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心靈環保禪修營】~學習禪修.如在淨土

经过了三年的疫情,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四月十一至四月十四日,在环境优美舒适的Glenmarie Hotel & Golf Resort复办了一场为期四天三夜的心灵环保禅修营。此次第三届的禅修营邀请到了59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管理阶层和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包括来自国外及东海岸的学员。

学员在禅修营中聆听圣严师父的开示影片,并由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监院常藻法师担任总护全程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禅法和佛法。圣严师父简单易懂的开示内容极为精彩,分爲三大主轴:自我肯定、自我成长和自我消融。师父除了指导基本的禅修方法、观念与心态,也以佛教的因缘观带出了无常、无我、空的意义。在佛法生活实践面,师父勉励大家以少欲知足来减少不能要和不该要的欲望,并以惭愧心、忏悔心来自我反省,同时对顺缘和逆缘都带着感恩心来面对,以达到自我中心的消融。除了打坐和上课,禅修营也加入了各式动禅,其中包括了八式动禅、坐姿立姿瑜伽、拉筋运动、经行、托水钵等等。

总护法师在开示中谈到学习禅修的目的,不是只是为了坐得好,而是透过调身、调息、调心,来开发慈悲和智慧。法师也分享了圣严师父的勉励,在面对顺逆境时皆学习做无底的垃圾桶,以及无尘的反射镜,安定的心看待世间一切现象,一切皆美好及完整。法师每一天循序渐进地带领大家体验和练习放松、专注及觉照,并提醒这不只是在蒲团上才练习,在行住坐卧中时时都需要时时练习,生活就能过得轻松自在。

学员们在最后一天的分享环节,欢喜表示这几天他们如同生活在人间净土,没有手机、手表、不説话,而得以与自己好好相处,好好享受当下。虽然在打坐中妄念很多,但还是可以体会到自己的内心是可以安定的。许多学员对托水钵这个环节很有感觉。一位学员说他走得很专注,每当有人靠近时,他不经意的看了一眼,水就溢出来了,这好比我们的心,一受外境影响就波动不已。另一位学员分享,他走得很慢,很专注,当法师告诉他可以把钵中的水倒掉时,他发现自己在固定的时间内只走了三分二的路程,在迟疑中听到法师说已圆满了,他瞬时体会到重要的是体验过程,过程圆满了就该放下,不需要去在意有没有走到目的地,生命何尝不是如此。

大堂分享结束前,邀请了同为学员的林孝云菩萨分享她多年学习禅修的历程,以及当初身为法鼓山在马来西亚的第一位义工(也是第一任召委)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将师父邀请到大马弘法。孝云菩萨表示,禅修真真实实地帮助她解决了事业的压力和身心碰到的问题,她也勉励大家要结善缘、要发愿,法鼓山在马来西亚就是靠衆人的结善缘、发大愿,才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段分享让大家甚为感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总护法师在课程结束前鼓励大家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参加各种禅修的课程和活动,包括每周的共修。法师也分享了正在筹备中的新道场,这座「都市中的心灵绿洲」道场,设有禅堂和住宿空间,未来期许更广泛分享汉传禅法和佛法教育等活动。

禅修营以一个简单却庄严的皈依仪式来写上圆满句号。经过四天的熏陶,共有20位学员带着满满的法喜与禅悦皈依成为三宝弟子。声声佛号,念念清净,禅修营就在感恩法喜中圆满,学员也发愿未来将会持续学习禅修之路。

文/陈立祥
图/文宣组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
20240411-0414 第三届心灵环保禅修营

在生命中落實減法的成長

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学习减法的成长。阔别8年,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3月30至31日再一次举办【中级1禅训班】,共60余位学员善用了两天的时间,深入了解和体验禅修的观念与方法。4位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的法师为这次课程授课,让学员们透过多元的理论与体验,吸收不同的养分,对于所用的方法更确切掌握。

