份弥足珍贵的结缘品;瓶内装有法鼓山马来西亚新道场动土仪式的祈愿沙和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的《108自在语》,象征积沙成塔,心愿传承,期许大众与圣严师父同愿同行,共同建设人间净土。道场廊道挂满的【新春点灯】红灯笼,在大家虔诚祈愿时正式启灯,法师呼吁大众从即日起登记点灯,为自己及家人祈愿平安、健康、快乐,实现心中好愿!

文 / 黄昭元
图 / 黄淑芬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此处

20241229【第三场万行鼓手迎新日】善用自身与环境的因缘弘法利生

为推动法鼓山在马来西亚即将建设的“都市中的心灵绿洲”,12月29日午间举行了【第三场万行鼓手迎新日】。活动中,除了通过道场导览了解法鼓山的理念 ——“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20余位鼓手还借助“信愿行九宫格”厘清个人的学佛蓝图,探讨如何将佛法与日常兴趣结合,承担起学法、护法、弘法的使命。

“你会什么样的功夫?”常寂法师提起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在美国曾被两位想学功夫的年轻人问道,而师父则巧妙地答说自己教的不是打斗的功夫,而是训练自己内心的功夫。法师补充道,圣严师父最初赴美弘法时并没有要成为大禅师,而是顺应着当时的因缘而开始教导禅修,因其禅法观念清晰平实,方法简单实用,逐渐成为一位国际知名禅师。法师期许鼓手们也能依循圣严师父的脚步,善用自身及环境的因缘来学法、护法及弘法。

临别时,副寺常峪法师表示,大家都很有福报,因为圣严师父已经把佛法中的深奥名相义理转化为一般人能理解的内容,同时法师也勉励大家要常回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并邀约大众于12月31日晚上8时,回寺参与【跨年祈愿】,愿大众能“身安定,心清静,心灵环保跨好年。”

◎文图/黄昭元

20241208知客组礼仪、导览培训

12月8日的美好星期天,知客组30名义工菩萨联同多名专职菩萨,齐聚一堂,共同参与礼仪与导览的内部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由知客组辅导法师 ——常尊法师全程授课。法师开示道:“礼仪等于礼节加仪态。”义工们除了需要具备待人接物的内涵(礼节),外在的形象(仪态)也不可忽视,涵盖衣着、言谈举止、站姿、步态、坐姿以及用餐礼仪等多方面。

常尊法师以轻松且活泼的方式带领大家学习接待访客的基本礼仪,包括用餐礼仪、斋堂礼仪、接待礼仪以及殿堂礼仪等等。法师亲自示范各种规范动作,说明出入动线,并指导义工菩萨们进行现场排演与练习,给予即时的回馈。整场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义工菩萨们互动热烈,学习效果显着。

此外,导览培训涵盖了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的空间配置、户外与室内景观、师父墨宝及理念等内容的介绍。资深义工珊珊菩萨分享了她的导览经验,生动地阐述了如何透过深刻理解法鼓山的故事与理念,灵活应对当下的因缘,为访客进行既深入又浅显的导览。

参与培训的知客菩萨异口同声表示获益良多,并希望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接待工作中。法师特别叮嘱:“信众的安全感来自知客义工的接待,因此身为第一线接引与服务的义工,要以诚挚的心仪和专业的身仪,让信众感受到宾至如归;同时,通过自我提升,将佛法内化,能更亲切、善巧地接引大众,协助他们认识与学习佛法。”

最后,法师在结语时勉励大家:“多加认识、熟悉并掌握法鼓山的故事与理念,共同推动圣严师父 ‘心灵环保’ 与 ‘提升人品’ 的核心价值。”

文/梁文瑜、张凤枝
图/郭紫薇、方顺才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此处

20241201 合唱团佛曲分享交流会

12月1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梵音入耳,合唱团以分享、学习和交流佛曲邀约菩提工作坊,来一场【佛曲分享交流会】,两个团体共60余位团员参与。

副寺常峪法师欢迎菩提工作坊的到访,在开示时表示,在这个多元文化盛行的时代,能藉由佛曲弘法是别具意义的,法师勉励大家用佛法感化自己,再透过歌声传递佛陀的智慧与慈悲。

当天的佛曲交流会也设有导览和禅修体验环节,藉由动静相宜的活动,练习收摄身心,体验放松和感受内心的平静。 带领人郑美强菩萨强调,“禅修的基本条件是专注与放松,清楚自己的心和当下的每一个动作。”

此外,两个团体轮流演绎了首首扣人心弦的佛曲,如心灵洗涤般,让人感受到一股暖流。合唱团以错落有致的合唱方式演绎:《法鼓山》、《虚空无尽》、《慈悲》、《镜子》、《月光的声音》和《寂灭为乐》;而菩提工作坊则以六种不同的曲风,演绎了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一书中的《归敬三宝章》和《闻法趣入章》,编曲人程作彬居士也与信众分享了自己为这些章节编曲时的发心及章节欲传达的意义。

由义工黄俊杰菩萨主持的【佛曲与我的故事】环节中, 法鼓山合唱团指挥杨筱玉老师以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面对带领合唱团的挑战,她时时提醒团员着重于歌词的含义和音声的和合,勉励团员尽心尽力地献唱。菩提工作坊的音乐制作人程作彬居士提及身为佛曲演唱者,把歌唱好很是关键,他鼓励献唱者把歌词背熟,透过文字疗愈自己。菩提工作坊的坊长江暐颉居士则分享工作忙碌,身兼多职的自己在不同岗位里,每一个当下专注一件事,便能提高办事效率。

