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沐心有幸福    馬來西亞道場信眾歡慶衛塞節

为欢庆佛诞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2024年5月22日上午10时至4时举办【2024卫塞节】庆典活动。当天的活动精彩多元,不仅有浴佛法会、素食结缘、随喜浴佛和供灯,少不了的是动静结合的【心灵环保寻宝趣】游戏体验、安定身心的【茶禅】和扣人心弦的合唱团演绎。为期3年的【万行鼓手】专案也于该日推介,让想要修学佛法、护持佛法与弘扬佛法的大众有一个循序渐进,解行并重的渠道。此次活动估计吸引了约1200人的参与。

以欢喜心来报佛恩

各小组义工无碍于绵绵细雨的早晨,纷纷抵达道场准备就绪,以迎接大众的到来,一起培福与种福。演莲法师在活动开始前给义工们的开示中提到;“今日大家有机会来当义工并非只是来“工作”,而是在服务奉献中体验与修行佛法。”法师叮咛义工们要感恩自己有福报与大众结缘,报四重恩中的“三宝恩”与“众生恩”,并引导义工以微笑及提起欢喜心迎接大众参与这殊胜的佛诞日。监院常藻法师也在关怀中叮咛大家不忘初心,每个当下都以身口意来报佛恩。

藉由学佛来提升与净化自己

“个人发愿时,我们到底发了什么愿?我们与佛菩萨所发的愿又有何不同呢?” 监香演究法师在浴佛法会开示时解释道,佛菩萨所发的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正因为我们的愿与佛菩萨的愿有所不同,我们才有提升自己的空间。即便我们现在无法达到成佛度众的境界,至少也应让自己少烦少恼,并努力让周围的人也能少烦少恼。

法鼓山2024年度主题为“人间有幸福”;演究法师表示,完整句子为“天地育龙象,人间有幸福”,前者为因,后者为果。通过因上的努力,我们愿意藉由学佛来提升与净化自己,以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即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我们就能转好运,使人间处处满溢幸福。

浴佛供灯也能实践环保

首次参与法鼓山卫塞节庆典活动的陈军伸先生表示自己是通过报导宣传听闻此活动,决定带妻子和两位女儿一同参与其中。他与同修认为这一次的浴佛环节别开生面,赞叹第一次接触少了传统方式的香蜡,取而代的是以更环保的方式浴佛供灯。

用禅修的方法品茶

此外,许多大众更是慕名前来参与茶禅活动。大众在席茶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心法“身在哪里,心在哪里,清楚放松,全身放松”,感受心中的平静与安定,放下生活带来的情绪压力。

【心灵环保寻宝趣】重磅回归

游戏体验在往年得到热烈的回响后,今年义工团队继续以全新的游戏设计重磅回归,参与的大众依然多不胜数。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一家大小都玩得不亦乐乎。陈彦希小朋友表示她最喜欢的游戏是“BING出条路,GO GO GO ”。游戏是以BINGO 方式,用乒乓球投进鸡蛋托上然后拼出成功线。由于她第一次玩这款游戏,过程中觉得又挑战又刺激。

另外,万众瞩目的“悟宝熊”在不同时段的惊喜出场,与大众合照及派送结缘小礼物,让活动增添不少欢乐的氛围。

活动结束前,大众都从法师们的手中接过寿桃结缘与祝福,期许大家往后也能继续回到道场修学佛法,提升生命的品质。感恩所有促成此次活动圆满完成的诸多因缘。

文 / 陈俪贤、罗志豪
图 / 林振东、苏鸣凤、陈永亮、黄俊杰、叶丽芹

欲查看更多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
20240521 卫塞节庆典活动~场佈
20240522 卫塞节庆典活动精彩回顾~法会+浴佛篇
20240522 卫塞节庆典活动精彩回顾~供灯+心灵环保寻宝趣+茶禅
20240522 卫塞节庆典活动精彩回顾~义工身影
20240522 卫塞节庆典活动精彩回顾~心得采访

挖掘生命中的幸福源泉  馬來西亞信衆受持八關戒齋

人人都在追求的幸福与快乐,它究竟源自于哪里?只要我们使劲追求就一定能得到?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就已广宣安乐与幸福的要诀源于止恶修善的戒学,并最大程度地融于生活中。那么,我们又该受持哪一些戒律呢?

