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30本佛門祖師的必讀代表作
像大師一樣思考人生,打通學佛思路!
佛教經典深如海,茫茫書海該從哪一本讀起?
天台宗,宜讀智顗大師《小止觀》,
三論宗,宜讀吉藏大師《三論玄義》,
法相宗,宜讀玄奘大師《八識規矩頌》,
華嚴宗,宜讀法藏大師《華嚴金師子章》,
禪宗,宜讀惠能大師《六祖壇經》,
淨土宗,宜讀善導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
讀書破萬卷,不如大師領路一本通!專研佛教經典的黃國清教授,精選佛門祖師的必讀代表作,解析大師經典中的思想精華,引領讀者優游於漢傳佛典的智慧之海,縱覽經典中蘊含的智慧寶藏。
【融會貫通,走出難解的典籍迷宮】
◇ 導讀漢傳佛典的開先河論著。
◇ 導讀大乘八大宗的祖師代表作。
◇ 探究大師們的時代背景、論著的思想特色和法門要旨,
◇ 梳理漢傳佛教的思想簡史、大師們的時代脈絡。
作者簡介
黃國清
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碩士、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博士。曾任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現職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兼唯識學研究中心主任、圓光佛學研究所兼任老師。研究領域包括初期大乘佛學、中觀思想、唯識思想、法華天台思想、華嚴思想、佛教生命教育、佛學與管理。著有《金剛經與藥師經的當代釋讀》、《真諦大師:漢傳唯識學先驅》、《星雲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讀懂準提法門》(合著)。長年在海峽兩岸推動佛教學術論壇,弘講佛教經論,致力於傳統佛典的現代譯釋工作,期望將寶典轉化為易為現代人所理解的表達方式。
目錄
〔推薦序〕善說漢傳佛典之精髓 嚴瑋泓
〔自序〕漢傳法苑叩其門
〔緒論〕漢傳佛海一舟航
【上篇】漢傳佛典的建基思想
止觀雙修安般念──康僧會〈安般守意經序〉導讀
融會儒道詮佛理──牟融《牟子理惑論》導讀
方外高蹈護正法──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導讀
華人解空第一書──僧肇《肇論》導讀
佛經目錄展譯業──僧祐《出三藏記集》導讀
高風景行示後學──慧皎《高僧傳》導讀
【中篇】佛學世界的開門鎖鑰
法華頓覺發先聲──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導讀
談圓論妙釋法華──智顗《法華玄義》導讀
圓頓止觀集大成──智顗《摩訶止觀》與《小止觀》導讀
無情有性演妙法──湛然《金剛錍》導讀
天台教觀指迷津──智旭《教觀綱宗》導讀
破邪顯正明三論──吉藏《三論玄義》導讀
中觀佛法顯大乘──吉藏《大乘玄論》導讀
八識學說萃精義──玄奘《八識規矩頌》導讀
唯識奧理說分明──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導讀
淺深觀門入法界──杜順《華嚴法界觀門》導讀
五教十宗顯華嚴──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導讀
妙喻巧說圓智境──法藏《華嚴金師子章》導讀
返照心源會真性──宗密《原人論》導讀
【下篇】實踐佛法的修行指南
大乘禪法西天來──菩提達摩〈二入四行論〉導讀
楞伽傳法北宗禪──淨覺《楞伽師資記》導讀
般若無住南宗禪──惠能《六祖壇經》導讀
機緣禪語傳佛心──道原《景德傳燈錄》導讀
往生淨土五念門──曇鸞《往生論註》導讀
旁徵經論勸往生──道綽《安樂集》導讀
定散二善念佛行──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導讀
理事一心持佛名──袾宏《阿彌陀經疏鈔》導讀
戒定淨心修慧觀──道宣《淨心誡觀法》導讀
