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雜阿含經 第一冊:遠離憂悲苦惱(卷一至卷十)

RM101.25

作者: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譯者:劉宋 求那跋陀羅尊者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01日
規格:平裝 / 26×19 cm / 464頁 / 彩色
ISBN:9789575986711

已售完 / Out of Stock

貨號: 9789575986711 分類:

內容簡介

★《好讀 雜阿含經》為「台大獅子吼站」20年讀經會成果集結,以現代人易懂易學的方式,讓佛法核心教義變得容易閱讀、人人想讀。
★ 首冊主題「遠離憂悲苦腦」,只要有心,人人都能離苦得樂。

◎好讀推薦
《好讀 雜阿含經》是由科技人成立的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多年以來進行線上讀書會、經過長期相互切磋琢磨而完成的一部古典今讀現代註釋書。其嚴謹和精準很符合科學精神,而其無私的法施更是佛法的實踐。 ——釋恆清(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創辦人)

《好讀 雜阿含經》深入淺出、古今輝映,是劃時代、開創性的讀經會成果,也是電子佛典未來的發展方向。 ——釋惠敏(法鼓文理學院校長)

《阿含經》是三乘共依的聖典,中觀系的《中論》、《大智度論》都引用《阿含經》說明緣起中道深義,瑜伽系的《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更廣釋《雜阿含經》,可見大乘論師對《阿含經》的重視。本書綜合讀書會之討論,並參照漢譯各版三藏以及南傳的相對應經文,簡明扼要以白話加註解說,值得參考。 ——釋厚觀(福嚴佛學院院長)

本書於自學研讀《雜阿含經》者,猶如一本小型的工具書,更匯集了多位善知識的修行心得,提供讀者現實生活中的觀察與應用實例。 ——釋自衍(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

◎好讀亮點:讓經藏變得容易解讀
‧原文標點/清晰註解
‧白話導讀/圖表解說
‧對應經典/以經解經
‧讀經拾得/生活應用

◎學習方法與線上共讀
《雜阿含經》忠實記載佛陀最初的根本教法與叮囑,從人天善道的修持,到究竟解脫之道,是研習佛法的必讀經典,只要識字就能讀。

很多人不讀經,可能是覺得經典太高深、或是文言文太難懂,而本書就是要協助一起學習佛法的讀者,克服這樣的障礙。

就「經典太高深」而言,《阿含經》的內容都是佛陀向一般弟子開示的內容,如果連智商不足的周利槃特、沒讀過書的賤民除糞人尼提,都能聽懂佛陀的教導並且進而悟道,一般的讀者應該都能理解《阿含經》的內容。

若感到「文言文太難懂」,也不必害怕。其實大多數佛經的文言文只要熟悉之後,比起一般的文言文還來得容易掌握。只要識字就可以讀《阿含經》,在日積月累的練習讀經之後,自然能熟習佛經的語法,充分掌握佛經的意涵、如同佛陀親自向您說法。

若在讀經當中有疑問或想法,除了就近請教寺院或法師,Facebook的用戶也可加入「大家來讀經」http://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社團,一同研討。沒有Facebook帳號的同學則可上「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http://buddhaspace.org上的「獅子吼讀經班」版,線上讀經班於每週末進行線上語音討論。

本書的線上版另有「進階辨正」,提供複雜或有疑義的詞句分析及詳細辨正資訊。這些資訊由於較為深奧或蕪雜,並沒有在印出的書本上,有志尋根究柢者可逕行參閱線上版。

◆ 佛陀親自向您說法:遠離憂悲苦惱 ◆
佛陀的各大弟子,不分貴賤,如何從凡夫、貴族、外道、甚至賤民,照著佛法實修,一一成為自在生死、遊戲神通的聖僧?他們又是向佛陀學到了什麼法,而能自修成道?

