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感恩,所以承擔——2017年【初階禪七】義工心得分享

在打坐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会惯性使力,充满各种期待。若是坐到一炷好香,内心会暗自窃喜,迫不及待地连香,希望下一炷香更好;若期待落空,又心生惭愧后悔,怪责自己不是禅修的料子。我们总是喜欢让心不平等,总是惯性地把得失心套在修行面上,急切想受用,结果方法就越用越紧了。

试着把这惯性反应放掉,却又不是一件说放即掉的事,因为它黏附我们已年长久远。所以日常定课或每周共修就很重要,通过平常日子的反复练习,就会培养一种平常心,造就一种正面的修行态度。生活就是方法,打坐也是一种方法,常常把清楚放松的观念提起来,进入禅堂精进用功时,心态自然而然地也会调整。
Read more

因護七而成長——2017年【初階禪七】義工心得分享

虽然活动的运作,可能会是大同小异,但每一次的参于,对我个人来说是独一无二、珍贵及珍惜的体验。那怕是处在逆或顺的状况下。因为我知道,同样一件事,随着不同的时空因缘和合下,是不可能再重演一遍的。

与其说是当义工而成就活动,倒不如说是活动成长了我。因为借由此因缘练习修行,体验佛法;更多的来说是借着外境的变化,人与事的互动,看到自己的不足与不完美,觉照”心”的起伏,从中修行,体验佛法。对我来说,重点是在于过程。至于结果是学习放下。

Read more

還願之旅——2017年【禪在哪裡】禪法修學班心得分享

“禅在哪里”课程给我留下最大的启发是,法师说的那几句话(大意如下):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种种困难、挑战,很可能是在为自己曾经发过的愿来还愿?也许我们曾经许下誓言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愿意在这条修行路上走下去。可是我们发愿时并不知道所谓的”种种困难”会是什么? 现在当我们遇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人、事、物,得到和自己的期望不同的结果时,我们就会觉得难以接受。我们忘了,是自己当初发了愿,现在其实就是在还愿。这些遇到的困难、波折和“问题人物”其实,可能是要来帮我们还愿的大菩萨。

法师一席话,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只是这一生,自己就发了许许多多的愿。在发愿的时候是绝对真诚的,可是却没有预期这条还愿之旅会是如此艰难的旅程!

旅途中,我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身体各部位轮流抗议,病痛连连,有时大家还约好了一起罢工!那个有点傻傻、急性子、心直口快、胸无大志、大大的我在旅程中,遇到家人的不理解,遇到做事慢条斯理的人,遇到做事超级仔细又要求圆满人,遇到反应快却粗心的人,遇到做事随兴不跟 SOP 的人,遇到有事就打太极、推三阻四的人,总之是各式各样的人都有……老实说,有时我也会想打退堂鼓!

可是,一想到佛陀留下的教诲,是多少祖师大德以生命去护持,才能流传到现代。师父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佛法,法师们的无私奉献,还有许许多多的善知识,一路上的勉励、扶持、提醒与分享,让我感觉到这个发愿、还愿旅程上,虽心情波涛汹涌,却越来越认识和接受自己;虽坎坷不平坦,却一路温馨且芬芳;虽挑战重重,却充满希望,一路成长!

真的很感恩,自己能够有如此的福德善根因缘学佛,接触那么多的大菩萨和善知识!让我更清楚看到自己的不足、不圆满的地方。我感到很惭愧自己的习气很重,自我中心那么强。也许我也是许多人心中的问题人物,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烦恼,真心地向大家求忏悔!

祝福大家:法水沁心,得心自在。

文:郑大云

真心遇見禪——2017年【禪在哪裡】禪法修學班心得分享

能够一连三年参加禅法修学班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读了三本师父不一样的禅修书籍,也对禅有了不一样的体验。第一年的《智慧之剑》,懵懵懂懂地听课,似懂非懂完成了两天的课。第二年的《心在哪里》,稍微懂得向内多看一些,触摸到一点点关于“我”的轮廓。再来到今年的《禅在哪里》,发现自己的心对于本身的习性多了一份警觉,一种悬崖勒马的力量,因为我开始问自己,眼前这件事情一定要这样反应或回应吗?这或许就是禅修的觉照力吧!

