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0-0603 第十八屆全國教師佛學研修班——悅教悅輕鬆

延续2015年第十七届“全国教师佛学研修班”的圆满,常藻法师再次受邀带领2016年度的第十八届研修班。以“悦教悦轻松”为主题的研修班是由马来西亚太平佛教会主办,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协办。逾50位老师和师范学院的学生参与这个为期五天四夜,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响宴。研修班是从5月30日到6月3日,假太平佛教会举办。

‎常藻法师是此研修班主题课程的讲师,以《普门品》为主,带领诸位学员深入经藏,介绍《普门品》记载的观世音菩萨,表面让人升起信心的特点,其背后蕴藏值得让大家学习的特质、精神和实践的方法。在与学员互动时,法师善巧地引用了许多与教师生涯的相关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如何以佛法的观念,在本来就不断变化的外境,达到安顿自己身心的乌托邦。

研修班每天晚上都有两个小时的禅修环节,与法师同行有三位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禅修组的义工,分别与大众分享禅修的功能、禅修的方法和禅修在生活中的实践篇。未接触禅修的学员,都有一些初步的体验。在研修班的最后一天,常藻法师也主持了三皈五戒仪式,共有十五位学员参与皈依,仪式简单而庄严。

‎看似遥不可及的观世音菩萨的精神,只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以一己之力,把自他视为观世音菩萨,则人人皆可学观音,做观音。

报导:陈允洁,摄影:随行小组

◆欲浏览此活动的照片,请点击以下FB相簿的连结:
【全國教師佛學研修班】(30.5~3.6.2016)

20160529 體驗清楚放鬆 怡保戶外禪

5月29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在怡保举办户外禅,因天公不作美,就把原定的户外禅改为室内禅。义工们抱着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的心态,随顺接受当下的因缘。活动当天,法青会辅导法师演祥法师带了5位来自吉隆坡的法青支持这项活动。此次活动有二十多位学员参与,包括年纪最大的85岁菩萨与年纪最小的16岁菩萨。

‎学员们在法师的带领下体验了八式动禅、自然经行、慢步经行、夹豆禅、坐禅、吃饭禅、大休息等,大家都非常用心地听从演祥法师的指示。八式动禅时,法师详细说明禅修的心法“身在哪里,心在哪里;清楚放松,全身放松”,请学员们体验每一个动作的变化并清楚放松的感觉。行禅时,法师再度提醒学员专注当下,练习以最小的力量完成每一件事。

‎午斋前,每位学员都拿到葡萄干,藉此体验吃饭禅。法师请学员先以平常的方式吃第一粒葡萄干,再以禅修的方法观察第二粒葡萄干的形状、味道,然后细细地咀嚼50下,感受吃葡萄干的另一番滋味。午斋时,法师除了请学员用上方法外,还要大家牢记几颗心,欢喜心、专心、感恩心、平等心等。大伙儿以吃饭禅咀嚼、品味饭菜的香甜,并感恩能让大家专心用餐的一切因缘。

‎小组及大堂分享时,多数学员印象最深刻的是八式动禅,因为这有益身心的动中禅能在生活中让自己时时放松。虽然因缘不具足,无法体验户外禅修,但他们已获益良多,尤其是用禅修的方法放松身心。最难能可贵的是,好几位年届80岁的老菩萨也都全程参与,随着大众一起盘腿打坐,他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令人赞叹。

‎最后,演祥法师祝福大家行住坐卧时都能用上禅修的方法,也能牢牢记住禅修的心法。

报导:范凯莹,摄影:叶紫恩

◆欲浏览此活动的照片,请点击以下FB相簿的连结:
【怡保戶外禪】(29.5.2016)

20160529 從故事中學習回到當下 放鬆身心不壓抑

继先前举办“压力,不压抑”工作坊后,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5月29日再次进行此一工作坊。

一开始,主持人引导大家思考并分享这一个月以来的“功课”:如何面对自己的压力?如何转化?学员们各自进入小组讨论,欢乐声此起彼落。经过十分钟的讨论后,主持人邀请了好几位学员大堂分享各自的心得,其中包括工作人士、学生以及身兼多职的母亲。学员纷纷分享自己在工作上、学业与活动,以及面对亲子关系上的压力。当中,提及了让自己精神上感到压力的来源,当下的心情以及过后通过转念来纾解压力的方法。

压力的来源包括了对自己有着特别高的自我要求、现实和理想的不符。通过学员们的分享,让我们看见唯有接受当下的因缘,不和别人做比较,同时也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只要观念一转化,压力便消失了。

‎分享环节结束后,主持人邀请大家观赏绘本故事 《世界上最棒的哥哥》。这故事讲述因一场误会而生的意外插曲,这位小哥哥为了保护弟弟,照顾弟弟,展现过人的勇气与创意。主持人再次邀请学员回到各小组分享看完这绘本后的想法与启发。

‎随后常藻法师开示,我们都在用我们各自的诠释在看一样东西,所以每个人看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法师引导大家思考我们在生活当中,是否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事情还没发生,就因为自己联想出来却还没印证的东西,或被自己未知的恐惧吓到了。重点是,对于这样的过程,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它、处理和转化?