“想了生脱死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因此,八关戒斋是佛陀为了让向往体验出家生活的在家菩萨所开的一个方便法门。”监香演莲法师说明,与会大众难得有殊胜的因缘不散心杂话、能摄心念佛,从而断除造恶的机缘,虽仅一日一夜,实质上是关闭了生死之门,所以多部经典中均提到若能如理如法地受持佛所制定的戒律,自然能得无量功德与安乐。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特于5月1日劳动节公假举办【佛一暨八关戒斋】,愈120位信众舍诸缘虑,发心求受八关戒斋,体验一日一夜简朴离欲的出家生活,一心一意地诵念佛号,旨在增长出世善根,发愿往生净土,通往无上菩提。大众在主法演究法师的引领下虔诵戒仪,至诚恳切地忏悔、发愿,完成授戒仪程,并于午后专注绕佛、念佛、拜佛及拜忏。

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在开示影片中提到,众生之所以有烦恼、痛苦是因为有物质的追求与享乐的执取,若想出离三界的苦海,应当奉行少欲知足,力行减法生活,则能少烦少恼;身心安定的力量越强大,对身边的人所造成的伤害与困扰就越薄弱,以五戒为基础而修习的十善法是持戒的根本精神。“造下十恶五逆罪的人,所有法门不可救,唯独净土法门可接引!” 师父补充道,往生净土需要具备“信、愿、行”三种资粮,只要信心坚固、愿力坚定、行持不断,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必能如愿。

在阅读师父的著作《戒律学纲要》中了解到八关戒斋后,罗德彪决定报名参与,一探究竟。他坦言,虽然年迈的父母学佛尚浅,但念佛对于他们来说是简便而有效的修行方法,并强调一心念佛的重要性。二度担任总外护的马启洲指出,参与法会主要是以安定的身心专注于持戒念佛,而护持法会则需依据流程与细节妥善安排一切,以确保与会大众能安心修行,“突如其来的变更或许会造成自己起心动念,但也因此有了借事炼心的因缘,提起了师父的‘四它’方法——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就能身忙心不茫地从容以对。”

戒律是产生一切善法的功德根本,如同大地承载与孕育万物。“植物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尽全力地绽放色彩与芬芳。”演莲法师形容信众们在最后一支香的精进犹如植物一般,即便在贫瘠与燥热的土地里,根部仍然会顽强地深入泥土,拼尽全力寻找水源。法师叮嘱大众要效仿这种难行能行的精神,就像太阳花在枯萎前的一刻,会将无数的种子洒落在大地上,等待雨后的滋润,重新发芽,茁壮成长。

◎文/罗志豪
◎图/李梓铭

其他信众的采访:

郭紫薇
第三次参加【佛一暨八关戒斋】的郭紫薇,希望通过此活动体验戒律精神,厘清持戒意义,并了解念佛法门。“监香演莲法师在开示中提到,生命中有障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能否将障碍转化为修行的动力和资粮,就是我们的修行功课,”当天早上所生起的情绪顿时消融了,对长时间坐念也不再产生抗拒,反而欢喜地完成了一整天的修持。

纪月红
透过补位成功被录取的纪月红特别珍惜这次修行的机会。与日常以数息来打坐的定课不同,念佛时必须高声念佛,口念、耳听、心专注,她觉得过程特别累,甚至一度觉得念佛法门不适合自己。然而,在最后一支香时,她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感受到身体和心合一,声音自然流出且清晰无比,没有一丝杂念。因此,她决定将念佛纳入每天的定课中。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
20240501 佛一暨八关戒斋

回到方法,當下就是全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真的清楚自己每天是如何度过,能意识到自己每一个念头的起伏?或者,我们是否仅仅随波逐流,顺应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奏,让自己的思绪随着环境而转变呢?