Read more

煩惱的根本來源——2017年【禪在哪裡】禪法修學班心得分享

感恩一切殊胜的因缘,让我连续三年都完成2天的”禅法修学班”。从两年前的《智慧之剑》,去年的《心在哪里?》,到今年的《禅在哪里?》,每一次学习都有新的知识与体验。过去”念起即舍”的修行方法的确让我在面对一切人事物时,比较单纯,少烦少恼。

《禅在哪里?》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禅不立文字”这五个字,

Read more

勇敢面對自己 —— 2017年【第二屆心靈環保禪修營】心得分享

法师每天提醒:身在哪里,心在哪里。我们每天的恐惧与担心都是因为我们无时无刻活在过去与未来。这四天三夜最难熬的不是禅堂内的打坐用功,而是,休息回到寮房一个人的时候,沉默最可怕的敌人,是自己面对自己。我们过去,选择了用逃避,用外在事物麻醉自己,和沉浸在过去与未来的种种妄念。禅修,这时才深深体会,为啥要每个当下都保持觉醒的心,一个画面,一个境,一句话,就破功了。

过程中面对不舒服的身心,也曾埋怨过,说自己活该活该活该。但,我问问我自己,我到底只是害怕短暂的痛而想逃避,还是想彻底去认识我的生命,然后去过新生活。

我今后承诺自己要勇敢面对自己,真实面对生命,好好由这一刻重修生命课题。

文:陈建宏

我和自己愉快的第一次約會 —— 2017年【第二屆心靈環保禪修營】心得分享

928清晨,槟城,阳光和煦,海风徐徐。在”法鼓山心灵环保禅修营”的禅堂里,常藻法师开示:”不论你们因何参加,试着学习禅修,而不是来呈现结果。”随后圣严法师出现在大荧幕,很可亲地说:”这几天,让嘴巴休息,和自己约会,和自己相处。”

我的思考逻辑马上启动,这禅修营的目的有二:

(一)学习:既然是学习,我得摆正心态,抛开主观,以一个空杯子的心态学习禅修方法。

(二)和自己约会:和自己相处,为了什么?是听自己的心里的声音?还是往内找到自己的心?

法师才说几句话,我心便生那么多想法,连后续该怎么做都想了一遍。可见自己的相续心有多严重,习性!咦,竟然开始觉察到自己的心念,莫非禅修已悄然开始了。

打从两岁开始,嘴巴便没休息过。第一天,口不说话,心可没闲着呢。眼睛所见,心里照样有看法,头脑仍旧忙着分析。

身在禅修营中,即不能说,又没得用眼神或手语交流,即便有”高见”也无处可发表。渐渐的,爱批评爱分析的习惯发挥不了作用。到了第四天,几乎失去这天生的本领。不说话,头脑放松,思路清晰。心跟明镜似的,对周围的人与事,都清清楚楚看在眼里;唯不像平时,能够放肆的把自己的看法套在别人身上。我深深的体会到禁语的美妙:无须追逐,只要不说话,定就在其中。

几十年来以来,和多少人约会过,唯独没约会过自己。法师说这几天我们是一群无事可做的轻松人。确实是,我们只管吃饭睡觉盥洗,其他的生活起居和日程表,都由法师和义工菩萨安排妥当。

由于作息正常,吃得饱睡得好,再加上打坐禁语所带来的身心放松和安定,于是,我每天神清气爽,开心赴自己的约。难得有闲情,我倒想认识自己,看看在一天里,自己的身和心到底为何事团团转?哪一类的妄念最多?总结一下自己到底栽在哪些无明,以致轮回人间。

我发觉自己用斋的时间很短,饭后飞速回房淋浴休息。生爱干净,也注重休息充足。禅修前,一切理所当然,藉口是:因为体脏疲乏会导致过敏休克。经过打坐禁语之后,心干净脑子清朗,开始肯如实的面对自己,揭开自己内心所想掩盖的,呵呵,真相是自己太在乎臭皮囊,爱美臭美呗。