延续【初级禅训班】的内容,法师一再强调禅修要有细水长流的恒心,而大精进是成长最主要的关键。法师引用火箭前进的动力是由于卸下了多余的累赘,并勉励学员透过禅修的练习,除去多余的贪嗔痴的惯性一样,才能开拓心智,少烦少恼。

课程中,法师细谈禅修五调的方法,这包括在日常生活中调饮食、调睡眠,将对进禅堂后调身、调息、调心有一定的帮助。法师也分享打坐时常见的障碍,让学员们了解到促成障碍的原因和如何避免的诀窍。除了理论的建立和端正禅修的心态,课程也有行门的部分,包括坐姿八式动禅,和体验不同的禅修方法。

由于学员们都上过【初级禅训班】与有过集体共修的经验,因此上课的氛围很和谐,学员们都会自发性地打坐、经行和大休息,空档之时也与组员们分享自身的禅修经验与心得。课程最后安排了一段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说明“中华禅法鼓宗”的概述,师父提到法鼓山所推广的禅修方法,源头始于释迦牟尼佛,经过历代祖师的锲而不舍,也因应现代的需求而产生。结业典礼后,学员踊跃分享这两天的所学。

学员陈诗韵表示,在体验时用上法师说明的方法:打坐时不给名字、不做比较、不给形容,她就单纯去体验身体的感觉,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另一位学员刘文彬分享说,课程以小组进行,在解门与行门的交替中,对他帮助很大,使他对方法更加有信心了。大堂分享之时,学员们都一致认同法师所介绍“不取不舍”的观念很受用,并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好的不贪恋,坏的不讨厌”的态度。

法师最后勉励学员,时间就是生命,让每时每刻都是全新的开始,把生命留在现在。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每周二和周五晚间举办例行的【禅坐共修】,无须报名,欢迎【初级禅训班】结业的学员前来参与,透过共修的力量,彼此互相增上成长。

文 / 陈允洁
图 / 林振东、陈永亮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
20240330-0331 中级1禅训班

念念不離佛號,以「信願行」航向成佛解脫之道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三月十六日和十七日举办【念佛禅二】,这是继2012年之后时隔十二年再次举办念佛禅活动,邀请到法鼓山禅堂监院常乘法师带领和指导,每天皆有近100人参与。

念佛禅是禅修的法门之一,以念佛为方法,而来达成禅修的效果。圣严师父在念佛禅二第一天的开示影片中提到:「念佛禅一定是知道自己在念佛,清清楚楚在念佛,而不是要入定。念到心安定、安静,没有杂念妄想,跟佛号合而为一,融入其中。」总护常乘法师在第二天的大堂分享后,进一步讲解到因为入定会让心没有作用,而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使用定慧同时的原则,即清楚放松的同时也观照到整体,就是在修行。

总护常乘法师与悦众常寂法师、演明法师和多位悦众菩萨在【念佛禅二】这两天内带领大众经行绕佛、跑香念佛和坐念止静。常乘法师在第一天便开示大众「信愿行」之中的「信」即首先要相信自己现在正在使用的修行方法,相信自己最终能成就佛道,也在大众念佛声逐渐微弱的时候,慈悲鼓励和鞭策要清清楚楚高声念佛,念念不离佛号。

此次【念佛禅二】有许多第一次参加「念佛禅」的学员,大家纷纷表示受用于法师教导的四种念佛方法和念佛时的换气方式,而且清楚专注和高声念佛能有效地减少妄念,让身心更收摄。学员黄清云惊喜发现跑香念佛竟是如此喜悦的修行方法,轻松又摄心;王书卿则表示当听到大家同声念佛的时候非常感动,因为可以和这么多善知识走在成佛解脱的道路上;张凤枝很感恩常乘法师这两天来对大众的慈悲砥砺,让原本陷入身心疲累天人交战的她提起心力继续前行。

文 / 郭紫薇
图 / 陈永亮、林振东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
20240316~0317 念佛禅二

