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9【當生死離別來臨時】工作坊

认识死亡,活出生命的厚度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4月19日举办了首场以生死为题的工作坊【当生死离别来临时】,吸引约180位学员参与,从自心出发,探讨生死。
活动由代理监院常献法师带领,透过影片《他们心中的死亡、恐惧和爱》让学员看见不同年龄层对待死亡与死后世界的想象皆有所差异,进而引导学员思考死亡对自己的意义。学员们在“死亡九宫格”中填写对死亡的联想,并与伙伴进行交流核对,发现面对死亡,自己最在意的部分往往与一般人所认为的不同,学习尊重及倾听彼此看待死亡课题时的差异。
在探讨对死亡的恐惧环节中,视频《来不及说再见》作为牵引,引导学员评估面对自己和亲人死亡时的准备与担忧程度。在与组员的交流中,看见这些准备与担忧底下蕴藏的竟是对家人的爱与关怀。学员钟静薇表示,作为家中经济支柱,她更担心自己的死亡对家人的影响。
面对生死离别,为何有人能平静坦然,有人则难以克服内心的悲伤与恐惧呢?藉由小卡片,法师让各组学员分享自己对死亡的各种感受,包括分离、失落、生存意义的消失、亲人受苦、未知、死亡过程与状态的恐惧,以及对未了心愿的遗憾。学员郑秋梅有感而发:在平常的生活中,建立健康的依附关系,并抱持“有你,我会过得很幸福;没有你,我也会过得很好”的心态,能让彼此更好的说再见。
工作坊引用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的影音开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随时调适自身健康,死则不苦,正确地认识死亡能助人珍惜生命。师父劝勉大众:最好能够学佛、皈依三宝、多行布施、忏悔、念佛等,行利人利己的菩萨道,就是珍惜、善用生命。
本次工作坊,虽有不少首次踏入法鼓山的学员,但彼此皆能交流热络,让回馈更丰富与多元。大堂分享环节时,学员陈丽萍表示,当天的学习让她意识到家人痛失她可能会面对的恐惧,并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家人去接受自己的离去。法师在结语时重申,工作坊的宗旨为自我探索,透过观察与省思,成为更圆满的自己,进而影响身边的人也变得更好。
活动在播放感人影片《断七之日》后圆满结束。就因死亡是必然与无常的,大家更需珍惜当下,发挥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善待每一段关系,对于已故之人,分享回忆总比聊遗憾强得多。
文/陈允洁
图/陈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