從「不如我意」到「離苦得樂」
《好讀 雜阿含經》第一冊主題為「遠離憂悲苦惱」,在佛經的用語中,人的身心及世間的一切可區分為:
‧色:物質(例如身體)及物理世界的現象。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樂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
‧想: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例如看到一個顏色,心中立刻浮現過往所見過相同的顏色,而知道這是什麼顏色。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識:識知;覺知。

以上色、受、想、行、識五項,合稱「五陰」或「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

五陰有以下特性
‧無常:遷流變化,沒有恆常不變的。
‧苦:受到逼迫。
‧空: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實體。
‧非我:不是「我」。

既然五陰都有無常、苦、空、非我的本質,執著於五陰而引起煩惱,實在不智。我們所認知的「我」其實是由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如果身體是「我」,我們對身體應該有完全的自主能力,就像國王在自己的王國中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但是身體會生病、會痛苦,可見身體不是「我」。心理也是如此,剎那生滅,更不會是「我」。我們對於身心都會有不滿意的地方,也可見身心並非「我」。

十二因緣的還滅
佛陀發現五陰都是因緣生滅的,一切的身心運作中沒有不變的自我。十二因緣中只要有一支斷了,下一支就不生,而可從中切斷十二因緣的鎖鏈,這稱為十二因緣的「還滅」。佛陀不止告訴我們由於十二因緣而流轉生死的現象,更教導我們還滅的方法。

然而十二因緣並不是每一支都容易下手斷除的,例如已「生」了,就無法不「老死」。一般認為是在觸、受、愛、取這幾支下手,有「明」以照見五蘊,即可滅掉後續的苦果。

我們之所以不是聖人,是因為我們的心中有許多「結使」(煩惱),就像繩子上打的結一般,一個一個綁住自己的結,要一個一個的解開。要能超越生死,自然就不應該隨著這些煩惱執著的使喚。一個一個結解開了,結自然就不見了,解脫了。於是佛陀教導我們如何認清真相,斷除煩惱執著,解脫生死輪迴,獲得真正的自由。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1995年成立於台大佛學研究中心,是華人世界至今歷史最悠久的佛法討論專站,也是至今少數不隸屬特定宗派及道場的佛教討論園地。

台大獅子吼站以釋迦牟尼佛教法為中心、不營利、不分宗派及道場,而由眾佛子以和合僧眾的風格經營,群策群力。站上的討論,提倡「深入經藏、以經解經」的思辨方法,另外並秉持「依法不依人」的立場,探索佛陀原義,提供清淨的討論空間。台大獅子吼站也扮演了接引初機的平台,站友們勉勵以淺白的文字讓初學佛者更能參與討論,增進對佛法的認識。

「深入經藏」是三皈依中常念的一句話,在台大獅子吼站裡,每週都有讀經的進度,每次的讀經都不長,經中的文言文或專有名詞更無須懼怕,因為在站上大家可以深入討論。

深入討論的最重要方法就是本站「以經解經」的方式,所依據的就是CBETA電子大藏經,為學佛者人人可以立刻查找所需的經說,並提出見解的最佳工具。根據佛陀說法純一滿淨、不異語的特性,善用電子大藏經來以經解經並交叉比對,可以避免掉入人云亦云的泥淖。也因此,台大獅子吼站上的討論找出了許多具決定性的佛陀教法,這也是在末世能難能可貴地顯示佛世尊獅子吼正法的方式之一。

「接引初機」也是台大獅吼站的作用之一,在站上參與共同研修的人都是同學相稱,和樂融融,期許做到世尊對於僧團和合無諍的要求。

許多初學佛的人由於看到經文就心生艱難想,於是只想拜一拜佛就了事,對於佛理了無興趣;想深入的人又苦於無法深入解析經文,而不了了之。台大獅子吼站諸位先學者常以生花妙筆,用簡單有趣的小故事、生動活潑的譬喻將佛經的義理、典故一一描繪,令想學佛法的初學者無障礙地進入佛法的門內,快速地趕上進度,覺得學佛實在有趣而不枯燥,學佛真正有用而不是口號。