2024年4月至6月

2024學佛營【佛陀教我 It’s ok not to be ok】

为了响应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人类精神健康的关注,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2月29日至3月3日,首次举办以“【佛陀教我It’s ok not to be ok】——从《阿含经》学习自我疗愈”为主题的4天3夜学佛营。

约60余位参与者相聚在万达镇佛教协会,透过经典的导读、小组讨论及互动游戏,解行并重地体验规律团体生活,并从中找到真正疗愈身心的观念与方法 ——觉照并清楚知道每个当下自身五蕴变化,练习以无我的态度为烦恼解套,重拾自在人生。

授课暨监院常藻法师把课程编制成四大单元:如实觉知五蕴变化;烦恼不等于我;对一切受不期待也不讨厌;心安于四念处,与《阿含经》中的小故事相结合,透过8堂各一小时的课,为营员们剖析讲解烦恼的本质,厘清学佛路上的迷思与束缚。

学佛的人常以自身烦恼是否有递减,快乐是否有递增来衡量自己学佛的进度,无形中为自己定制了“要呈现完美形象”的枷锁。学佛是以学习佛陀的慈悲与智慧为目标,但在转凡为圣的过程中,自己种下了什么因与缘更为重要。并非为了维护完美的形象,而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或让自己变得麻木无感。法师表示,唯有如实觉知自己当下的情绪,不为它添加自身过往的经验及未来的担忧,不与其对抗,了解情绪背后是由五蕴的因缘和合组成,没有单一主宰,也不会永恒不变,知道一切现象都是暂时组合存在的,才能为自己的心松绑,让自己有回应方式的选择权。同时也不因自身对情绪的惯性逃避,而让它成为一触即发的雷点,导致无法掌控,或需要收拾残局。

烦恼的升起亦是如此,并没有实质不变的唯一导因,而是多个因素相互推动汇集而成的结果,所以烦恼不等于我。在解释“五蕴”及“我”的观念时,有营员发挥巧思地以马来西亚有名的菜肴“四大天王”为譬喻:五蕴就是组成这道菜肴的臭豆、长豆、茄子、羊角豆及辣椒,而“我” 就是这几道菜肴暂时组合而成的假名。正因世间万物当下呈现的现象皆是诸多因缘聚合而成,所以佛陀在入灭前对弟子的最后叮咛是以观“四念处”的身、受、心、法为依归,让自己能够正念觉知地活在当下,不与因缘法则相对抗。法师进一步补充到:心不期待也不讨厌地接受每个因缘的到来,既是真正的安心,而非表象上的须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安心。法师也以经文说明许多佛弟子在经历病痛,以及从凡夫至解脱道的过程,都是以四念处为修行方法。

为了让营员有机会思考及消化所学,每堂课结束后也设有小组讨论环节,透过实际例子的讨论与探究,厘清学习盲点,也将这些新观念与自身生命连结,让佛法不仅有理论,更是实用及有生命力的!营员们也有机会在结业呈现中,集体创作,汇整所学,以戏剧演出和图表的方式简述呈现。营员们生动且幽默的诠释,让观众席的笑声及欢呼声无有间断。

此外,营间八式动禅、早晚坐、出坡及瑜伽运动等环节,让营员们将课程所学立即运用和体验:练习着回到当下,觉知当下。营间的三大互动游戏,不仅紧扣课程主题,更让营员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自己。当中【生命曲线】让营员们有机会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重新检视自己生命里重大事件所要给予的馈赠;【价值拍卖会】让营员们深刻体验“得到的雀跃”及“失去的失落”,在急速起伏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如实地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发现生命中最珍贵的、可取舍的、求而不得的价值,也在这变幻莫测的游戏过程中,理解善用如梦的人生,提升自身的修行——“借假修真”这回事;【海难余生】的突发事件,则让营员们有机会体验无常,面对求生的抉择,珍惜及感恩所有得来不易的因缘汇聚。