4月20日至21日,近50位学员放下日常生活中的繁杂挂碍和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暂别忙碌的生活,于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参加【禅二】,透过禅坐、动禅、经行、瑜伽运动等方式,以及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的开示和僧团法师的引导,学员们练习并体验了放松身心的观念和方法,珍惜与自己内心相处的宝贵时光。

第一天午后,圣严师父的开示影片中以四念住来说明众生皆以“常、乐、我、净”的颠倒思维来理解生命和世间运作的现象,所以一直在六道中轮回,师父强调惟有從观“身、受、心、法”中建立正知见,才能圆满人格净化、照见生命实相,解脱轮回。

总护暨监院常藻法师提醒大家,禅修就是不间断地体验过程即是目标,觉照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散乱状态,渐渐的平复、收摄、时时刻刻回到当下,体验当下的每一口呼吸、观照每个起心动念。我们的惯性總是与生活中的人事物产生对立,总想消灭那些不顺心意的状况、或者把它扭转过来,所以常常活得很费力,而事实上若能提起正知见,练习对外境保持“知道”就好,不加以标签、不对抗,回到禅修放松觉照的方法、体验当下,就会发现心是松的、是不费力的。

第二天早晨天微亮,学员在户外进行八式动禅,在动中学习觉照“身在哪里、心在哪里”。当天圣严师父的影片中提到,正确的禅修心态,绝非为了要有怎样的结果而修,更不是要依靠或达到神通的能力,而是要先建立“不求、不靠、不等待”的态度,实实在在练习回到方法,观所有外在现象和自己心的现象,皆是因缘和合的,缘生缘灭都不是我们个人可以掌控的,过程才是实修的资粮。

学员李育全菩萨分享,在体验拉筋的同时也要放松,就如日常生活中面对问题时身体很紧绷但还要练习放松是很困难的,但借由拜佛时发的愿,当时就体会到发愿的力量不可思议,能把自己拉回当下,内心很欢喜;陈诗韵菩萨分享,“惭愧、忏悔、感恩、发愿”的礼拜让她深深感动,内心充满力量,期许这份力量能常常保温。

离营前,总护法师表示,禅修时的放松与安定是结合生活中的忙碌和紧凑,就如这两天大家在动禅和拉筋的拉伸中,同时体验放松。否则我们会把禅修和生活分开成为两件事,没事的时候才能放松。禅修是让我们随时随地以一颗放松与开放的心,提起觉照力来面对当下的各种际遇,即便有人在骂自己也只是清楚听到与知道,不紧张也不急着做回应。

文 / 陈妍杏
图 / 方顺才、叶潮新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
20240420-0421 禅二

【萬行鼓手】報名表格 [Drummer of Myriad Practices] Registration Form

简章

  • 宗旨:透过护持“都市中的心灵绿洲”新道场的建设,接引更广泛的大众来学习和实践佛法
  • 对象:有心学习佛法、护持佛法,并提升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品质者
  • 时间:2024年5月启动,为期3年,欢迎随时加入
  • 护持方式:一次性护持RM365

报名注意事项

  1. 资料完整性:报名资料必须完整填写,方能受理。
  2. 护持金:未圆满RM365护持金将视同未完成报名,必须重新填写表格并支付护持金以完成报名。
  3. 自动回复电邮:提交报名表格和支付护持金后,您将会收到三封来自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的自动回复电邮。若未收到,请先检查您的spam邮箱。
  4. 报名成功通知书:收到报名资料后,预计于一个月内发出报名成功通知书。若未获通知,请于办公时间联络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 +603-7490 2298/ +603-7490 2299。
  5. 讯息布达:法鼓山将透过电邮 ( [email protected] )通知任何讯息布达。若未收到,请先检查您的spam邮箱。
  6. 迎新日邀请:收到报名成功通知书时,您将受邀参与【万行鼓手】迎新日。迎新日的前两周会电邮发出行前通知,请受邀者届时须回复能否出席。
  7. 缴付护持金方式:填写好以下报名表格并提交后,您会前往购物车页面,系统会带您到 Razer 付款页。

请点击【万行鼓手】FAQ 以了解更多信息。

General Guide

  • Objective: To inspire the general public to learn and practise Buddha Dharma by contributing to constructing the “Spiritual Oasis in the City” – the new Dharma Drum Mountain Malaysia Centre.
  • Target Audience: Those who are determined to learn and protect the continuation of Buddha Dharma,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mselves and others.
  • Timeframe: Starting in May 2024, lasting for three years, and welcoming participants to join at any time.
  • Donation Method: One-time donation of RM365.

