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病安:40則身心平安指引

RM27.00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11*17cm / 160頁 / 單色印刷
ISBN:9786267345023

貨號: 9786267345023 分類:

內容簡介

在醫學發達的今天,活得長壽已不是難事,
重要的是要活得莊嚴,活得快樂自在。

生病,是一場真正的修行。
本書從多面向探索身心疾苦,
以佛法為藥,療癒不安的心,
使我們豁然開朗,
活得快樂,病得健康!

「我很忙,總能找出時間,完成應做的工作。
我常病,總能調整身心,猶如健康地活著。」——聖嚴法師

生病是人生的隨堂考,讓我們練習接受生死無常。聖嚴法師雖然一生病痛纏身,卻能病而不苦。一般人都將生病視為倒楣的事,只能無奈接受,聖嚴法師卻反而鼓勵我們轉念,若能心懷感恩,珍惜生病的修行機會,就能因禍得福,轉危為安。

一個人如果找不到安心之道,伴隨著年老而來的就是病苦。如能擁有智慧的生死觀,不但能病得很健康,也不會因為怕老,執著於追求留住青春,而能老得很自在、很幸福。

聖嚴法師提醒我們:「健康不一定是身上沒有病,而是在思想上要有智慧,即是『活得快樂、病得健康』。」法師認為真正的「健康」,是心理的健康重於身體的健壯,所以應當將生活的挫折,轉換成自我磨鍊。我們學佛後可透過生病的機會,學習善觀因緣、因果的法則,並修福修慧來提昇生命品質。正如法師所說:「面對果報、接受果報、改善果報,這才是最好的治病之道。」

有時生病會讓我們直面生死,卻可從中體驗無常,而有豁達開朗的生死態度。願我們都能心安定、身自在,通過病的考驗,鍛鍊成一位生命智者。

 


目錄

編者序 智慧心接受生死

01 從心安起步
02 同病相憐、同舟共濟
03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04 身體是臭皮囊
05 生病時祈禱有用嗎?
06 佛法治心病
07 禪法即是安心的方法
08 如何病得很健康?
09 知道自己生病是好事
10 最健康的人
11 生病不是倒楣的事
12 生命無常,珍惜人身
13 如何對待身體?
14 放鬆身心的妙方
15 睡前放空自己
16 因禍得福
17 心不隨境轉
18 久病成良醫
19 當被癌症撞上時怎麼辦?
20 身心健康的要領
21 有病、無病一念之間
22 以智慧轉念,面對逆境
23 佛法如何醫心病?
24 用禪安心
25 心力可以超越體力
26 擔心是多餘的折磨
27 怕痛會更痛,怕死更快死
28 慎用催眠術治病
29 將心比心接納病人
30 出生後就開始一路老
31 規畫生活,享受高齡
32 怕老也是一種苦
33 做一個有智慧的老人
34 長壽的祕訣
35 夕陽無限好,不是近黃昏
36 如何準備老年生活?
37 別讓病痛成為生命主宰
38 給病人帶來希望
39 做個無病的人
40 身體健康,平安如意

 


精采書摘

體驗生活,享受生活,認真生活
基本上當你發現自己有問題、有病,而不隱藏自己的問題和病,這種態度就是一種健康的行為。

禪的生活態度

平常生活中,禪如何教人安心呢?禪的態度是:知道事實,面對事實,處理事實,然後就把它放下。無論遭遇何種狀況,都不會認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經知道可能會發生什麼不如意的事,能讓它不發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發生,擔心又有什麼用?擔心、憂慮不僅幫不了忙,可能還會令情況變得更嚴重,唯有面對它才是最好的辦法。

經常有一些患了癌症的病人來看我,因為醫生已經宣布他們的生命快結束了,他們好像是來向我求救,又好像是來向我告別。

我給他們的建議是:一,不要怕死;二,不要等死。需要治療就要接受治療,能做什麼就做什麼,能吃什麼就吃什麼,過正常的生活;不勉強自己,也不要對自己的生命完全失望,這種態度就是禪的態度。

生活很重要,生命很可貴,不要被別人嚇壞,也不要自己嚇自己。偏偏很多人情況明明沒那麼糟,或是事情已經發生了,不能面對接受,還要擔心憂慮,結果反而是被嚇死的,或憂愁而死的。所以,用禪來安定心的方法,就是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禪宗有這麼一則故事,有一次,趙州在寺裡見到一個僧人,就問他:「你在這裡住了很久吧?」那僧人答:「是的。」趙州說:「那你喝茶去。」然後他又見到另外一位僧人,問他:「你在這裡住了很久嗎?」那僧人答:「不,我是新來的。」趙州說:「那你喝茶去。」寺裡的院主看到這情形很不明白,就問趙州:「怎麼和尚對於舊住眾、新來眾,都叫他們喝茶去?」趙州就跟他說:「你也喝茶去。」

這就是非常有名的「趙州茶」公案。這個故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很多人都在猜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因為那時候剛好是喝茶時間,趙州禪師遇見任何人都請他去喝茶。也就是說,生活就是生活,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

體驗生活,享受生活,認真地生活,是很重要的。

重量 / Weight 0.2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