结业前的大堂分享更是精彩:有位学员表示参加营队后才明白,原来学佛的人不需要否定自己焦头烂额的一面,只要清楚最终想要朝往的方向,过程中,如实地面对自己及身处的因缘条件,一点一滴的觉照调整即可;也有学员重新诠释“爱自己”的方式,不是靠外在物质的满足,而是如实地接纳自己的情绪,无需耗费力气与它们对抗,内心即可安稳自在。

离营前,授课暨监院常藻法师跟大家分享了促成本次营队的诸多善缘,而这些善缘的聚散显示了佛陀教的因缘法是触手可及的,同时也勉励大家,不论顺逆境皆要好好照顾好自己与佛别无差别的五蕴!让它时时刻刻回到当下,不为过去懊悔,不为未来担忧;相信活好当下的每一刻,既是在为未知的将来储备资粮!愿大家从这份佛陀及祖师大德遗留的智慧中受益,并将其惠及予更多有需要的人,让大家有机会净化自身的烦恼,开启幸福自在的人生!

文/叶丽芹
图/李梓铭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
1. 20240228 学佛营~集训
2. 20240229 学佛营~Day 1 报到
3. 20240229 学佛营~Day 1 课程
4. 20240301 学佛营~Day 2 特别活动
5. 20240302 学佛营~Day 3 出坡
6. 20240302 学佛营~Day 3 晚坐
7. 20240303 学佛营~Day 4 各组分享
8. 20240303 学佛营~Day 4 圆满

活出生命的精彩~ 【如何用禪修來安身、安心、安家、安業】座談會

为将佛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于1992年提出了“心灵环保”。自2016年起,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举办【心灵环保禅修营】,旨在接引社会及企业领袖来学习禅修和认识佛教。作为第三届【心灵环保禅修营】的热身活动,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2月25日午间举办一场座谈会,由马来西亚伟事达企业教练黄家建居士主持,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监院常藻法师和机兴集团 Khind Holdings Berhad 执行主席郑秉吉居士对谈,与近50位受邀对象一同探讨禅法如何达到安定身心的作用,进而延伸到家庭、职场和社会。

佛教的禅法

圣严师父曾说:“禅法就是佛法;即是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观念和方法。”常藻法师进一步阐明,禅修不是佛教专有的,在古印度时代就有各宗各派的修行人在修禅。有别于其他的禅修,“佛教的禅修引导我们朝往透过安定的身心,清晰观照自身身心运作、了解自己,进而理解世间运作的真实面貌,最终产生没有烦恼的生活智慧。” 佛教的禅修不听音乐,不亮盐砖灯或点香为辅助,而是回归自己的内心。

心灵的健身房

“若要在身体上看到明显变化,短期内到健身房运动是难以获得效果的。禅修也是如此!”秉吉补充道,禅修即为心灵的训练,虽然常妄念纷飞,但透过固定的方法如观呼吸,能时刻提起觉照力,再回到方法上用功。他譬喻禅修就像驾车的导航,“及早发现走错路,便能及早做出调整,把问题纠正过来。”当问及为何愿意花费大量时间长期投入禅修活动时,他笑著说:“生意人做事会先衡量是否值得,从中学习到的无常与因缘因果观让自己在经商或是个人生活上都能应对自如。”

放下的智慧

“禅修犹如死亡体验,需要放下手机,与外界完全隔绝。”秉吉回忆起早期参加禅修活动的经历,“在禅修时,一些平时难以想出来的点子会不断涌现。”然而,正因无法做笔记,他学会了舍弃一些与当下无关的琐事。“在不被过去和未来念头所干扰,随时训练自己的心回到当下,这就是觉照力。”常藻法师认为:“当我们的心能够好好地享受当下,所训练出来的心灵肌肉,才是我们一生中在家庭和职场中能清晰做出判断的关键。不断练习舍掉跟当下不相关的事物,就能让我们的生命当下真实而丰富,展现出它最精采的一面。”