结语时,常峪法师赞叹大家将首首佛曲演绎得如此生动,勉励大家感恩自己拥有悦耳的声音,好好善用这个福报来弘扬佛法,也藉由佛曲认识自己,找回本来面目,别小看自己演绎佛曲的渺小力量,它可是具有启迪人心的无限潜能的!佛曲分享交流会在欢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文/杨清凤
图/陈永亮、叶丽芹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此处

20241123-30【法鼓山大悲心水陆法会】分处共修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与总本山【大悲心水陆法会】大坛同步连线,于11月24日至30日虔诚礼拜《梁皇宝忏》,迎来了近730人次亲临参与,旨透过诚心礼忏,为自己、怨亲眷属及苦趣众生洗涤无始罪业,消灾纳福,并藉此长养自身的慈悲心,修菩萨行。

“以集体的力量转化个人的懈怠!” 代理监院常献法师在第一天的共修时段,以一支筷子和一捆筷子形容一个人拜忏及集体拜忏的差别。一个人拜忏容易出现懈怠、打妄念、没法集中的状况;而参与实体共修,则能借助坛场的庄严、唱诵与拜忏的一致性,将个人的散乱心收摄,迅速融入共同拜忏的主流中。

法师分享道,忏悔不等于懊悔,懊悔是将烦恼夹于心中,不处理,日积月累地就像沟渠里堆积不清理的污泥般,发臭堵塞。这些不断犯错又不断衍生的愧疚感,会让人心绪不安,成为修行的障碍。忏悔则是反省自己所犯的过失,面对并承担起过失的责任,同时发愿从此改正错误,决心不再犯过。法师形容忏悔就像掀起沟渠盖,看清覆盖污泥的区块,将其清理畅通。

法师也厘清了大众普遍认为“拜忏就能让罪业清净”的错误观念。法师表示拜忏后并不能让罪业消失,而是在坦白、认错与承担之后,可藉由发愿改过,让心清净,放下心里的牵挂与障碍。法师鼓励信众让自己随忏文思维,并以一句佛号一礼拜的方式,一遍一遍地往内心观照,明白当中的因果关系,感知现生所受的果报,皆因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并以至诚恳切的心为自己及一切有情众生求忏悔,祈愿饿鬼道与畜生道的众生,乃至累劫父母,六道眷属等,皆于忏悔与布施,而能听闻佛法,解脱生死轮回或脱离苦趣,超生乐苦。法师补充道,此举与慈悲道场忏法,慈悲救度众生的精神相应。

信众刘文慧表示,自己藉由本次的拜忏,明白发菩提心的深意,她发现原来发菩提心救度的对象不仅限于自己的亲人,而是要把一切的有情众生都视为自己的亲人般,为其礼忏祈福。首次参与送圣法仪的吴绍伶表示,在观想往生的亲人、怨亲眷属都到净土时,自己的心是释怀与欢喜的,自己也会泪忍不住地为他们祝福。历经十年才有因缘全程参与水陆法会共修的叶得盛则表示,非常感恩共修的力量,让原本纠结于是否要在跪拜区,担心腿脚疼痛的他,能够在法侣们的鼓励下,鞭策自己,圆满七日的跪拜礼忏,体验到卸下心包袱,轻松的感觉。

内外护义工也以欢喜心成就本次的网络共修因缘,时时护念信众,也不忘在空挡时段参与网络共修,修福修慧。愿以本次的法会共修供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切诸佛,不分亲疏远近,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得大自在!

文/叶丽芹
图/李梓铭、黄淑芬、叶丽芹

#法鼓山大悲心水陆法会分出共修
#ddm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此处

20241120【助念团大事关怀共修】慰问关怀与追思祝福佛事

11月20日晚间,近80位义工聚集于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参与第二场大事关怀共修。“大事关怀的核心精神意涵在于作法庄严简朴、且能冥阳两利!”助念团辅导法师常寂法师指出,大事关怀不仅是为往生者追思祈福,更是为家属提供关怀与安慰,以达致生死两相安的功能。

助念团莲友用心地把现场布置成灵堂,从佛像、往生者照片到莲位、香炉、灯花果等庄严物,营造出庄严的氛围,让参与者彷如亲临佛化奠祭。法师为大众讲解佛化丧仪的具体做法,从布置、穿著到仪式细节,强调惜福培福的重要性。例如,哪些物品应随往生者入殓,哪些则可能增加亡者执著而需省略。

法师提醒,助念团应避免流于形式或追求排场,坚守庄严简朴的原则,并以“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的态度因应各种情境,灵活且不执著地完成佛事。若家属无法接受相关理念,则不宜强行参与。

随后,助念团莲友以恭敬虔诚之心,庄严演示了慰问关怀与追思祝福两种佛事。慰问关怀佛事以诵《阿弥陀经》为主,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追思祝福佛事则以诵《心经》为主,劝导亡者放下对世间种种的执著。两种佛事皆包含往生咒、佛号、法师开示与回向偈。

代理监院常献法师总结时强调,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做任何事时皆离不开教育与关怀的功能。助念团的目的不仅在于诵经,更在于引导与带动往生者家属共同参与,以念佛功德助亡者往生净土。透过二次大事关怀的共修,义工们对临终关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希望吸引更多人加入助念团莲友行列,共同弘扬佛化奠祭的观念及方法。

文/陈雅菁
图/蔡谨如

#大事关怀共修
#ddm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此处

1 2 3 4 5 6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