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智慧的鐘聲如一把心鑰,
為身處紛擾紅塵的眾人,
敲響了暮鼓晨鐘,開啟人生新視野,
照見心中的那一方清淨地!
「我既不是用冷眼看待世間,也沒有以狂熱迷戀世間,而是常用佛法所示的清涼的智慧和溫暖的慈悲來關心世間。」 ──聖嚴法師
家庭、社會上大大小小的事,總是在各個媒體、各種場合上討論得沸沸揚揚,而事情仍是似真又假、似是而非,令人困惑不已。哪裡才能找到一種出自清淨心靈的智慧、出自清淨眼睛的觀看,為我們帶來一些些清醒與明白、自在與包容?
聖嚴法師在本書中要和我們探討的,即是現實人生中這些包羅萬象的議題,例如夫妻、朋友的相處之道;正確的宗教、死亡觀念;以及社會上的家暴、吸毒與婚外情……等。
書中簡單的話語,蘊含著發人省思的道理。這智慧的鐘聲,清亮而悠遠,純淨而美好,為我們的心帶來如夢醒般的豁然開朗、如獲至寶般的喜悅。
目錄
自序
謹慎處理家庭暴力事件
天災是老天對人類的懲罰嗎?
舍我其誰
養寵物要愛牠一輩子
心淨則國土淨
正確使用念珠
正確的死亡觀念
向婚外情說不
吸毒者需要宗教
給人方便,自己方便
命可以算嗎?
孩子是討債鬼嗎?
夫妻是冤家嗎?
用諒解的心看弒親案
避免造口業
現世為何不報
識人識己識進退
如何對待叛逆的少年
讓流言止於智者
如何守喪
出家、出嫁之外的第三條路
現代孝道精神
不知道生父母是誰的小孩
國際家庭年
體罰
師生戀
供佛像的正確觀念
男孩女孩一樣好
撤除宗教門戶之見
整容與命運
如何慶生才有意義
做一行,不要怨一行
放鬆身心的妙方
打坐不等於修行
罪由心生,還由心滅
有難不要逃
種良心菜,賺良心錢
處理遺產現代觀
做一個有智慧的老人
身在公門好修行
重罪輕受和定業難轉
移民的正確觀念
勿迷信神通力
精采書摘
給人方便,自己方便
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這是不變的真理。可是,有許多人只看到現實的、眼前的利益,只想到自己一時的方便,沒想到應該先給別人方便,而這個方便可能只是舉手之勞。
例如,一個人為圖方便,把一些垃圾隨便亂丟在站立的位子上;第二個人來了,看到那堆垃圾,心想反正已經有垃圾了,乾脆再多倒一點上去;第三、四個人也如法炮製。等到第一個人再回來時,那個地方已成垃圾堆,不是原先乾淨而可以站立的地方了。如果事先想到自己還會再來,就會把那位子弄得乾乾淨淨,第二個人就會受到影響,不好意思把它弄髒,第三、四個人也是如此。等第一個人回到這個位子時,那個地方還是乾乾淨淨的。
所以,一個人可以影響很多人,這是循環的。當然,也有人給人家方便十次,自己卻只得到一或兩次的方便;甚至於只付出,完全沒有得到回饋。像這種情形,這個人做到第十次就會灰心,心想算了啦。
我的期望是,即使做了一百次給人方便的事,得不到任何回報,還是要堅持給人方便,就是所謂的「鍥而不舍」。如果社會中十個人裡面,有一、兩個是這種鍥而不舍的人,慢慢地,這種人會增加,「給人方便,自己方便」的理想就能落實。
我們的社會本身不夠健全,每個人又都為自己打算,不為自己只為別人打算的人不多。雖然有些人為了達到一些目標,例如,虛榮、虛名、虛位、權力等,他們嘴上會說「給人方便,自己方便」,但不一定做到;也許表面上做一、兩樁給人方便的事,事實上,在生活中並沒有做到,造成「給人方便,自己方便」只是一句口號。希望社會上講這句話的人自己要做到,而不是講給別人去做。
從宗教的立場看,這句話是絕對可靠的。
《維摩經》說:「菩薩是向眾生中求的。」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佛之所以成佛,是因為有眾生讓他度,有眾生讓他做功德,所以,菩薩成為偉大的菩薩,佛能完成福德和智慧。如果沒有眾生讓他們度、讓他們服務,那他們就不能成為菩薩、不能成為佛了。因此,眾生並沒有給他任何回饋,在沒有任何回饋之中,他本身已經完成自我成長、自我建設、自我成就。從這個觀點看,「給人方便」就已經成就自己,實在很划算,不必期待別人一定給我方便、給我回饋。
用這種心量來推行「給人方便,自己方便」的觀念,更可靠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