Registration Guide

  1.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on: All information must be filled in to be accepted.
  2. Donation: Failure to complete the RM365 donation will be considered an incomplete registration. You must refill the form and pay the donation to complete the registration.
  3. Automatic Email Replies: After submitting the registration form and paying the donation, you will receive three automatic reply emails from Dharma Drum Mountain Malaysia. If you do not receive them, please cross check at your spam folder.
  4. Notification of Successful Registration: A registration success notification is expected to be sent within 1 month after receiving your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If you have not received the notification by then, please contact Dharma Drum Mountain Malaysia during office hours at +603-7490 2298/ +603-7490 2299.
  5.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hannels: Dharma Drum Mountain will notify you of any information via email ([email protected]). If you do not receive it, please cross check at your spam folder.
  6. Welcome Day Invitation: Upon receiving the registration success notification, you will be invited to the [Drummer of Myriad Practices] Welcome Day. A pre-notification email will be sent two weeks before the Welcome Day, and please reply to confirm attendance.
  7. Payment Method for Donation: After filling in and submitting the registration form, you will be directed to the shopping cart page, and the system will take you to the Razer payment page.

Please click on the [Drummer of Myriad Practices] FAQ for more information.

請您登入后, 回到所要填入的表格。


欲填寫表格,請前往用戶登入


還不是用戶?加入用戶

【茶與禪之體驗】~ 從品茶建立兒童的因緣觀

一桌茶席的主角是谁呢?其一就是茶叶。

        4 月 14 日这一天,【茶与禅之体验】活动开跑。此次的活动对象是儿童,一开始,我们以茶叶为主角,让孩子们认识茶叶的5位朋友——茶仓、茶则、茶壶、茶海以及茶杯。义工老师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介绍茶具——茶叶最喜欢在安静的茶仓睡觉,喜欢乘坐茶则滑入茶壶……让孩子们在认识茶具的同时,也充满期待进入茶席品茶。

        品茶前先静心,这能让孩子们好好品味茶的滋味。通过走静心圆与静坐,让孩子们体验放松身心,然后开始第一席茶席。茶人泡茶,茶客品茶,共五泡,前三泡静语,接着让孩子们透过视觉与触觉观察茶具的形状与材质,并引导他们思考生成茶具的因缘。孩子们拿着陶瓷制成的茶仓,说出:“这是泥土做成。”老师问:“泥土怎么形成茶仓的样子呢?”孩子们紧接着回答:“高温,高温!”老师们对于孩子们的回应都感到惊喜,孩子们除了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也颇有知识。

        第一席茶席结束后,接着开始孩子们期待的第二席茶席,因为孩子们要轮流当茶人,亲自动手泡茶了!面对烫手的茶具与热水,对孩子们而言是一个挑战。小小的身躯,大大的勇气,专注于眼前的每一个动作,只见孩子们在老师的协助与引导下,一一克服恐惧,完成了泡茶的任务。老师也引导孩子们观水温、观水源,共同探讨茶汤色泽与水温的关系,以及用以泡茶的水从何而来。

        水能够成就诸事,但当因缘不具足该怎么办呢?活动的最后,老师为孩子们讲述一个关于祈雨的绘本故事,孩子们听得入神,当老师说到雷声“轰隆隆”响起时,正好下着雨的大殿外也响起了雷声,配合得刚刚好的大自然音效,让孩子们更加身临其境,体会到绘本中的孩子们诚心祈得降雨的喜悦。

        短短两个半小时的活动,孩子们藉由泡茶体验禅意,放松身心,了解得以品味一杯茶需要具足的种种因缘,体会生活中的种种事物,都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希望他们能对之珍惜与感恩。

文/韩伟扬
图/陈永亮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
20240414 茶与禅之体验(儿童茶禅)

【清明報恩地藏法會】~ 超越追思含義的清明節

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感恩与追思的日子,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4月7日午间,举办【清明报恩地藏法会】,约210位信众挤满道场大殿,以经中法义为冤亲眷属解怨释结。

“感恩祖辈们辛苦地耕耘,让这一代的我们有更良好的成长环境,” 监香常寂法师进一步补充到,清明节是一个报父母恩与众生恩的日子,佛教徒除了藉机感念祖辈的付出,亦可用佛法的内容为他们超度。透过诵经的方式协助逝者解怨释结,往生善趣,这既是更究竟的报恩方法。

在放松身心的环节后,法师以生动且图文并茂的方式向信众略述《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缘起与上、中、下三部的内容架构,让信众在诵经的过程中也能逐步了解经中意涵。常寂法师补充到,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悲愿力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地藏王菩萨依自己累世的修行及发愿度脱一切受苦受难、难调难伏众生的愿力,让他此生能与无量众生结法缘。法师鼓励信众们也能秉持这样的愿心诵经。

