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楷書心經,練字中耕耘心田◆
‧最受歡迎、跨越宗教的《心經》魅力。
‧《心經》全260字的中楷範帖,逐字解析筆法與結構重點。
‧楷書是習字的基礎,新手也可輕鬆入門,寫出安定、寫出禪味。
‧全方位解析《心經》內容及鈔經心法,平安又靜心。
‧字練好了,人也會更有自信,漸漸地,鈔經抄出一片寧靜祥和,面容都更莊嚴呢!
☆特別收錄:小楷《心經》拉頁,可臨摹、可供佛、可結緣。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忙,沒有時間鈔經,一旦開始鈔經,卻愈鈔愈歡喜,心情更安定、思緒更清晰。
經典文字似乎有種力量,撫平了塵勞,也重燃了繼續前行的動力。
◎心經的魅力
《心經》僅260字,卻蘊含了解脫智慧及強大神咒,自古便是流通最廣、最受歡迎的經典,撫慰了無數心靈。它的魅力既是宗教,又超越了宗教的影響力。
◎鈔經的力量
現代人習慣滑手機和電腦打字,少了透過書寫沉澱的時刻,學習以毛筆寫《心經》,從鈔經前準備經書、用具開始,就能收攝心志。身心放鬆後,全神貫注於經文與紙筆間,能使人寧靜安詳、身心專注淡定,產生強大的心念力量。
◎「觀字在」中「觀自在」
練字其實就是鍊心,從第一筆到最後一筆,筆筆有始有終,寫出穩定與擔當。運筆、調順筆鋒與紙墨之間,每一個細節都像打太極般,有其自然呼吸節奏,心手紙筆在專一的書寫過程中,慢慢合而為一。
◎祈願與祝福
鈔經完成可祝福迴向,不只將功德迴向給親人和自己,更能為一切眾生祈福。當世界封閉的時候,當面對世界災難與巨變的時候,當親友遭受病苦之時,都能懷抱著對無量眾生的祝福,靜下心來祈願鈔經。
本書作者崔中慧老師,為英國倫敦大學中國藝術史碩士、香港大學佛學博士,
課餘教授書法鈔經超過二十年,首度出版多年來鈔經課程之精華。
作者簡介
崔中慧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藝術史碩士,香港大學佛學博士。自1989年教授書法,2001年開設書法鈔經班,至今已超過二十年。長期在臺灣與香港教授書法寫經,以及佛教藝術公益講座。
於2011年任教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現為榮譽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並任香港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客座副教授、香港佛法中心客座副教授,專業教學敦煌石窟及佛教藝術等課程。學術研究領域包括:絲路佛教石窟藝術、敦煌佛教藝術與文化、敦煌與吐魯番佛教寫經書法研究。
除教學研究外,亦從事佛教遺跡田野調查,考察印度、斯里蘭卡、中國、韓國、日本等地區重要佛教聖地、佛教寺院及石窟遺址,致力推廣佛教藝術文化研究。
目錄
自序:以筆耕心寫《心經》
第一篇 鈔經鍊心有妙方
佛教書法鈔經源流
鈔經與修行合而為一
楷書鈔經筆法要點
鈔經十大心法
第二篇 鈔經定課好修行
鈔經須知
鈔經儀軌
養成鈔經日課的方法
第三篇 和《心經》心心相印
《心經》介紹
名家《心經》墨寶賞析
第四篇 範帖及筆法說明
精采書摘
鈔經一定要有範帖嗎?
一般初學鈔經者,可以採用印有經文的鈔經本,簡便易行。若喜好書法鈔經,則需要有方法次第,學習正確的技法,可以參考古代書家範帖,循序漸進從學習書法基本筆法開始。由於書法字體與字帖種類眾多,面對篆、隸、楷、行、草各種字體,該如何選擇呢?由於現在最常使用的是楷書,容易識別,而且鈔經目的在於修身定心,不是為了表現書藝,所以不妨從正體楷書入門。
因此,本書以楷書為基礎,在基本筆法篇詳細示範《心經》二百六十字的主要部首筆法,幫助讀者從筆法的練習過程中,逐步熟悉《心經》經文的文字寫法,進而掌握每個字的書寫要領,熟能生巧之後就可心手合一鈔經,更能受用其法益,進而能在鈔經中達到身心合一。
「觀字在」中「觀自在」
在二百六十字的《心經》裡,有一句「度一切苦厄」,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一切」的「一」橫畫開始練習。
「一」是大多數漢字的第一筆,例如「大」、「王」、「十」;也是經文裡很多字的最後一筆,例如「在」、「子」、「空」。從掌握好筆尖平穩緩緩地向右行筆,這筆橫畫,寫的是筆正心正。寫到橫畫筆末,毛筆仍然穩當地將筆尖回鋒收筆,注意要有始有終,寫出的是內斂、是保任,也是承擔。
無論是第一筆或最後一筆橫畫,在書寫的過程中,都在熏習著心安住在當下,寫出了穩定與擔當。所以最簡單的筆畫卻是最重要的基礎。書寫時筆筆注意有始有終,也鍛鍊為人處事,生活中大小事始終如一,以正念平等心對待任何眾生。
《心經》裡還有兩個字都有個「舟」:般若的「般」和涅槃的「槃」。在甲骨文裡,「般」字有運送之意,而「舟」字的形象更像艘船,其右邊的「殳」象徵手持著木漿使小舟緩緩向前划向彼岸。也就是只要掌握了般若智慧,就能到達解脫煩惱的彼岸。如能掌握在這份靜謐的「觀字在」情境中書寫,逐漸進入忘我境界,抄完當下這一段經文,心靈放空,人也豁達了,這支筆就是我們邁向解脫煩惱的木漿,「觀字在」中照見五蘊皆空,也就能「觀自在」了。
寫錯字的處理方式
有些人在抄寫經文時非常緊張,害怕寫錯,這種心態不但在抄寫過程中無法放鬆,反而更容易寫錯。會有這種心情,大多因為對於經文內容不熟悉,或者對於正要書寫的文字比較陌生所導致。有些人已經非常熟練所抄寫的內容,反而出現一種機械化動作,也容易產生寫錯或寫漏字的現象。
無論哪一種狀態,只要一觀照到,就在覺知當下,立刻放鬆身心,把心拉回到抄寫的動作上,鈔經的過程,就是這樣反覆地覺察以保持覺醒。
鈔經如何避免寫錯字?
大家都是以恭敬心來用心鈔經,卻難免仍有失誤,有幾種方式可避免寫錯字:
1. 可用一般印有淺色經文底稿的鈔經本來抄寫,比較不容易寫錯。
2. 如果是用宣紙寫經,可先畫好一份《心經》的格子底稿,再用深色筆在格子上寫好經文,墊在宣紙下面,這樣照著抄寫,可以避免寫錯字。
萬一不小心寫錯字,可將該行或該段刪除,重新另起一行書寫。雖然這是比較耗費時間的作法,但也因為如此,在抄寫的過程會覺察得更仔細,反覆檢查、讀誦經句和段落。
鈔經會愈抄心愈安定,當心能關注在每一筆畫,「筆在哪裡,心就在那裡」,踏踏實實地寫字,自然就不容易寫錯字。
古代敦煌寫經數量龐大,抄寫時難免發生錯漏,經卷中可以見寫經生在寫錯的字上塗雌黃,加以修改,這是古代所用的「修正液」;或者在錯字旁加一個錯字符號,並將正確的字寫在旁邊或下面。有的如果顛倒了,也會在旁邊加一個顛倒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