顯密融通準提法──道㲀《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導讀
序 / 後記
【推薦序】善說漢傳佛典之精髓
漢傳佛教透過對印度佛教的思想吸納與理論轉化,在中國歷史與文化背景中形成豐富且多元的宗教理論與實踐型態。若要適切地理解漢傳佛教,除了需正確認識印度佛教思想與理論架構之外,也需對漢傳佛教複雜且多元的發展歷程有所把握。此外,漢傳佛教思想的發展除了透過對印度佛教重要經論的翻譯之外,中國僧人與知識分子對於佛教經論的理解、詮釋乃至於對佛教內外不同思想的會通所留下來的文本,也是漢傳佛教傳衍的重要途徑。因此,宏觀地認識印度佛教及漢傳佛教的思想、歷史與文化背景之發展歷程,以及對漢傳佛教的經典與注疏有適切的認識與解讀,是理解漢傳佛教得當的綱領。
黃國清教授《漢傳佛教經典一本通──30本必讀經典入門》一書,從漢傳佛教思想史脈絡中,挑選三十本在漢傳佛教具代表性之祖師大德的重要著作,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提綱契領地引導讀者認識這些古籍文獻的核心義理。閱讀此書,讀者能從漢傳佛教複雜的思想發展歷程中,有系統地把握漢傳佛典的思想精要,對初學者乃至研究者均能收綱舉目張之效。
黃國清教授乃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在取得博士學位之前,除了獲得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外,也從法鼓山中華佛研所畢業,具有相當嚴謹且紮實的學術訓練背景。他不但精通佛典漢語、梵語等佛教經典語言,更對中觀與唯識、法華思想、天台思想等佛教義理有深入的研究與良好的研究成果。黃教授對於佛法研究與教學具有高度的熱忱,除了善於佛教義理研究與發表著作之外,教學上更是循循善誘,常見他於課餘時間組織佛教經論的讀書會,帶領許多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士研習佛典義理。黃教授教研均佳,敝人相信這是本書能以清晰明瞭且平易近人的文字表達,卻又不失客觀嚴謹與專業深度的主要理由。
《漢傳佛教經典一本通──30本必讀經典入門》以「漢傳佛典的建基思想」、「佛學世界的開門鎖鑰」以及「實踐佛法的修行指南」三篇,據此分別揀擇代表性的漢傳佛典,並進一步解說,此乃兼顧漢傳佛教思想史以及各個發展脈絡的思想特色而立。本書能夠在漢傳佛教發展的詮釋歷史脈絡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把握代表性佛典之要旨,也能透過各本佛典的研習領略三論、法相、天台、華嚴、禪、淨、律、密等不同宗派的思想風貌,可見作者之巧思。
經典導讀性質的書籍,最大的困難與挑戰在於如何從繁瑣的專業術語、古籍文獻以及複雜的義理結構中理出要略,並以清晰、明瞭、流暢與易讀的寫作形式引導徘徊在佛教經典門外的讀者進入智慧之門,又不失學術的客觀與嚴謹。這本書確實克服了上述的困難。
敝人作為讀者之一,在閱讀的動態歷程中著實於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紮實的學術訓練與善導教理的調和,可謂法喜充滿。作為推薦人,敝人常感於聖嚴法師「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的警語而思,佛學研究除了研究者自身精進不懈地深入經藏之外,若能有效且善巧地將所思所學貢獻於對佛教學問與實踐有興趣,但卻不得其門而入的社群、甚至是對佛法有片面誤解的人們,或許也是作為一位佛教學者「饒益有情」的方法之一。本書作者可謂面面俱到地透過書寫實踐了善知識的角色。
漢傳佛教的文獻浩瀚如海,義理多元而複雜,一般人若沒有適當的引導,實在難以有整全又不失客觀的理解與認識。《漢傳佛教經典一本通──30本必讀經典入門》是一本可以帶領初學者乃至於研究者對漢傳佛典一窺堂奧的導論書籍,值得讀者深入閱讀、細細品味。
嚴瑋泓(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