信众们虔诚诵念,为已故与此生的冤亲眷属、自己还有无量众生献上珍贵的祝福。在媳妇的接引下,首次参与【地藏法会】的信众魏秀群非常珍惜有机会为近期已故亲人祝福的因缘,更在法会前居家练习诵经仪轨。另一位也是首次参与的李美玉表示,即便自己没法跟上所有的经文,但在过程中是没有杂念的,心是专注轻松的。

最后,监香常寂法师勉励大家透过自身精进修学佛法,回向功德于已故亲友,让清明节的意义超越追思。

文/叶丽芹
图/陈永亮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
20240407 清明报恩地藏法会

【第三届心靈環保禪修營】~學習禪修.如在淨土

经过了三年的疫情,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四月十一至四月十四日,在环境优美舒适的Glenmarie Hotel & Golf Resort复办了一场为期四天三夜的心灵环保禅修营。此次第三届的禅修营邀请到了59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管理阶层和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包括来自国外及东海岸的学员。

学员在禅修营中聆听圣严师父的开示影片,并由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监院常藻法师担任总护全程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禅法和佛法。圣严师父简单易懂的开示内容极为精彩,分爲三大主轴:自我肯定、自我成长和自我消融。师父除了指导基本的禅修方法、观念与心态,也以佛教的因缘观带出了无常、无我、空的意义。在佛法生活实践面,师父勉励大家以少欲知足来减少不能要和不该要的欲望,并以惭愧心、忏悔心来自我反省,同时对顺缘和逆缘都带着感恩心来面对,以达到自我中心的消融。除了打坐和上课,禅修营也加入了各式动禅,其中包括了八式动禅、坐姿立姿瑜伽、拉筋运动、经行、托水钵等等。

总护法师在开示中谈到学习禅修的目的,不是只是为了坐得好,而是透过调身、调息、调心,来开发慈悲和智慧。法师也分享了圣严师父的勉励,在面对顺逆境时皆学习做无底的垃圾桶,以及无尘的反射镜,安定的心看待世间一切现象,一切皆美好及完整。法师每一天循序渐进地带领大家体验和练习放松、专注及觉照,并提醒这不只是在蒲团上才练习,在行住坐卧中时时都需要时时练习,生活就能过得轻松自在。

学员们在最后一天的分享环节,欢喜表示这几天他们如同生活在人间净土,没有手机、手表、不説话,而得以与自己好好相处,好好享受当下。虽然在打坐中妄念很多,但还是可以体会到自己的内心是可以安定的。许多学员对托水钵这个环节很有感觉。一位学员说他走得很专注,每当有人靠近时,他不经意的看了一眼,水就溢出来了,这好比我们的心,一受外境影响就波动不已。另一位学员分享,他走得很慢,很专注,当法师告诉他可以把钵中的水倒掉时,他发现自己在固定的时间内只走了三分二的路程,在迟疑中听到法师说已圆满了,他瞬时体会到重要的是体验过程,过程圆满了就该放下,不需要去在意有没有走到目的地,生命何尝不是如此。

大堂分享结束前,邀请了同为学员的林孝云菩萨分享她多年学习禅修的历程,以及当初身为法鼓山在马来西亚的第一位义工(也是第一任召委)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将师父邀请到大马弘法。孝云菩萨表示,禅修真真实实地帮助她解决了事业的压力和身心碰到的问题,她也勉励大家要结善缘、要发愿,法鼓山在马来西亚就是靠衆人的结善缘、发大愿,才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段分享让大家甚为感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总护法师在课程结束前鼓励大家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参加各种禅修的课程和活动,包括每周的共修。法师也分享了正在筹备中的新道场,这座「都市中的心灵绿洲」道场,设有禅堂和住宿空间,未来期许更广泛分享汉传禅法和佛法教育等活动。

禅修营以一个简单却庄严的皈依仪式来写上圆满句号。经过四天的熏陶,共有20位学员带着满满的法喜与禅悦皈依成为三宝弟子。声声佛号,念念清净,禅修营就在感恩法喜中圆满,学员也发愿未来将会持续学习禅修之路。

文/陈立祥
图/文宣组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
20240411-0414 第三届心灵环保禅修营

1 ... 10 11 12 13 14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