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話頭禪」是藉由打破頭腦的慣性邏輯思惟,以達到開悟的修行法門。修行者不斷迫切詢問一個無解的問題,例如「什麼是無?」而生起巨大的疑團,最終問題本身與自我感徹底瓦解,「大地落沉,虛空粉碎」的開悟境界於焉現前。
本書是聖嚴法師在美國帶領四次話頭禪修期間所做的開示結集,內容包括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闡釋話頭禪教法,例如修話頭的階段與身心現象、修行者的常見問題等,並強調禪修應具備的正確態度與觀念,如信心、持戒、中道、正見、菩提心與空性等;第二部分則是講解四段分別出自禪宗祖師憨山德清、黃龍悟新,以及大慧宗杲的語錄。法師指出,修話頭禪時:「關鍵在於放鬆,同時要有強烈的迫切感。對於生死大事必須認真,這就是參禪的方式。」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台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僧伽大學、法鼓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近年來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於世界的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譯者簡介
單德興
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1988年在聖嚴法師座下皈依三寶,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曾任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與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美國加州大學、哈佛大學、紐約大學、英國伯明罕大學訪問學人及傅爾布萊特資深訪問學人,曾獲第六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首獎,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與教育部學術獎。著有《銘刻與再現》、《反動與重演》、《邊緣與中心》、《越界與創新》、《翻譯與脈絡》、《與智者為伍》、《我打禪家走過》等,譯有《文學心路》、《知識分子論》、《格理弗遊記》、《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禪的智慧》、《禪無所求》、《無法之法》等。研究領域包括比較文學、亞美文學、翻譯研究、文化研究。
目錄
原書編者序
第一部 話頭禪法開示
話頭禪
修行
中道
第二部 話頭禪修行評論
初心修悟法要
──評憨山德清〈初心修悟法要〉
禪關策進
──評黃龍悟新之語錄節選
佛是眾生藥──評大慧宗杲示弟子函
生死大事──評大慧宗杲之語錄節選
中文版譯後記:有願有力,發願必達
精采書摘
在零下二十七度修「無」
也許只是因為我年紀大了,今晚在這裡我覺得很冷。記得年輕時在日本打禪,那時零下二十七度,我卻能忍受。但現在在紐約象岡,十二月底,外面只是零下十度,我就已經感到冷了。這裡我們有暖氣,密閉的窗戶,但在那裡只不過是兩面屏風當牆壁,裡面的屏風很薄,外面那一面屏風稍厚,而且防水。那裡沒有暖氣,外面的雪蓋住窗戶。當然,那有些誇大:從裡面看,雪就像堆到了窗戶的上緣,但也許只是到下緣。雪花蓋住了窗戶,因此往外看時,感覺好像全都是雪。
那裡的禪堂設計是兩面屏風之間有一條走道。外面那一層比較厚的防水屏風,距離我們打坐面對的薄屏風大約四、五呎,那種設計是為了禦寒,但依然很冷。禪堂裡,和尚們都在修習話頭,大聲誦念「無」(日文念作“ mu”)。有時我覺得自己像是坐在一群牛中,這裡一聲「哞」,那邊一聲「哞」。
我剛到時,聽到這個聲音,心想:「這些和尚真是全心全力用功想開悟。」在禪坐後,我跟其中一人說:「諸位都這麼認真不斷地修『無』,想必已經全都開悟了。」他說:「根本不是,我們只不過是冷罷了。」我們睡在榻榻米上,當然沒有暖氣。冰冷的榻榻米上沒有墊被,但有毯子。有趣的是,毯子蓋了胸,就露出腳;蓋了腳,就露出胸。想必是特別設計的毯子,刻意讓人不舒服,所以你得一直醒著,整晚練習「無」。那也就是為什麼早上只要一起板,每個人都一骨碌爬起來,沒人要待在毛毯裡。
這裡有沒有人體驗過這樣的禪坐?
學員:沒有,但我想今天晚上要睡在外面。
師父:在這麼冷的天氣修行有它的作用。首先,你能開發出很堅強的意志力。其次,你無法入睡,不可能打瞌睡,但大多數人很可能撐不到一天。我們這裡很多人都戴毛線帽,但日本人是光頭,也沒戴帽子。他們用冰冷的水很快地洗完臉,然後像這樣喘息。他們用濕毛巾擦臉時,你可以看到他們臉上冒出水蒸氣。有趣的是,沒有人感冒。那邊冷得連感冒都沒辦法。
對大多數人來說,參加這樣的禪七是無法想像的。即使你可能沒開悟,但後來你感覺就像經歷了一次真正的禪七。對你們這些年輕人來說,體驗這樣的禪七會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