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轉、念轉、世界轉】線上工作坊圓滿——探討心不隨境轉的智慧

在疫情时代,我们往往希望生活里只有幸福,没有痛苦;只要平顺,不要坎坷。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如此。既然痛苦已经莅临我们的生命里,就让我们好好地面对它。
我们无法完全改变事件的发生,却能改变事情对我们内在的影响。因此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2022年1月至3月开办了【心转、念转、世界转】线上活动。一共有149位菩萨参与此为期三堂课的线上工作坊,学习自我觉察与安顿。三堂课分别以「觉察的力量」、「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身处变化中的我」为题。
除了法师在授课中引导学员如何以佛法的观念来看待,点出我们经常落入的盲点,如何成为烦恼不断轮回的模式,每堂课也都有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将学习到的观念落实到生活中。学员透过彼此分享实践过程的经验,以及从小组互动交流中,得到了抒发与疗愈。
不顺心的经历让我们的内在有许多的情绪。有些情绪会让我们不舒服,而我们可能选择不去看它。但负向情绪的产生反而需要我们去关注和理解。因为情绪有助于我们去生存、适应和成长。因此自我觉察就是人生改变的起点。第一堂课引导学员如实的清楚觉照当下,从中体会到念头与情绪的本质都是生灭的,也就是不长久的。任何感受生起,只要看着,一切都会过去。
修炼最困难的是日常,而觉察练习最好的机会也是日常。学员从工作坊中学习到,当我们允许自己看见情绪的存在,才能更了解自己的需求,创造一个与过去不同的生活模式。情绪犹如小孩哭闹,不花力气去解决它,而是关注与陪伴并拥抱它。当情绪被看见了,它就会依着自己的步调离开。唯有接纳,才能增加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
情绪本身并没有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觉察情绪背后的念头。我们往往对于情绪带给我们的讯息不感好奇,而只想解决情绪。第二堂课探讨在我们接触外境而有起心动念之前,是否有选择权?课程中谈到心不随境转的方法,从无明触转为明触。头脑的想法多来自于我们人生过往的经历,却不一定是真实的。因此聚焦在事项上会促使我们落入评断,修行则让我们学习把焦点放在内心的运作,从觉察中安定身心。
第三堂课从八风吹不动来探讨我们的心,如何受环境影响。身心变化的来来去去,不必把它当成「我」。学员在课程中互相分享如何看着自己的身心反应,而不要习惯性起反应。虽然不容易做到,但从互相分享中也有了互相鼓励和扶持的力量。
课程中不断的强调:生命就在当下。人最可贵的地方是观照和反思我们可以为每一个当下带来什么正面的影响,为生命做出一个新的诠释。人生的可贵并不在于完美,而在于体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活在当下不是毫无念头,而是清楚觉知,不被念头带着乱跑;活在当下不是毫无情绪,而是清楚生灭,有能力与它们共处。这就是生活中的禅修,不是打压、争持,而是清楚觉知,练习拥抱与转化,在人生路上在每个当下做出增长慈悲与智慧的选择。
报导:陈佩琪,摄影:课程组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FB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ddmmalaysia&set=a.505384241806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