提升人品、建设净土的禅法

圣严师父曾开示道:“禅法不是世俗化的商品,不是神鬼化或神秘化的宗教,不是学术化的哲学,不是福利化的救济;禅法乃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观念和方法,因为禅法就是净心与安心的方法。常藻法师强调,真正的『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需要回归到自己身心的清净与净化,不受外在环境的变动影响,让自己少一点烦恼,“这过程当中的关键不是努力去克制自己的情绪或让自己不起烦恼,而在于放松。”常藻法师指出,法鼓山的禅修指导会先引导学员放松身心。能够放松就不会将自己置入现象当中,而能欣赏它美好的一面,生活的烦恼便能减少,更能以智慧回应每一刻的变化,远离惯性反应的束缚,内心就有力量去自主自己的生命。

佛教的自我认识

佛教对于自我认识与一般社会上的自我认识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仅仅是了解当前的自我状态和情绪,更进一步地让我们认识到情绪和反应都是因缘和合的,即是众多因素的交织而成,而非实体存在。常藻法师表示,“我们来学佛并非要求自己改变成为另一个人,而是在自己个性特质的基础上,认清自己不会永远是这样的,”透过觉照自己每个当下的反应皆是众缘所成,我们就有机会破除其中连贯性,当下就是解脱和觉悟的机会。“所谓的佛心或佛性就是当我们的心不受外在环境与身心内在因缘所影响,而能展现出本来面目时,即便是短暂的一念,也蕴含着幸福和快乐,这一念就是解脱的当下,也学着把这个当下延续下去,让它变成一分钟、十分钟、一年、甚至一辈子。”

人生的必修课

“人生会苦是因为心随境转,当遇到不如意事就会觉得生命走不下去了。”经商多年的秉吉坚信,把不如意事当作是个学习的对象,跳脱出“我”置身在其中的框架,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转化心念才有机会把事情看得透彻。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所有资讯垂手可得,虽然我们知道了净化身心、转变心念的诸多方法,当我们一个也做不到时,这会打击我们的信心,让我们感到气馁。因此,禅修被视为是学佛的必修法门,透过禅修来训练心灵的肌肉,让所学到的观念变为实践,实现真正的心灵净化。

生活处处是禅堂

世间事绝对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而在经历每一件事的时候能够不起烦恼,是我们个人的修行功课。常藻法师形容,“生活好比禅堂,我们可以在打坐时把坐姿调好,专注地体验呼吸,但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感到背痛、腿麻、不适,即便在生活中我们已尽力创造了最好的因缘,我们也无法确保每一件事都是顺心如意的,”若能觉察到这是自然的过程,接受并不起烦恼,当下即是解脱。阅读食谱和实际品尝食物是截然不同的体验;虽然看食谱能让人心情愉悦,但无法品味美味。期待民众能亲临法鼓山参与禅修活动,真正体验“禅悦为食”的法喜。

◎文/罗志豪

◎图/黄俊杰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

緬懷師恩:無需紀念,只需行願!

无需纪念,只需行愿!

正月初九适逢圣严师父圆寂15周年,曾透过不同管道蒙受师恩的131位信众,齐聚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参与2024年【法鼓传灯法会】缅怀师恩,将智慧灯相传,慈悲愿心相续。

“报师恩最好的方式是自身精进用功!“

监香暨监院常藻法师表示,“师父曾对信众说过,无需送他什么贵重的礼物,信众给予他最好的礼物就是参与修行活动,点亮心中的慈悲与智慧将其传出去,共同完成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

当天的活动以监院常藻法师带领安定身心后,唱颂“阿弥陀佛”圣号报师恩的环节开始。

接着的重点活动是全球主要分支道场通过近8千人连线主会场金山总本山的方式同步进行。先是一同观看圣严师父的开示纪录【什么是禅】。禅净化人间,让我们回到本来善良、快乐、有智慧和慈悲的状态;用禅心看待世界就是在生活中实践心灵环保了。