獅子吼站的設立並不是為了名或利,純是學佛者討論佛法的「虛空善法堂」,可說是五濁惡世裡一處清淨佛剎。想知道更多學佛的資訊,歡迎光臨台大獅子吼站:http://buddhaspace.org 或 http://facebook.com/groups/budahelp

 


目錄

〈推薦序〉劃時代、開創性的讀經會成果——釋惠敏
〈推薦序〉研讀《雜阿含經》的隨身法藏——《好讀 雜阿含經》——釋自衍
〈編序〉願解如來真實義——邱大剛

《阿含經》簡介
本書使用方法

【卷第一】
導讀:五陰;陰相應(1/5)
第1經經文導讀
第1~8經
導讀:非我
第9~14經
導讀:結使
第15~22經
導讀:五陰無我
第23~30經
導讀:四聖諦
第31~32經
總結:卷一

【卷第二】
導讀:不如我意的五陰;陰相應(4/5)
第33~40經
導讀:六根
第41經經文導讀
第41~44經
導讀:十二因緣
第45~54經
導讀:三毒
第55~56經
導讀:三十七道品
第57~58經

【卷第三】
導讀:陰相應(3/5)
第59經
導讀:四果
第60~62經
導讀:十二因緣的還滅
第63~68經
導讀:五陰的四聖諦及十二因緣
第69~79經
導讀:聖法印
第80~87經

【卷第四】
導讀:世間正見
第88~100經
導讀:天龍八部
第101~102經

【卷第五】
導讀:老病死;陰相應(5/5)
第103~105經
第106經經文導讀
第106~110經

【卷第六】
導讀:羅陀尊者;羅陀相應
第111~129經
導讀:斷知相應(1/2)
第130~132經
導讀:證初果的條件;見相應(1/2)
第133~138經

【卷第七】
導讀:見相應(2/2)
第139~151經
導讀:外道的見解
第152~171經
導讀:斷除對五陰執著的方法;
斷知相應(2/2)
第172~174經
導讀:如救頭燃
第175~187經

【卷第八】
導讀:六入處;六入處相應(1/5)
第188經經文導讀
第188~194經
導讀:緣眼色生眼識
第195~199經
導讀:十二入處
第200~208經
導讀:六入處無我
第209~212經
導讀:六入處與十二因緣
第213~225經
導讀:計
第226~229經

【卷第九】
導讀:六入處因緣是世間;六入處相應(2/5)
第230~235經
導讀:善護根門
第236~240經
第241經經文導讀
第241~242經
導讀:魔的勢力範圍
第243~247經
導讀:六入處在世間
第248~255經

【卷第十】
導讀:無明;陰相應(2/5)
第256~261經
導讀:常見與斷見二邊
第262經經文導讀
第262經
導讀:智者因譬得解
第263~272經

附錄

 


序 / 後記

【研讀《雜阿含經》的隨身法藏】

《好讀 雜阿含經》是古典今讀的現代註釋書,從傳統字詞解讀、修行與生活對話,到深入佛陀的根本教義。本書最可貴之處,非一人之作,而是眾人智慧的結集。一群佛教的知識分子,透過網路建構虛擬佛教修行壇城「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以下簡稱「獅子吼網站」),從網路發展初期的Telnet開始,架設BBS到Web 2.0,跨越不同的網路介面,匯聚世界各地的佛子,共同研讀、線上公開分享,歷經十多年的線上讀經會(2000-2014),如今開花結果,將豐碩的內容結集出版成書。眾佛子如此好樂正法、毅力堅持、樂施予人的胸襟,令人不禁讚歎:「自利亦利他,是施獲大利,慧者如是施,淨信心解脫。」(《雜阿含經》卷四十六)

