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4-27【心灵环保禅修营】

内在转化的起点:从肯定自我走向消融自我
4月24至27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莎阿南格琳玛丽高尔夫乡村俱乐部举办第四届【心灵环保禅修营】,逾30位来自国内外不同领域的企业管理阶层与专业人士一同参与为期四天三夜的禅修营。营期除了涵盖打坐、八式动禅、坐立姿瑜伽、拜佛、经行等禅修引导及体验,也安排了一系列“心灵环保”课程,期望将实用的禅修方法与正信的佛法观念,传递给每位学员,作为日常自我调适与因应环境挑战的依据,进而达成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自我的目标,为社会注入一股清流。
肯定自我,在静中厘清生命方向
“就算在度假,也难免需要工作和做商业决定。”有学员坦言,在资讯快速流通、节奏紧凑的职场中,暂时放下手机本是一种奢侈,尽管初时挂念工作与家庭,但当真正放慢脚步、放下牵挂后,竟更贴近真实的自己。一位学员分享道,静下心来才悄然发现,自己长期忽略了内在需求与情绪,而禅修所带来的身心沉淀,让他重新遇见自己。总护兼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代理监院常献法师指出,“禅修不是逃避,而是学习如何安住于当下的心法;唯有安定自心,才能以圆融的态度面对人事物的变化。”
成长自我,平常心超越成败得失
禅修营期间播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的开示影片,其中“有也很好,没有也很好”的智慧,引导学员以平常心看待顺逆得失。常献法师提醒大家,少欲知足不是消极退让,而是放下攀比与执著,培养稳定的内在与正向动力。在托水钵环节中,一位学员小心翼翼地保护钵中之水,当最后被请求将水倒入草丛时,她悄然领悟,“再悉心呵护与珍贵的东西也是有放下的一刻,过程中与其追求完美而徒增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压力,不如尽心尽力而为。”
消融自我,以慈悲与智慧结善缘
透过拜佛来唤起学员的惭愧心、忏悔心、感恩心,进一步放下自我中心,借此净化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自然会懂得谦逊,在平常生活中亦会平稳、踏实。圣严师父在影片中谈到功德回向的本质,是因自己听闻佛法、实践佛法而净化身口意,进而以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功德回向。常献法师强调,慈悲待人无需执著相应的回报,乐意付出就是在培福,能够包容就是在修慧。
行住坐卧,生活在在处处皆是禅
禅修营在简单且庄严的三皈五戒仪式中圆满落幕,共有6位学员发心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正式踏上稳健的学佛之路。期许学员们在营期收获的那份自我觉察,并以知足、惭愧、忏悔与感恩之心来净化身心,从自我中心逐步趋向自我消融之道。临别之际,总护常献法师殷切叮嘱学员,将营中所学融入日常,把禅修当作一生的功课,无论在家庭、职场或社会团体中,皆能安住身心、慈悲待人、智慧处事,为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奉献一分力量。
文/陈立祥
图/林振东、纪月红、杨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