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研究第十輯

RM56.70

作者:聖嚴教育基金會學術研究部 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15×21 cm / 42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80101
ISBN:9789575987824

庫存只剩 1

貨號: 9789575987824 分類:

內容簡介

漢傳佛教面對現代化、全球化的世界衝擊,如何為人類提供因應之道?佛教經典和漢傳禪法如何展開人間淨土?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於二○一六年所舉辦的第六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以「歷史想像與現代性語境下之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學者共同討論。

本書精選研討會的九篇論文,議題包括:聖嚴法師結合漸禪法門與頓禪法門之教法和宗風意義、開山宗長與聖嚴法師「寰遊自傳」的角色意識、《楞伽經》與聖嚴禪學、略論聖嚴法師對《維摩經》的闡釋、聖嚴法師的觀音思想與法門研究、智顗對觀音思想的處理、佛法與股票市場和良善金融、佛法與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責任投資、永續發展與建設淨土,從漢傳禪佛教的傳承,到現代社會的佛法應用,深度探索。

如能活用聖嚴法師教導的漢傳佛教人生智慧,人人都能體驗到淨土不必遠求,當下即是美好新世界!

 


作者簡介 

越建東
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吳光正
中國武漢大學中國宗教文學與宗教文獻研究中心教授

林佩瑩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

龔雋
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黃國清
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兼所長

任博克
美國芝加哥大學神學院教授

詹場
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副教授

池祥麟
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教授

江靜儀
銘傳大學經濟與金融學系助理教授

(依文章順序排列)

 


目錄

聖嚴法師結合漸禪法門與頓禪法門之教法和宗風意義…越建東
一、前言
二、對頓法的核心解釋
三、頓漸結合的作法、依據和問題
四、以「明行原理」來分析與解套
五、頓漸結合的宗風意義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開山宗長與聖嚴法師「寰遊自傳」的角色意識…吳光正
一、如來家業的擔荷者
二、法鼓理念的建構者
三、教派認同的策畫者
四、結語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楞伽經》與聖嚴禪學
-─定慧之修的傳統與當代性…林佩瑩
一、前言
二、《楞伽經》
三、楞伽師
四、禪與實修
五、聖嚴法師的禪學
六、結語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略論聖嚴法師對《維摩經》的闡釋
-─從《維摩經》解經學傳統看…龔雋
一、中國中古《維摩經》疏的討論
二、近代「人間佛教」運動與聖嚴法師之《維摩經》講疏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聖嚴法師的觀音思想與法門研究…黃國清
一、引言
二、從聖嚴法師與觀音菩薩的因緣談起
三、救濟型觀音經典的教導與深化
四、智慧型觀音經典的詮釋與指導
五、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Wholly Imaginary, Absolutely Real: Zhiyi’s Treatment of Guanyin…Brook A. Ziporyn
1. What is Really Real in Buddhist Epistemologies?
2. The Tiantai Approach: The Three Truths
3. Tiantai on the Reality and Unreality of Guanyin: Non-Dwelling and Omnipresence
4. Comparative Implications
Bibliography
中文摘要

佛法、股票市場和良善金融…詹場
一、導論
二、股票市場之價格行為與無常觀相應
三、股票市場之價格與佛法「因果觀」相應
四、 金融市場之害與投資人損失是源於貪欲、瞋恚、愚癡
及恐懼
五、佛法與良善金融
六、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佛法、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責任投資…池祥麟
一、緒論
二、CSR:財務經理目標之再檢視
三、SRI:鼓勵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的兩全其美之法
四、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永續發展與建設淨土
─-全球倫理架構…江靜儀
一、前言
二、全球永續發展的方向
三、新∕心永續發展的倫理原則
四、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精采書摘

聖嚴法師的觀音思想與法門研究

黃國清(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摘要:

聖嚴法師自幼接觸觀音信仰,一生中常修觀音法門,特別是在佛法學習需要突破或佛教事業受到困阻之時,透過持念觀音聖號或〈大悲咒〉,獲得感應體驗,化解難題。晚年更將法鼓山定位為觀音菩薩的道場。

他與觀音菩薩的因緣至為深厚。身為佛教學者與佛法行者,在其觀音經典論述中,學術觀點與經典意趣交織,彼此並不相違,學術考證多用以說明經典流通的時空因緣;論及修行方法與佛法真理,學術考察或是幫助經義解明,或因自身局限而須讓位於經典本身的思想與實踐內容。

聖嚴法師講解觀音經典非出於學術研究興趣,而是發自指導學佛大眾修學佛法的悲心與智慧。

個人的宗教感應內容難以言傳,對於聖嚴法師的觀音思想與觀音法門,可通過他對觀音相關經典的詮釋而獲得了解。

聖嚴法師對主要觀音經典的修持方法或思想內涵做了詮說:〈普門品〉的一心持念聖號與大慈大悲精神;〈六字大明咒〉的恆誦六字神咒與慈悲智慧表徵;〈白衣大士神咒〉之持念消災化吉;《延命十句觀音經》之常念消解病苦業障及皈信三寶續佛慧命;〈大悲咒〉的滿足眾願乃至圓成佛道;《楞嚴經》「耳根圓通法門」的返聞自性之聲;《心經》的觀照五蘊之空。聖嚴法師不否定觀音法門的宗教感應,在滿足世俗性祈願之後,更勸進修持者皈信三寶,修學正法,朝向真理的體悟。在觀音經典詮釋當中,他特別重視「耳根圓通法門」與《心經》的詳細解明,與禪宗參悟及觀空自在的法門得以銜接。

聖嚴法師一生投入人間淨土建設,人間國土的淨化有賴依正信佛法而進行集體的努力。

他宣示法鼓山為觀音菩薩的道場,此道場有他率信眾持念〈大悲咒〉而感得的因緣,他勉勵法鼓山信眾須有自信成為觀音菩薩化身,共學共修,護持與弘揚佛法。效法觀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展開實際的理解與行動,修行大乘菩薩道,時時處處淨化自己、有情與世界。

重量 / Weight 0.6 公斤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聖嚴研究第十輯”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