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大梦谁先醒之我,真的快乐吗?】分享会

从追求快乐走向生命觉醒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4月26日举办了【大梦谁先醒之我,真的快乐吗?】分享会,由五位【2025生命自觉营】营员主讲,吸引近70位民众出席,展开一场深入内心的对话。

活动开场时,马舜嘉带领现场大众绘制【人生时间轴】,引导参与者回顾自己的人生各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评分与写下期许。在此过程中,大家觉察到,当期望落空时,内心常感失落;当目标实现时,又感到喜悦与满足。这种情绪的起伏,深刻揭示出人们经常受这些外在期许所牵动,难以真正安定。

随后,营员们真诚分享各自曾经历的困惑与成长过程。马启洲坦言,过去他一度相信只要追求外在成就与社会认可便能获得快乐,却发现这种快乐极为短暂,很容易被外界的评价所动摇。郑永耀则述说因母亲的离世及工作瓶颈,而一度陷入情绪的低谷。蔡雪莉则谈到,自己在新的家庭关系中不知不觉复制了原生家庭中自己最抗拒的沟通方式。这些真实且细腻的生命故事,引发与会大众共同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如何才能不随得失而心绪动摇?

在八天七夜的自觉营中,营员们通过寺院规律生活与各项探索课程,体悟到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自己。当放下“必须如何才算快乐”的执着与期待后,内心渐渐松绑,更懂得以因缘和合的角度看待生命中的成功与挫折。他们异口同声地分享道,“原来快乐无处不在,它并非源自外界的某个结果,而存在于我们每个当下的呼吸与觉知中。”

与会大众杨妤妡表示,过去自己容易焦虑,总试图掌控一切,而通过这次分享,她才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觉察到原来是自己的执着让她陷入情绪的漩涡。五年前曾参加自觉营的张语萱,也藉此机会重温当年的学习与初心,感恩这份力量始终在她的生命中持续发挥指引的功能。

最后,演呈法师以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的话作为总结:“人生的意义是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尽责、负责;人生的价值是奉献、贡献。”法师勉励大众要持续地发愿、还愿,让佛法智慧利益更多人,帮助每个人活出安定自在的人生。

结束前,主持人陈威旗带领大众发愿,虔诚地抽取“悟”卡,祈愿卡中文字能对与会者有所启发。分享会在法师致赠结缘品的温馨气氛中圆满结束。愿这场深入的心灵对话,持续在每位参与者心中泛起觉醒与良善的涟漪。

文/ 马舜嘉

图/ 陈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