接着,方丈和尚果晖法师以【同愿万行】为主题的开示。方丈和尚表示灯相传、愿相续,我们要传承的是师父的悲愿,佛法的心灯,通过大众一同实践师父提出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方丈和尚也鼓励大众以师父提倡的四种环保、三大教育,共同修学、护持与弘扬汉传禅佛教。

而圣严师父的海外法子代表即继程法师和吉伯.古帝亚兹分享师父传法予他们的经历与体悟。继程法师表示佛法从理解到体验,教理到实际的运用都可以以禅修来贯通。而吉伯.古帝亚兹说明只要慈悲对待所有人,就能一起建设人间净土。

“以师父的悲愿为我们的同愿,以众生的幸福为我们的幸福。”

道场信众与全球法鼓山信众同步进行传灯,发愿及回向的仪式,传递着从释迦牟尼佛延续至今的盏盏明灯,发愿将其代代相续。活动结束前,法师们也将圣严师父书写叮咛的《人生所求四大美事》送于参与的信众。“人生所求四大美事为:求福当先种福培福惜福,求禄当先广结善缘,求寿当常保健,求喜先笑面迎人。”愿大家能将福禄寿喜的幸福心法,传扬到世界各地。

文 / 陈俪贤
图 / 叶丽芹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
20240218 法鼓传灯日暨传灯法会

禮懺發願龍年有幸福    馬來西亞信眾傳遞滿溢人間的祝福

甲辰龙年新年新气象,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也因此换上了红通通新装,内外张灯结彩、新春花艺点缀着每个角落,许多民众携老扶幼,阖家前来道场献灯、祈愿祝福、自制御守等特别春节活动,无处不弥漫着温馨的春节气息。除此以外,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从2月9日(除夕)至2月24日(年十五)期间举办了一系列的新春活动,邀请大众回寺与佛菩萨团圆。


辞旧迎新,改往修来
除夕夜,百余位信众在享用过年夜饭后,齐聚于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参与【除夕拜忏】,藉此因缘回顾自己在这一年里的言行举止,至诚恳切地反省和忏悔来为心灵辞旧,并从心发愿要止恶修善。监香演明法师开示:「好的心行要继续努力,不好的则需要加以改善,」因此需要以忏悔心来面对自己身口意行为过错并检讨,以更积极和光明的心灵迈进新的一年。


发愿学佛,安住正念
在三宝祝福下,礼忏涤净烦恼垢秽,再透过发愿来实践佛法。年初一上午,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举办【新春普佛法会】,吸引近150位民众携家带眷赴寺礼佛拜愿。监院常藻法师勉励大众将学习到的佛法观念和方法实践于日常生活中,遇到任何境界都能正面解读和逆向思考。「即便再不如意的事也可以学着转变自己当下的念头,让自己从中学习成长。」例如职场上觉得受到刁难时,就会认知到每个人有不同的习惯、想法和特性,所以不能主观地让所有人都迎合着自己。能尊重和接受他人,且不生起烦恼,心量就会变得豁达而有所成长。

共聚怡保庆新年,祈愿祝福回向众生
年初四,邀请监院常藻法师及常寂法师前往法鼓山怡保共修处(法聚舍)带领「人间有幸福」新春活动。现场弥漫着无尽的欢笑声,近50位穿着喜气洋洋的信众欢喜参与。大家将对新年的期许、展望写在卡片上,并亲手制作成充满祝福的御守。监院常藻法师及常寂法师在新春祝福与开示中,不仅将人人挂在嘴边的「恭喜发财」以佛教的七圣财来诠释,也带领大家以「四弘誓愿」祈愿, 愿大家在甲辰龙年能重新制定快乐的方程式,惭愧忏悔学习成长,转心不转境!

