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想要知道答案,不需盲修瞎練。
聖嚴法師為禪者指出——最安全無陷阱的修心方向;
亦是老參久修者,可以時時拿起、處處受益的修行指要。
本書內容為聖嚴法師在美國的禪修開示,此時,獲得博士學位後的聖嚴法師,學行已臻飽滿,正是蓄勢待發的時機,抵美後即展開了弘化施教,弟子多為西方大專青年,認真勤學,法師也盡心盡力,傾囊相授。每每應機變換各種修行方法,大膽施設,細心調教。
禪期中,除了講述修行方法和禪師語錄外,苦、空、無常、無我和佛性等重要佛法觀念及戒、定、慧三學,也貫穿其中,一方面是落實解行並重的原則,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夠導正當時美國社會普遍對禪法的誤解,認為禪法無經教義理的寶藏,僅僅是打坐修行而已。
本書收錄的二十四篇開示,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法師正值壯年的風采,撒放禪家手眼,任運自如。從開示的內容與聽眾的問答中,可見當時聽眾素質之淳良,因對象不同,目的有別,開示內容及接引的善巧也愈漸精彩。
縱觀全書,清楚地呈現禪宗「直指人心」的頓悟法門,在「頓」中開出層次化的「漸」法教學,明確的階段進程,讓禪眾對禪修天地有全面性的了解,利於現代人學習。對已入禪門或修行得力的行者而言,或許會覺得法師正是對自己所說,亦是老參久修者,可以時時拿起,處處受益的修行指要。
邀請讀者一同回到當時的時空因緣,做一回法師的早期弟子。
目錄
譯者序
第一部 需要修行嗎?
需要修行嗎?
佛性與無明
為什麼眾生是眾生?
第二部 禪修之路
茶話
悟後的世界
釋迦牟尼佛的大願
耕耘心田
苦修
死亡的難題
放下
禪修的必備條件
修行的態度及修行的結果
第三部 路上風光
禪、禪修和神祕主義
觀空五層次
禪修的四大障礙
對於開悟的三種錯誤觀念
空性與孤獨
空與有
第四部 本來面目
自心淨土
正確的心態
「無心」思
主在什麼處?
是夢?是醒?
萬法唯心造
精采書摘
【禪、禪修和神祕主義】
有些人認為禪與禪修是同樣的東西,禪就是禪修,而禪修就是禪。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禪是透過不同層次的禪修經驗所達到的境界,卻又超越了這些層次。如果一個人只是修行禪坐,而沒有超越禪修的階段,那他最多只能達到統一心和不動心,這被稱為禪定。
當一個進入禪定的人,回到動態的日常生活中,很可能會回復到一般人心的狀態。一個人如果要維持禪定的狀態,必須不斷地修行,最好是離開日常俗事到深山裡去。然而,有了禪定經驗後,即使是回到世間,這個人也會因為有了這樣的經驗而有所改變。他或她會變得更穩定,也比未有禪定經驗的人更了解這個世界。
禪不等於禪修
真正禪的體驗是超越禪定的。當一個人的心達到非常集中而統一的狀態,禪的方法會促使你繼續下去,直到那個統一心也被超越了——也就是被粉碎了或被消融了——那時你將體驗到無心。這時,心不會回到它原本散亂的狀態,因為它不在那裡了。不過,過一段時間之後,殘留的執著可能使心回復到平常的迷惑狀態。
我描述修行的層次,是從散亂心到統一心,這是禪修的階段。但這最後的層次——禪,是連統一心也消失了。以禪的說法,連統一心也是一種執著,對大我的執著,這是相對於我們平時的小我。在禪修的狀態,自我是無限、無邊際的,但是我們還是有一個執取的自我中心。
因為有這個執著,仍會分別「真」與「假」。比如,宗教人物常常認為他們所講的才是真理,而其他人說的是錯的。這些立場是基於他們的宗教經驗和延伸出來的信念,但是他們在「真」與「假」之間有一個清楚的界限。
這些人經常會覺得他們已離開虛假的世界,而進入一個更真實的世界,生起一種對這個「虛假」世界的敵意,因為他們不願回到原有的狀態。因此,在這種執取真實、排斥虛假的掙扎中,磨擦與二元分化就產生了。
禪,沒有執取真實、排斥虛假的偏執。禪包含整體一切事物,而視所有一切是平等、無差別的。因此禪宗的一個特色是,有許多稱為公案的故事或話語,似是矛盾,不合邏輯。
我自己有一句話:「鳥在水中游,魚在天上飛。」這是無稽之談嗎?其實很簡單,鳥和魚本來是沒有名字的,為何不能稱鳥為魚呢?此外,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簡單,一切現成。有什麼不對嗎?還有需要去找一個「真實」的世界嗎?為何我們認定這個世界是混亂而不快樂的呢?
禪一點也不神祕
每個個別的存在是實在的,但實相和幻相是不相離的。禪是超越平常而再回到平常。但如果說我們已經了解什麼是禪,那是自欺欺人。首先,一個人必須修行達到統一、集中的心,然後將這個心放下,回到平常的世界。在這境界時,這個人才是真正解脫,而自由自在地優游世界了。
用一個比喻來說,平常心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接著,進入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階段,這是無分別的心。最後,連這個層次都超越了,而所見到的山和水,都是世界的一部分。這就是無心,卻包含了真實的世界,沒有「真」與「假」之分。
所以如果有人要將禪與神祕主義做比較,或許我們可以說禪修者有神祕經驗,但禪本身並不神祕。其實,禪是日用生活。事實上,在學術上與書中所提及的神祕主義,並不是我所認為的真正神祕。
那些口說神祕但從未體驗過的人,當然會覺得那些經驗很奇特。當一個人剛開始禪修,或進行其他的宗教修行,可能會有這樣的經驗。這時,他們會覺得所處的狀態,異於平常實際的生活。但是這樣的經驗並不完整,他們的所知依然模糊不清,仍會認為這樣的經驗是神祕、奇特的。
然而,當一個人有深入的統一心經驗,或超越統一心,有了禪的體驗時,就知道這經驗不奇怪也不特別。相反地,這經驗是真真實實,一點也不神祕,只是普通、平常的生活。從這個觀點來說,平常人所見的世界可以說是奇怪、神祕的,而開悟的人看到的世界是真實而平常的。因此,我說,禪一點也不神祕!


-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