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提昇生命品質和幸福力的經典
為何有人生來好命,有人生來歹命?答案其實在自己。
《地藏經》讓我們知道因果業報輪迴不可輕忽,卻非宿命不可改,勤種善種子,不種惡種子,必能收穫幸福。
人無法改變過去,但能掌握現在、創造未來;《地藏經》是以願力修復生命的經典,能幫助我們與自己和解、轉怨為親。
經中尤其對生死歷程,有非常詳盡的描述,所以無論是想要了解佛教的生死觀,或是解脫生死輪迴的苦痛,都應該讀《地藏經》。讓我們從粗淺的生活層面問題,轉為關心深入的生命層次,了解生死流轉的歷程以及解脫的修行方法。
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行菩薩道的過程中,難免有生老病死、隔陰之迷之苦,有了地藏菩薩做我們的依怙,何來憂與懼?
這是一本底蘊很溫暖的《地藏經》解說,寬謙法師詳解《地藏經》,為我們開啟地藏法門福慧雙修的寶藏。我們都是與地藏菩薩有緣的眾生,只要依著《地藏經》來修持地藏法門,就是踏上成佛之道,由此不斷向前邁進,圓滿成佛大願。
作者簡介
釋寬謙
一九五六年生於臺北,一九八六年出家於新竹法源講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現任新竹永修精舍住持、大安覺風佛教藝術分院院長、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負責人。曾協助新竹福嚴佛學院及臺北慧日講堂、花蓮聖覺寺等重建。歷任福嚴、圓光佛學院、弘誓學院、玄奘大學講師、華梵大學特聘教授。
一九九九年起海外弘法,遍及美、加、紐、澳、德、瑞、日、中、新加坡等地。二〇〇二年起電視弘法,二〇〇八年架設覺風全球網站電視台。擅長以理工思考模式,運用圖表來圖解佛法,提供組織化、系統化的學佛方式。
著有《解開生命的密碼——八識規矩頌講記》、《無悔前行:佛教藝術澱積者釋寬謙口述史》、《大智慧到彼岸——心經講記》、《福慧圓滿的妙藥——藥師經講記》、《踏上成佛之道——金剛經講記》,註述《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百七十二卷【寬謙法師講經版】》,發行《八識規矩頌》、《心經》、《成佛之道》等DVD計四十三部,一千八百多集,並彙集於播經機。
歷年舉辦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學術研討會、展覽會、佛法與文化課程、佛教藝術課程,並配合朝聖旅行,對社會大眾的推廣,不遺餘力。
目錄
〔自序〕大願拔苦地藏菩薩
〈緒論〉釋經題
〈第一品〉忉利天宮神通品
〈第二品〉分身集會品
〈第三品〉觀眾生業緣品
〈第四品〉閻浮眾生業感品
〈第五品〉地獄名號品
〈第六品〉如來讚歎品
〈第七品〉利益存亡品
〈第八品〉閻羅王眾讚歎品
〈第九品〉稱佛名號品
〈第十品〉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第十一品〉地神護法品
〈第十二品〉見聞利益品
〈第十三品〉囑累人天品
表目錄
表一:《地藏經》科判表
表二:十法界
表三:天界詳表
圖目錄
圖一: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圖二:八識心王
圖三:成佛之道
圖四:佛陀以三身度眾生
圖五:俱生我執、法執和分別我執、法執
圖六: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過程
圖七:佛教禪修只鼓勵修至四禪
精采書摘
〈緒論〉釋經題
《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部經典。「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很多人都是深受地藏菩薩的本願感動而學佛,遇到求助無門的時候,相信地藏菩薩必以其大願廣開方便門。然而,我們對於地藏菩薩的大願究竟了解多少?在求菩薩之外,能否更進一步學做菩薩?
很多人認為地藏菩薩是「幽冥教主」,而以為地藏菩薩專門超度地獄眾生,地藏法門則是專用於超薦亡者。事實並非如此,只要尚未解脫生死輪迴,我們其實都是行走在地獄邊緣的眾生,隨時都可能因一念瞋心起,被困在自己的「人造地獄」裡,為瞋火烈焰所苦,而只要一憶念地藏菩薩,我們立即就能起善念,回到「人間淨土」。
地藏菩薩曾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願在彌勒佛降生前的過渡時期,一肩承擔度化我們這些娑婆世界眾生的重任。我們只要能夠生起一個小小的善念,地藏菩薩便會一路守護我們直至成佛。因此,我們每一個人生來,其實都受到了地藏菩薩的保護。
既然地藏菩薩承諾要守護我們,為什麼他和我們迄今都還沒有成佛呢?地藏菩薩是因為度眾的願力,所以不願成佛,我們則是因為個人的業力,而無法真心將自己託付給菩薩,總是半信半疑。有人向我們伸出援手,卻心生懷疑而裹足不前,錯失得度的機會,這究竟是誰的問題呢?
面對日漸沉淪的世界,總讓人覺得自己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不知道如何能夠度眾生?但只要一想到地藏菩薩的大願精神,便能產生勇氣一往無悔。地藏菩薩發願度盡所有地獄眾生出離地獄後,他才成佛,這是多麼無量無邊、永無止盡、不可思議的大願!
如果我們能學習地藏法門,轉業力為願力,則到處都是普門大開,哪裡需要憂慮地獄門開?所在之處,不都是可以自利利人的菩薩道?如果說隨業而行是凡夫,隨願而行是菩薩,我們跟著地藏菩薩一步一腳印學習發願,一定能轉凡成聖,轉迷啟悟。
何謂地藏?
如何真正認識地藏菩薩呢?可從了解《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經題入門,「地藏」的「地」字意指「大地」,「藏」字則是「寶藏」,由此可知,地藏菩薩的名號、德號,是從「大地的寶藏」而起。大地非常遼遠廣闊,可以生長萬物。因此,我們說地藏菩薩的「地」,不但能含藏、生長所有的善法,而且能納受所有的眾生。事實上,所有的眾生都是因地而住。我們依靠大地而活,生命和大地息息相關。
地藏菩薩的「藏」字,意思是祕密含容所有的一切,也表示地藏菩薩透過生生世世累積的功德,能夠含藏、包容所有的眾生。《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簡稱《地藏十輪經》)說「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祕藏」,這一句話值得好好體會。「安忍不動,猶如大地」是地藏菩薩的特色、德性,地藏菩薩能包容一切,不但包容善類眾生,對於惡類眾生也是如此,甚至發願希望能度盡所有的惡類眾生。為什麼地藏菩薩具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呢?因為他生生世世以來都是「靜慮深密」,透過修行戒定慧三學、六度萬行,點點滴滴地厚積薄發,儲藏能量,而「猶如祕藏」。
介紹《地藏經》,要先從地藏菩薩的過去生談起,經中的許多故事詳述了地藏菩薩過去世如何發願,以及鍥而不捨度化眾生的精神,尤其是地獄眾生,我們從中便比較能夠了解地藏菩薩的德行和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