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榮獲:臺北縣國民中小學滿天星閱讀計畫(國中組)優良圖書推薦。
「十難四十八奇」,重重難關、步步驚險!
復興近代禪宗,走過傳奇人生一百二十年。
年少虛雲即有出塵志向,他雲水天涯,虎狼為伴;
從普陀到五台,三步一拜,拜出母恩的浩瀚,願力的堅定!
八國聯軍撼醒沉睡的巨龍,世紀末動亂的時代,不安的人心,
誰能帶領眾人走過混亂的年代?
熱水燙手,茶杯墮地,在高旻寺疑根頓斷而開悟。
講經弘法,廣闢道場,建寺安僧,復興禪門,兼弘五宗。
歷經了十難四十八奇,不改老和尚度盡眾生的悲願,
不論雲起又雲落,總說「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
作者簡介
馬景賢
1933年生,籍貫河北良鄉,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歷任中央圖書館幹事、編輯,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東方圖書館館員、農委會圖書館館長等職。退休後任《國語日報》董事,以寫作為樂。空暇時,喜歡繪畫及照相,偶爾也為自己的書畫插圖。著作有《三隻小紅狐狸》、《小白鴿》等,翻譯《天鵝的喇叭》等數十種,其代表作有《小英雄與老郵差》,曾得國家文藝獎及冰心兒童文學獎,近年更從事兒歌創作。他覺得寫作是一種樂趣,喜歡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和讀者相會。他的作品深受讀者喜愛。
插畫簡介
劉建志
1966年生於雲林縣北港。自學繪畫,常受邀為國內知名作家文章繪製插圖。1999年築「一澄舍中」殊畫坊,期以摹古畫風重飾佛經圖像。2008年並受「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籌備小組力邀,創作水陸畫系列。代表作品有:法鼓文化《高僧小說系列》、靜思文化——小沙彌系列、皇冠版《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中國兒童故事大百科三十六鉅冊等。曾榮獲1995年中華民國視覺設計展「插畫創作」金牌獎、1997年中華兒童文學獎「美術類」年度。
目錄
【原版總序】智慧與慈悲的分享 聖嚴法師
【推薦序】人生要通往哪裡? 蔡志忠
【自序】雲起雲落
開元寺許願
驚夢
娘,請喝茶
佛緣
離俗
巖穴苦修
拜山報恩
身行萬里度眾生
重建鼓山和南華
雲門事變
世緣已盡
佛學視窗
時代背景
虛雲老和尚教導禪修的方法
虛雲老和尚的修持與感應
虛雲老和尚的貢獻
虛雲老和尚年表
序/後記
【自序】雲起雲落
十幾年前,夜宿台東大武金龍寺,第二天起個大早到海邊看日出,天漆黑的,從漁民的住家穿過,惹起一陣狗叫。匆忙趕到海邊時,天邊已露出一縷微光,不久太陽從平靜無波的海面昇起,才一轉眼的工夫,就放出萬道光芒。這時在遠方的海岸邊,有幾個僧尼踩著海邊一道一道的浪花,朝著遠方走去,雖然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但至今那幅大自然的美景,仍然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裡。在我寫虛雲大師的傳記時候,我的腦海中也不斷浮現出那次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象。
虛雲大師活了一百二十歲,一生經歷許多大風大浪,遭受不少劫難,決非一般常人所能受得了。但大師一生卻正像那海上的旭日,從東方昇起從西方落下去,又像藍天上的白雲一樣雲起雲落,一生安詳平了。有靜,無痕跡如果的話,就是大師表現的受身捨身的佛教精神。
傳記很不好寫,尤其是為青少年寫佛教高僧的傳記讀物更難,一定要寫那些「身上有故事的人物」。但虛雲大師活了那麼大年紀,看完資料,卻遲遲無法下筆,因為在大師的身上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了。就拿「雲門事件」來說,大師在惡劣環境受苦受難的情形,就可以寫成相當感人的故事,但其可貴的地方不是說大師肯吃苦、受苦,而是大師所表現的護教精神。
從嚴肅的一面記述大師的一生,對青少年來說可能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幾經思考後,盡量從「輕鬆」的一面下筆,如大師拜山報親恩,大師對人與自然共生的觀念上落筆。目前然生態保育觀是大家重問題但在候自視的,那時大師不但講護生,而且和動物建立感情,如黃牛求救、雙鵝念佛和八哥念經等,這說明了人和自然能和諧相處的,也闡釋了佛家自古以來並不是那麼神祕的,佛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貪」是人間一切罪孽的根源,大師一生修建古寺很多,所經手的錢財難以計算,但大師所得一分一毫全用在建築寺廟上,而且寺廟完成就交僧徒去主持,不居功,不為己。他做人更不擺架子,就拿他待客來說,常常親手奉茶說:「請用茶。」這種平易對人的態度是發自內心的,因此我們在大師的心裡找不到「貪」和「私」這樣的字眼,這是他最受人敬佩的地方。
大師的心是坦蕩的,他三步一拜到五台山拜山報恩,是孝感天地,才會落水不死並得到文殊菩薩相助。大師一言一行、所做所為,值得記述的地方太多了,他的苦行、孝行、忍行、捨行和悲行是他一生所奉行的原則,實為一代佛門的典範。當少年讀者看這本書時,不要認為「我又不是佛教徒,幹嘛要看這樣的書」,因為虛雲大師跟我們平常人一樣。這本書的真目的,只是在說寫正明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因為大師有許多的長處都是我們最缺少的,最需要學習的。
人生就像雲起雲落,來去匆匆,壽命長短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活著為了什麼?從大師的一生言行中,我們明白到,不管你是不是信佛,一個人想活得快活就要有一顆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