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生有福:40則願生淨土指引

RM27.00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02月01日
規格:平裝 / 152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0810041
ISBN:9786267345184

貨號: 9786267345184 分類:

內容簡介

來生是一種光明的希望,
迎向新生,放下生死!

面對未知的下一世,
你是否擔心來生去處?

死後的世界充滿神祕感,人們之所以害怕死亡,正是因為不知道自己來生是什麼樣的世界。佛教稱死亡為「往生」,表示死後是有未來的。此生的句點,可為來生佛國淨土的起點。如果生命的下一站是佛國淨土,那便只有滿心歡喜而沒有擔憂了。

佛教相信有前生,但是不需要透過算命或神通去追問,因為最重要的是今生的努力。面對來生,也不需要擔憂將上天堂或下地獄,因為佛法就是解脫六道生死輪迴的方法,並提供往生淨土世界的道路。

面對生死大業,聖嚴法師勉勵我們說:「活著時,要珍惜生命,感激生存,感恩生活,要好好地運用我們有限的這個生命旅程;死亡時,要心存感謝、充滿喜悅,要無懼、無憂、無悔、無怨、滿懷著悲願心,迎向光明的前程。」

生死是一體的,出生的同時,生命就已在倒數計時,因此,我們要隨時做好面對死亡的準備,而最好的準備便是往生佛國淨土。因為念佛修行和培養福報,能讓我們的心與佛相應,不但來生有福,得以往生西方,今生也能活在美好的人間淨土!

 


目錄

〔編者序〕歡喜心放下生死
01 光明的未來
02 去世的親人去往何方?
03 佛教相信輪迴是確實的嗎?
04 地府、天堂都是海巿蜃樓
05 相信有前世和來生
06 人死會變成鬼嗎?
07 佛教相信靈魂的實在嗎?
08 來生還是一家人?
09 死後會經歷什麼過程?
10 佛教相信閻王嗎?
11 以慈悲和智慧得到重生
12 如何不擔心死後去處?
13 佛教看待死亡為往生
14 死後的世界
15 誰能把握自己活多久?
16 心中有信仰,臨終更平安
17 諸佛菩薩為何要建立佛國淨土?
18 念佛必生淨土
19 阿彌陀佛的意義
20 念佛者是人中蓮花
21 蓮花化生的新生命
22 彌陀的願力
23 前往淨土的條件
24 每個人都可以往生彌陀淨土嗎?
25 佛教徒都願往生極樂世界嗎?
26 極樂世界遙不可及?
27 臨終臨時抱佛腳有用嗎?
28 捨不得走?
29 念佛一心不亂,佛必接引
30 決定往生的力量
31 臨終一念最重要
32 生死是修行的最好考驗
33 往生前的準備
34 心和佛號在一起
35 念佛能預知時至嗎?
36 日常念佛必得往生
37 念佛完成三種淨土
38 三等念佛人
39 儲蓄功德帶往來生
40 你在哪裡,哪裡就是淨土

 


精采書摘

去世的親人去往何方?

我常常會遇到一些人,當自己心愛的人或是感情非常好的親人過世時,就會來問我:「他們過世以後到哪兒去了?能不能請他們回來告訴我,他們在那裡過得好不好?」

親人的來生歸處

我告訴他們,若是根據一神教的說法,相信死後會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因為信神,所以被接回到神的身邊去了,你將來去神那裡的時候,就可能會見到;另外一種可能,是因為不信神,或是信心不夠,死了以後,等待末日來臨時,受審判而到地獄裡去,如果你想見他們的話,等你死了以後,也可以準備到地獄裡去見他們。

其實到了天上,要不要再見親人已經不是問題了,因為那裡所有的人,看起來都一樣;而當你到地獄裡的時候,也見不到親人,因為大家都在受苦。好比在監牢中,牢裡的人根本沒有辦法到別的監牢裡去,即使在人間,女監和男監也是分開的。

如果依據佛法,人死以後的可能性很多:一是被接引到佛國淨土,另外則是生天,還有可能是投胎到其他的眾生道,或是又轉生為人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性,他們去了以後,再回來讓親人看到的機率是很低的。但是許多人總是希望自己的愛人、親人能夠在走了以後,捎一點訊息回來,好像人到了外太空以後,再利用衛星通訊,讓活著的人知道他們究竟在那裡做什麼。

來去自如,解脫自在

可是根據佛法來說,如果希望親人、愛人能夠跟自己見面,最好是自己先得解脫,自己得解脫以後,便不受業力的支配,不受佛國、天國、凡夫、聖人這種區隔的限制,要到哪兒就到哪兒,什麼地方都可以去,什麼地方也都留不住,這是真正的解脫自在。

如果是這樣的話,不要說是這一生的親人,其實過去無量生以來的眷屬親人,看一看,到處都是。

重量 / Weight 0.2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