從獅子吼網站的設立、持續推動到本書結集出版紙本,幕後的堅持者是獅子吼網站的發起人邱大剛居士。回想大剛居士與香光結緣至今,已將近有二十年了。大剛居士於大一時(1995)創立「獅子吼網站」,透過e-mail聯繫,徵詢「香光書鄉出版社」同意將佛使比丘《一問一智慧》電子檔張貼於BBS上。1997年,筆者以《佛教圖書館館刊》主編身分,邀請他撰寫網路上與佛教相關的BBS站發展之過去、現在、未來(文章詳見〈虛空善法堂:佛教BBS〉,《佛教圖書館館刊》第14期)。這一路走來,大剛居士由一位校園內善根深厚的年輕學子,到現在投入社會創業、傑出有成,卻依然能持續地精進學佛、奉獻佛法,堪稱現代學佛者的楷範。

本書籌畫出版已歷時數年。從2010年至今,大剛居士在事業忙碌之餘,躬自審閱校注,多次與筆者書信往返討論相關問題;至本書出版前,仍謹慎翔實的從頭檢閱,力求義理精準、文字簡明,如同本書的書名《好讀:雜阿含經》,讓深奧的佛法核心教義容易閱讀、人人想讀。凡此種種努力,是法的力量,是法身慧命的堅持!今(2014)年5月大剛居士再度來函,邀請筆者寫序,僅以個人在佛教圖書館服務的經驗與觀察,述說本書出版的意義與價值。

自學研讀《雜阿含經》的寶典

《雜阿含經》旨在闡述佛法核心教義、揭示從人天善道的修持到究竟解脫之道,是佛陀教法中最接近真實,也是最完整結集的重要經典。本書的出版,於自學研讀《雜阿含經》者,猶如一本小型的工具書,對照經文、經義導讀、關鍵摘句、註解、校勘……。此外,還整理了南北傳《雜阿含經》相對應的經號,對有心深入研讀者,可說是珍貴的研究資訊。更有「讀經拾得」,匯集了多位善知識的修行心得,生命與經文的對話,提供讀者現實生活中的觀察與應用實例。

「數位到紙本,紙本到數位」不同媒介的互補功用

《好讀 雜阿含經》,原是網路讀經會的資料(http://buddhaspace.org/agama/),研讀後不斷整理,萃取精華,再以紙本出版。也許有人會質疑,已經在網路上流通,為何還需要將它印成紙本?就個人所知,國外出版社如Springer,往往是先出版電子版,再出版紙本,影響不同的群眾。因此,將網路的討論或文章結集出版,透過不同媒介,更可以攝化不同的對象。網路的超連結,開啟閱讀的多元性;紙本閱讀,可綜觀瀏覽,也可細細品味《雜阿含經》的法味。又,本書線上版有「進階辨正」(對經文疑義與辨正等資訊),提供進階者的延伸閱讀。本書真的做到「數位到紙本,紙本到數位」的相互連結。

記錄佛教線上讀經會的學習歷史

《好讀:雜阿含經》的出版是多人於網路上共同參與、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讀經記錄。佛弟子在網路時代,藉用科技工具,展現合作學習的模式,超越傳統一地、一時、一人的局限,可以隨時、隨地、遠端相互切磋。十多年來,參與讀書會的成員已將四部《阿含經》讀過數遍,如實呈顯的閱讀心得,是來自不同領域的多元思考。其共同努力的成果,足以揭示佛法正知見以及疑義的解答。線上讀經的模式,正在改變傳統的學習模式和佛教弘法方式。而本書的出版,記載了佛教線上讀書會的學習歷史,標誌著佛教弘傳方法的跨越。

時代在進步,站在前人的肩膀,佛法的弘傳將更向前邁進!願當代佛法的弘傳,善用數位科技,與日俱進,燃燈供佛、普利人間。

釋自衍
序於香光尼眾佛學院
2014年12月25日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佛教圖書館館刊》暨《佛教圖書館電子報》主編)

重量 / Weight 0.8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