元宵节,130位信众相聚于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参与了【燃灯供佛法会】,虔心持诵法会仪轨,并藉由燃起有形的光明灯,照亮内心无形的智慧与慈悲之灯。监香演莲法师以佛教灯谜「只有你和他」带出深刻的佛法观念——「无我」,勉励大众要将慈悲心扩大,在献灯时不仅为自己祈愿,更要对世间一切众生做慈悲祝愿,功德回向。

在元宵佳节落幕之际,表示2024农历新年已经来到了尾声。整个春节期间,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迎接千余位大众回寺走春拜年,携家带眷一同来礼佛、献灯、新春祈愿、制作御守等特别活动,体验寺院独有的新年氛围,并将身心平安的观念和方法带回家,把安定的力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创有幸福的人间!

◎   图文/文宣组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
1. 20240209 除夕拜忏
2. 20240210 新春普佛法会
3. 20240213 怡保新春活动
4. 20240224 燃燈供佛法会

歲末感恩幸福滿溢 馬來西亞信眾傳遞無限的祝福

“播平安的种子,开幸福的花;人间有幸福,因为你我他!”1月21日早晨,近300位义工身着节庆服饰,携家带眷参与【迈向2024人间有幸福—岁末感恩分享会】,现场充满了热闹喜庆的氛围,精神奕奕地高呼着马来西亚道场的队呼,与全球16个视频点连线的信众拜早年,共同迎接“2024人间有幸福”的到来!

“帮助自己来安心就是修慧,帮助他人来安心就是修福。”方丈和尚果晖法师表示,环境或许无法完全顺从我们的心意,但我们却能够掌控自己的心,随时随地运用佛法来安自己的心,因此幸福就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方丈和尚也分享了一项喜讯:马来西亚即将于宗教地启建新道场。预计于2027年全面竣工的新道场旨在为繁忙都市中的民众打造一处安心场所,并成为法鼓山在东南亚弘化与禅修的重镇。

合唱团为大众献唱了多首脍炙人口的佛曲及新春串烧曲,尤其在本地创作的“眼前当下”一曲,观众挥舞着手机的闪光灯,现场星光熠熠,跟随旋律摇摆大合唱。当可爱的悟宝熊惊喜登场时,现场一片轰动,笼络了不少小朋友的心,纷纷举手抢答赢取礼品。

“每个活动的促成,少了哪一组都不行!”监院常藻法师感恩义工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成就了大众一起来道场培福修慧,也在过程中练习实践、体验佛法来对治自己固有的思惟模式。法师期许义工们在新的一年要持续练习着放小自我、放大心量,“不是个人的表现,而是将大众利益置于首位,使生命发挥更大的功能,唯有如此,我们才会发现原来生命可以变得如此有意义。”

“法鼓山真的是一个潜能开发中心!”结业于2023圣严书院福田班的黄俊杰和黄昭元坦言,“从未当过主持人的我们,是秉持着做中学、错中学的态度来承担起这份责任。”印裔香积组义工斯蒂芬妮发心烹调了两道印度佳肴——黄姜饭和土豆咖喱,与大众共享美味。此外,僧团法师、现任与历届召委、现场信众一同进行本地新年习俗的“捞生”仪式(寓意风生水起),期许透过个人的善念带动起善的循环,汇聚所有小小的好,变成大大的好!

多年前曾参加岁末感恩分享会的翁宝莲和叶丽宣两母女,今年特意参与其中,深刻感受到将感恩的精神融入游戏中既富趣味又有意义。来自国外的孟演曦欣喜地表示:“能够参与岁末感恩分享会,让我仿佛回到家过年的温馨感觉。”对于法鼓山大事记里报道的各项弘化事迹,她倍受感动,并期盼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佛法,以此提升人品,让净土在人间处处展现。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将于农历新年期间举办【新春系列活动】,欢迎信众阖家前来道场走春。活动详情,请点击 https://bit.ly/47Le6Lq

文/文宣组
图/林振东、纪月红、陈心兰、叶丽芹

1 ... 11 12 13 14 15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