另外,在绘本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孩的世界里,他们一开始想的东西,就会觉得是事情的全部。当他这样一边走,事情一边在变化的时候,就是随着当下的因缘去努力他可以付出的事情。反观我们自己,很多时候我们的困难点就是在于我们的心没有办法跟着当下的因缘结合在一起,我们会产生对抗以及拉扯。例如,有时明明转变是好的,但是心适应不了,踩得太深,于是便烦恼痛苦。从绘本故事中,我们要学习的是怎样让我们的心回到每个当下,而不是拉扯和分离的。

‎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让心“回到当下”的体验活动。法师请大家用一根吸管端着一粒小葡萄,从讲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从此岸走到彼岸)。这个环节并不是一个比赛的游戏,而是让自己亲身体验何谓把心安在当下。学员们都小心翼翼地进行这个活动。间中,有些同学很快便过关了,有些则不断地经历葡萄掉下和拾起的过程。在这些种种现象和过程中,都让我们回到自己当下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随后,学员们也分享各自的体会。

‎学员分享结束后,法师给予回馈。法师表示,很多时候,葡萄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它反映的是我们内在的状态。我们心太粗,其实光是观照内心,并不会看到什么。刚才活动中的葡萄,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内心其实一直有很多起起落落的变化。而且,它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外在会显示葡萄的掉落。其实,我们要找的,不是这些东西可以很安稳地和你一起走下去的方法,而是应该训练一种内在的能力(心力)。倘若只是不断寻求生活中和“葡萄”相处的方法而已,是永远没办法训练完的。

‎透过活动,我们可以看见,心念的起伏会影响行动上的安稳与否。接下来要应对的才是“念头的变化”。有同学分享道,过程中我们会放不下自己的身份、角色等等。法师响应,其实这些念头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也只会加重挫折的百分比。反而,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让许多外在来的东西,剥夺了我们原本拥有的能力。

‎常藻法师分享古代一位沩山灵佑禅师的故事。曾经有人问禅师,“百千万境一起来的时候 ,怎么办?”这就像是当我们回到生活中,会有许多东西冲着我们来,而不仅仅是一样而已。禅师的回答十分玩味:“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自位,非干我事。”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呢?

常藻法师诠释,各个现象本来就有各自的因缘呈现出来的样子。我们不要去勉强所有发生的事情一定是要怎样,反而应该允许,让每个现象如实地出现,心里不要有第二个念头,比如这样不应该、这样不好等等。百千万境一起出现的时候,一个一个面对和处理就好了。

平时,就因为我们常把许多现象混在一起,没有清楚看见,或者说不清楚状况,对压力不够认识,所以造成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回到每个当下,每个当下只做一件事,单纯地让自己投入地去做,没有自己的期待、经验、念头来干扰。如此一来,就不会有压力了。

‎最后,常藻法师分享圣严师父“走楼梯”的故事做为总结。众所周知,师父60岁创建法鼓山,70岁经常参与世界宗教的活动,在外奔波。外人并不知道其实师父身体不好,往往都会很热心地带师父到处去参观。

有一回,他们想请师父到一个必须爬上几百阶楼梯才到达的地方参观。这时,旁边的人都很紧张,担心师父的身体很辛苦,身体会受不了那么漫长的路程。然而,圣严师父回答了一句话:“每个当下只有一步,走一步怎么会辛苦?”。师父的回答实在让人肃然起敬,让人真正看见师父将禅修应用在生活上的慈悲与智能。

反观平时的我们,看见很多的阶梯就觉得辛苦,因为我们心里有很多对未来的担忧。因此,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向各位大德好好地学习,回到每个当下,就像师父把禅修放在脚下的每一步,用心、踏实地往前走。

‎报导:张含慈,摄影:李选全

◆欲浏览此活动的照片,请点击以下FB相簿的连结:
【压力,不压抑】心靈環保工作坊 (下) (29.5.2016)

20160528 兒童生命教育課程 發現繪本的魅力與影響力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5月28日,为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义工老师安排了一场绘本培训,有13名义工与两位资深的绘本老师,一起探索绘本的魅力及影响力。

‎绘本,不只深受儿童喜爱,许多成人也爱不释手。其实,绘本并非孩子的专利,成人也可以是绘本的终身读者;大篇幅的图画、缤纷的色彩、简单的文字吸引许多人打开童真的心。

‎绘本不只是普通的故事书,它有情绪的疗愈作用,可以培养观察细节的能力,也能随着读者的人生历练与心境而有不同的领悟。同时,义工老师或父母还可以透过讲解绘本来关心孩子、协助他们抒发情绪,甚至解开心中的隐忧。

‎孙老师和黎老师在培训课程中,逐一解说绘本的结构。原来,绘本从封面、书脊、书沟、护封、书腰、前后蝴蝶页、书名页到封底,都有其神秘、有趣的用途或信息;而且无论是扉页、封面、环衬或内页、封底,尽是精美的图画及精彩故事,让义工老师大开眼界。

