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拜《梁皇寶懺》調柔內心

(現場參加2023大悲心水陸法會-大壇《梁皇寶懺》之心得)
我回來了!
回去台灣總本山參加2023大悲心水陸法會是我的夢想,沒想到近鄉情怯,過於期待的心導致很緊張,帶著這樣複雜的心情踏入總本山,反而讓我更深刻感受到山上獨有的平靜安寧氛圍,頓時放鬆了下來。
從禮拜梁皇寶懺體驗到「四感」
在疫情期間坐困愁城的日子裡,我曾參加過法鼓山《梁皇寶懺》線上直播共修,當時的心情很悲傷憂鬱兼焦慮,又無法回到道場,只能將自己的心寄託在懺文中,當拜到前面述說關於佛菩薩即使被眾生背離也不捨眾生時,我突然被佛菩薩的大慈悲心感動到落淚。雖然我沒有真正見到佛菩薩,但是透過祖師大德優美莊重的懺文和悅眾法師莊嚴虔誠的唱誦聲,我自然而然生起了對三寶的信心,有一種打從心底找到了真正的皈依處。
於是我發願要在現場參加《梁皇寶懺》法會,想要親身體驗一下臨場感。今年水陸的大壇很特別,設在禪堂舉辦,大概是禪堂磁場很好,我覺得第一天就很攝心,很容易投入在懺文之中。我原是一個內心很堅硬的人,也因此在與人相處中常遇到挫折、打擊和不認同,變成一個保護色很重比較封閉的人。我強烈的自我中心也導致我在與人互動的時候過於為自己設想而討好別人,不懂得保護自己而讓自己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反而讓自己的防衛心變得更重了。但是透過禮拜梁皇寶懺,懺文裡面所揭示的眾生造罪的心念和所召感的果報,初讀會心生畏懼,但長期熏習下來會發現,原來因果絲毫不爽,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會讓我更反觀自己,更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關注自己這一刻的行為是為了利己還是利他?懺文除了講皈依三寶和因緣果報,也不斷提醒我們要發菩提心,也就是利他的心,因為不只是我們自己有苦,其實每一個眾生都有他自己需要承受的痛苦。當利他的念頭升起時,煩惱就好像少了很多,因為我不再只是為自己著想,心胸也變得比較開闊,也比較容易換位思考。這是一個用佛法來感化自己後,比較容易與慈悲心相應的體驗。 當心變得柔軟的時候,我比較容易對於曾經給我打擊、嘲諷、批評、指責和挫折的朋友升起感謝的心,包括我突然離世的父親。曾經對於這位不完美的父親有很多的不理解和抗拒,在這次拜懺的過程中甚至發現心底對他還有一絲怨恨,而我這一次選擇原諒和理解,並感謝那些朋友和我的父親給予我學佛和做義工的機會,讓我有因緣透過各種在道場學習到的修行方法更認識自己的心和看見自己不圓滿的地方。

最後是很感恩眾因緣成就我來山上參加大悲心水陸法會,也感恩陪伴我一起拜懺的母親,更感恩監香法師的開示教導、悅眾法師的帶領、義工菩薩的護持和一起拜懺的同行善知識。願生生世世不離三寶,將拜懺的功德迴向眾生和全世界,國泰民安,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