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9【心靈環保工作坊】當我們同在一起

三月十九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举办了2017年的第一场心灵环保工作坊“当我们同在一起”。从早上九点钟开始,陆陆续续看到学员们前来道场报到,当中不乏在去年心灵环保工作坊见过的熟悉脸孔。工作坊让拥有不同背景的27位学员透过分组游戏的互动来观察及探讨彼此的差异,明白与包容你我的不同,找到大家的立足点,于同异间共处。从游戏中了解及肯定自己在群体里所能发挥的影响力,进而反思自己身为世界公民的责任。

在义工们的带领下,学员们在破冰游戏中不断的分组,找寻大家的共同点。学员们被分成四个小组,一起探讨人最基本需求“衣食住行”的因陀罗网,从而了解其背后涉及着广阔的人际关系与因缘。之后再透过“转大法轮”的游戏,考验学员之间的信赖与沟通和在任务中的互相磨合。学员们在游戏中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发现自己平时的惯性,同时也察觉其他组员与自己的差异。游戏后,常藻法师带领大家分享、探讨,一起领悟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岗位,各司其职一起互相配合,共同成就。

午斋过后,《世界公民》这首歌曲在课堂上播放,学员们仔细聆听每句歌词和感受其背后的含义。似乎经过了早上一轮的心灵探险,学员们竟能够完整点出这首歌里最重要的歌词与信息。因为大家的不同,才能一起成就一个圆满,所以更加珍惜这份差异。歌词里也提到圣严法师的国际观“求其同,存其异”。秉着求其同,存其异的心态寻找大家的共同点,也感恩大家的不同,彼此更包容和谅解,一起共同成就。

接下来学员们利用被分配到的材料,发挥自己的创作想像力,再把成品编排成一幅画。大家的成品都不一样,可是当中有些创作背后所要表达的意义却相同。这让学员们意识到大家的独一无二,自己是整体的一部分,都会带来影响力,从而反省身为世界公民在社会课题上所扮演的角色。

法师在工作坊里表示:人们常常会要求其他人也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其实不需要因为彼此的不同,就放弃立场和尝试改变别人,而是透过聆听与了解。因为不同,才有更多的可能性。罗志豪同学也分享说:平时觉得事情只有甲和乙的选择,在参加工作坊后发现其实两个可以共存。

报导:詹碧仪,摄影:纪月红、郭紫薇

◆欲浏览此活动的相簿,请点击以下右边的FB Logo:

你是心灵探险家,还是心灵裁判员呢?今天的『当我们同在一起』心灵环保工作坊,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游戏、角色扮演、集体创作和互动分享,引导27位学员们认识自己、认识身边的人,例如“转大法轮”游戏考验着学员们如何用有限的资源(限量的报纸和胶…

Posted by DDM 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 on Sunday, March 19,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