‎此外,两位老师也分享绘本的类别,简介著名的绘本作者、内容。精美的图画与印刷、有趣的故事让义工老师处处发现惊喜,如同鉴赏艺术品般的陶醉其中;彼此互相分享,有说有笑,气氛愉悦。

午斋之后,课程进入实际操作单元。绘本老师将义工老师分为四组,由各组代表讲解绘本,并讨论可以从绘本故事中衔接哪些活动,让孩子们更有参与感。两位老师也提醒义工老师,在讲解绘本之前,必须先向孩子说明规则条例,才能让他们全程投入、享受其中,达到情绪放松及疗愈的功效。

‎义工老师与两位绘本老师共度了温馨愉快的培训时光。为了感谢两位老师的用心指导与分享,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监院常藻法师,也以绘本结缘并表达谢意。义工老师们收获满满,期待能在6月初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慈心班”中学以致用,让孩子们满载而归。

‎报导:叶俐伻,摄影:文宣组 

◆欲浏览此活动的照片,请点击以下FB相簿的连结:
【繪本培訓】(28.5.2016)

20160521 感恩浴佛 歡喜皈依三寶

5月21日上午,400多位信众满怀感恩与恳切心,前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参与浴佛法会暨皈依大典。道场一片祥和、庄严、喜乐,大家的心都是暖呼呼的!由于适逢周末假日,多数信众都是一家老少前来欢庆佛诞。除了感念佛陀的慈悲与智慧,也藉由浴佛法会来净化个人的身口意,度过一个别具意义的佛诞节。

‎当天,有54位信众在这殊胜的日子接受三皈五戒,成为三宝弟子。监院常藻法师祝福正授三皈五戒的信众:能够在佛陀诞生的纪念日皈依佛法僧,是非常殊胜的因缘,象征法身慧命的诞生,要期许自己照顾好身心,进而学习佛陀的慈悲与智能。

‎林国明菩萨满心欢喜地与大家分享:能带着家人参与法鼓山一年一度的浴佛法会,又一起皈依成为三宝弟子,实在是难得的因缘,非常感动,也非常感恩。日后会常来道场参与活动,修学佛法。

监香常尊法师在庄严的法会结束后向信众说明,马来西亚道场的光明灯将迈向电子化的新里程碑。大家在点灯祈福的同时,就在响应环保,一起Go Green!法师鼓励信众预约电子光明灯为众生祈福。

‎浴佛法会圆满后,信众依序领取法师亲自分送的寿桃与结缘品。随后,又享用香积义工用心准备的爱心午斋。

沐浴在佛光普照下的我们,也祝福我们的社会愈加清净安宁!

报导:张凤枝,摄影:陈善沛、李选全

◆欲浏览此活动的照片,请点击以下FB相簿的连结:
【浴佛法会Part 1】(21.5.2016)
【浴佛法会Part 2】(21.5.2016)
【2016 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 – 浴佛法會花絮】

20160501 佛一暨八關齋戒

五一劳动节,七十位信众放下万缘,赴一场身心灵之约,来到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参与首次举办的佛一暨八关斋戒法会。

法会于早上九时开始,监香常尊法师先为大家讲解流程及规矩。法会全程禁语,功课为拜佛二百五十次或念佛五千声。拜佛除了有礼敬诸佛的意涵,也调伏自心;并生起惭愧、忏悔及感恩心,让修行更得力。此外,法师期待大众把握因缘,精进持戒念佛,收摄身心,当下即是处于西方极乐世界。

再是观看圣严师父的开示影片,讲解八关斋戒的意义、内容与功德。它是佛陀为在家居士有机会体验出家戒律及简朴的生活,学习少欲知足断烦恼;植下出世善因,解脱证道的方便法门。

八关斋戒的受戒仪式,由常施法师进行正授,简单庄严而殊胜。法师带领信众们长跪合十,至诚恳切,礼拜忏悔,纳受戒体。

一昼夜受持的八关斋戒,有七条戒,而斋只有一条,不非时食。它着重于过午不食,清净身口意三业。以虔心拜佛,忏悔罪障,用清净的甘露来洗涤心境的尘埃,究竟圆满练心。

一天的修持解行并重,除了有圣严师父的录音开示讲解观念,还有通过〈赞佛偈〉、绕佛、坐念、止静、拜佛、晚课、三皈依、拜忏及回向来练习方法。在法师的引导下,念念佛号,声声弥陀,庄严整个坛场。绵绵密密的圣号,让身心得以安定及净化,时时刻刻都能与佛相应。

法会于晚上九时,五支香的念佛后结束。法师再次解说戒条的内容,并叮咛戒子们回家后的注意事项。大众满心法喜,感恩大地,发愿利益一切众生。

报导:何翊菱,摄影:杨培福

◆欲浏览此活动的照片,请点击以下FB相簿的连结:
【佛一暨八關齋戒】(1.5.2016)

1 ...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