某天下午打坐时,正专注着一呼一吸,突然蒲团被敲了2下,有人附身过来,在我耳边轻声细语:”肩膀放松。放松。”这不就是我的习性吗?凡事求好心切,有时会有一点over。这两下香板如当头棒喝:”做人,放轻松!”接着追问自己:”为何求好心切呢?是好胜?是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自己挖自己的屎坑,有意思。

禅修营里所立的规矩譬如禁语、不许看手机、不上网、不阅读、不做笔记,我都一一服从。打小便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习性也有它好的一面,恰好这些规矩都是很巧妙让学员摄心的方法,我因此获益良多。

禅修到底是什么?圣严法师说:”禅修就是在安定的状况,让心清楚,以客观的态度做人。””禅修是让自己起慈悲心,长智慧。”

法鼓山编排的禅修日程表很完善,很有次第的教我们先调身,再调心。圣严法师的每一段开示,都给我们建立正确的观念。常藻法师则传授禅修方法,让我们体验自己身心的变化。无论是八式动禅、经行、打坐前的前方便、打坐后的按摩,都能让身体气血循环,让身和心放松安定。

圣严法师劝:”要把心放在当下。练习今心。”不论吃饭、走路、坐立、睡觉,一心只有一用。譬如吃饭时口动手就不动,手动时口不动;每一次,只有一步。诸位法师以身示范如何用最少的力气在行住坐卧上,时刻保持着身口意的威仪。

法师和示范义工还指导我们正确的七支坐法,重点说明腿背口舌眼手肩七处的注意事项。打坐时腿疼腿麻身体不舒服,如何是好?法师:”将身体交给蒲团,回到方法:专注呼吸。”妄念纷飞心猿意马时该如何?法师:”回到方法:专注呼吸。”一心专注呼吸。其他的,不必理会。圣严法师的开示如甘露。继程法师的开示则幽默轻松,他说明学佛要有次第,学员都表示挺受用的。

此次共3位法师,9位义工,每人每天近20个小时,围绕着47位学员转。他们内外护持、保护、爱护、呵护、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的起居生活。每一位义工,犹如千手观音,一人分饰多重角色。我们回房睡时,见他们在干活儿。清晨当我们睁开眼时,又见他们在干活儿。时而扮闹钟、管家、保姆、书僮、监香、悦众、示范员、摄影师、音控师……法师亦毫无架子,为我们张罗饭菜递刀叉提手电筒照明。

义工们牺牲与家人相聚的时间、放下工作、抱病、离家350公里来呵护一群陌生人。得有多大的悲心,才能如此无私无我忘我的奉献。对外而言,他们是大菩萨。法师和义工们的一举一动,无不呈现出佛的慈悲和禅定。他们示范如何将佛法和禅修的精髓用在生活上。

最后一天清晨,天朦胧亮时,有十二位学员跪在禅堂中央,皈依佛法僧。仪式简单庄严。

当法师唱响”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的那一刻,感人。

经过四天的练习,晓得禅修并不等于打坐,打坐只不过是禅修的一个方法。打坐和禁语的目的是让身体放松,让心安定。而禅修是在身心放松安定之后,有觉察的能力,观照自己内心的活动和起心动念,好的心念保持,不好的加以修正。

禅修有用吗?通过学员小组讨论的总结,便晓得这四天三夜的禅修营改变了多少人。到处求神拜佛的学员有了正知见且皈依了;心脏科大夫学会放松对治失眠;印尼大亨找到明师和方法,不再担心打坐会走火入魔了;室友肯下跪礼佛了;阿东回家要向太太忏悔;我则赞叹法师和义工无私无我的奉献,发心当义工。

最后,常藻法师说:”你们日理万机,要把心放在事情上,还是把心放在生命上,自己决定。”他以十六字箴言欢送我们离营:”身在哪儿,心在哪儿。清楚放松,全身放松。”

记得法师最后的叮咛:”要坚持打坐,定时定量。”所以禅修营结束之后,我设定了闹钟:每朝6点, 打坐20分钟。还想尝试每三个月禁语一天,因为我觉得禁语和打坐都是摄心定心的好方法,并勉励自己要坚持。

重要的不是到达什么境界,而是我已经在学习的路上。

文:刘秀梅

1 ...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