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2016年10月29日至30日,邀请到远从台湾前来的传灯院监院常愿法师,带领近80位学员和禅修组学长,参与两天的中级1禅训班。法师用许多生活譬喻来引导学员们对禅修建立更深一层正确的见解与体验。
常愿法师以禅法修行的终极目标、面对禅修中的障碍如昏沈、妄念、身体酸痛的方法,以及聆听圣严师父对中华禅法鼔宗承先启后的开示来贯穿这两天的禅修内容,并以数息或数数念佛、局部体验身体的感觉、随息、坐姿动禅、吃饭禅、走路禅来练习生活中的禅法。法师也点出,只要禅修者在生活中的每一刻都踏实地回到方法的练习,不断提升我们的觉照力,其实禅修可以是那么的简单。
常愿法师首先为大家解疑,为何有初级和中级禅训班?其实禅没有层次,人有差别;方法可以弹性,但目标不变。每个人的根性不一,才会提供多元方法让根性不同的人学习,趋向目标是一样的,即是开发每个人的智慧与慈悲,学习自我消融。甚至用温暖的心来面对三毒,生起惭愧心和感恩心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致圆满智慧,离苦得乐。此外,禅修过程中需要细水长流的精进和保持身心皆平静的两个重要心态,方能身心放松,情绪稳定;身心统一,心智开拓。
为了让修行中更能提起毅力和身心放松,修行者可从生活作息的五调,即是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开始。调饮食方面,食物份量七分饱,不要过度饱或过度挨饿。每顿饭,先观闻饭菜的色香,以生起感恩心。身体学习放松用餐,这样用心地吃,吃出平静的心来。睡眠需要足够,而且是个质量良好的睡眠。在白天零散的时间鼓励有小睡的练习,如卧禅和大休息。
平日的行住坐卧皆要养成正确的姿势,以轻松端正为原则。这原则又是以16字心法“身在哪里,心在哪里。清楚放松,全身放松”为基准。我们用清楚来放松,练习让心平静,不受身体所产生的种种感受而影响。这也可以逐步训练心的清明。坐姿八式动禅也是平日调身的练习。
当来到调息,数息的练习能让修行者安心、去妄念,心很快平静,因为所缘境是很清楚的,就在鼻端上。我们可以慢慢放掉数字,自然地进入随息。呼吸有四种不同的阶段如鼻息、腹息、胎息和龟息,我们只能亲自体验这个过程,不需要想象,更不可以好高骛远。
调心七层次的前五层练习,能从认识自己、成长自己,到肯定自己和消融自己。一旦熟练方法,便能淡化习性。
常愿法师也提及修行的条件:信心、愿力、惭愧心、决心和取舍心。禅修是随时随地跟自己在一起,跟自己的身体感觉在一起,放松、保持清楚,以致身心安定。让禅修成为习惯,对自我生命有其方向与价值。学习与自己独处,用方法来调伏妄念,止息自己的烦恼。
法师用心与细心地陪伴学员们学习两天的禅训课程,让学员们更有所体会。郑淑微菩萨表示,感恩常愿法师课堂上的引领,让她能够清楚地理解禅修,在课堂上体验及练习禅修的方法,让她可以在无压力的环境下接近禅修。陈俊宏学员也表达他的学习心得:这课程里,学到了数息、随息、八式动禅、吃饭禅、走路禅等,在每一个方法里,法师都给大家细心的引导,让他在过程中,从体会身体每个部位的肌肉和筋络的感觉,再自然延伸到觉知内心的变化。他感恩能够认识这么好又有系统的方法。陈允洁菩萨则分享自己从师父的“中华禅法鼓宗”开示中,逐渐明白师父的愿心和指引的方向。她感恩常愿法师的讲解,让她了解到师父提倡心灵环保的基础和方法,而身为一名心灵环保的实践者,时时保持安定和平稳的心是先决条件。她期许自己每年能够护持其他人到禅堂来,和她一样幸福地接受法益。
报导:姚凤玮,摄影:李锦成、方迎璋
◆欲浏览此活动的相簿,请点击以下右边的FB Logo:
远从台湾总本山的传灯院监院常愿法师向近80位学员上了两天的中级1禅训班,大家在这场首办的课程中,除了练习数息、随息、坐姿动禅,也了解如何以禅法修行及聆听圣严师父对中华禅法鼓宗承先启后的时代意义。菩萨们在法鼓山马來西亚道场精进学习,渡过了法喜禅悦的两天连续假日。文/ 秀花摄/ 锦成、迎璋
Posted by DDM 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 on Sunday, October 30,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