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生態學-佛教的環境倫理與環保實踐

RM97.20

作者 : 瑪莉‧塔克、鄧肯‧威廉斯
ISBN : 978-957-598-512-7
出版社 : 法鼓文化
版次 : 2010年05月01日
裝訂 : 14.8X21 cm / 平裝 / 528頁 / 單色印刷

庫存只剩 1

貨號: 9789575985127 分類:

內容簡介

佛教的教義和修習,與生態有何關係?各地的佛教團體有哪些環保作為?保護生態環境的永續刻不容緩,佛教在這方面又能提供什麼樣的資源與啟示?

當前全球正面臨著迫切的環境危機,佛教在這個時刻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又能做哪些努力?佛法告訴我們:所有生命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編織成一張錯綜複雜的網絡。這樣的認知,正是人類設法恢復與自然之間和諧關係的一個關鍵態度。

本書集結了宗教學者與環境保育者的十九篇文章,以八大主題,分別探討佛教與生態的互動關係,並檢視各地區的佛教團體對生態環境的理解與保育實踐,包括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與生態的關係、佛教與動物、禪佛教的問題與願景、佛教環保社區個案研究、佛教生態世界觀的應用,以及佛教與生態學中的理論與方法等。

這部內容豐富的文集綜合了當代的宗教、環境倫理與環境政策等議題,為這個亟需世人共同關注的新興研究領域,提供了十分值得參考的多元觀點與資料。

 


編者簡介

瑪莉‧塔克(Mary Evelyn Tucker)

現為耶魯大學資深講座學者。她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宗教史博士,專長為日本儒學,著作有《氣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Qi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世界奇蹟》(Worldly Wonder: Religions Enter Their Ecological Phase, Open Court Press, 2003)及《日本新儒學的道德與精神修養》(Moral and Spiritual Cultivation in Japanese Neo-Confucianis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編有《神聖宇宙》(The Sacred Universe: Earth,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009)等數十冊編輯作品。她和夫婿葛林(John Grim)共同成立「生態與宗教論壇」,於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舉辦一系列討論世界宗教與生態的會議,並擔任會議論文集的編輯。她曾任國際地球憲章起早委員會委員(1997-2000),並為現任地球憲章國際協會成員。

鄧肯‧威廉斯(Duncan Ryūken Williams)

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文所副教授,專研日本宗教史、佛教與生態學,以及美國佛教。著有《禪的另一面》(The Other Side of Zen: A Social History of Soto Zen Buddhism in Tokugawa Japan, Princeton, 2005)並有翻譯作品四部,包括井上真一的《使佛教發揮作用》(Putting Buddhism to Work, Kodansha, 1997),以及編輯作品三部,包括《美國佛教》(American Buddhism, Curzon, 1999)以及本書。

 

譯者簡介

林朝成

台灣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成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室召集人、台南市社區大學校長。現職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成功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專長為佛教生態哲學、中國美學及成人教育。

黃國清

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中華佛研所畢業。曾任法鼓山佛學推廣中心專任講師、圓光佛研所及福嚴佛學院教師,現職南華大學宗教學所助理教授。專長為佛經語文學、佛教思想、中國宗教思想及佛教醫學。

謝美霜

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碩士、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通巴利文、梵文,任法鼓山佛學推廣中心兼任講師,目前自修佛學,並從事英日文佛教學術翻譯。

 


目錄

致謝前言叢書總序緒論

第一部 設定問題

佛教與生態:集體文化的知覺【路意斯‧蘭卡斯特(Lewis Lancaster)】

第二部 南傳佛教與生態:以泰國為例

當代泰國佛教生態詮釋:佛使與法藏【唐納德‧史威若(Donald K. Swearer)】
泰國僧團促進綠色社會的潛在貢獻之理論分析 【列斯里‧史龐賽爾(Leslie E. Sponsel)& 波瑞妮‧那塔德查‧史龐賽爾(Poranee Natadecha-Sponsel)】

第三部 大乘佛教與生態:以日本為例  

自然的珠網【保羅‧英格朗(Paul O. Ingram)】
日本自然概念與環境倫理學和李奧波保育美學的關涉【史帝夫‧歐定(Steve Odin)】
山岳、樹木與河川的聲音:空海、道元與深層生態學【葛拉漢‧帕克斯(Graham Parkes)】

第四部 佛教與動物:印度與日本  

佛本生故事中的動物與環境【克里斯多夫‧查普爾(Christopher Key Chapple)】
動物放生、死亡與國家:中古日本的放生會【鄧肯‧威廉斯(Duncan Ryūken Williams)】

第五部 禪佛教:問題與願景

山脈、河川與大地:禪與生態【魯本‧哈比托(Ruben L. F. Habito)】
戒律與環境【約翰‧洛里(John Daido Loori)】

第六部 美國佛教:創造生態社區

大地僧伽:史耐德的「自然為社群」的觀點【大衛‧班希樂(David Landis Barnhill)】
美國佛教對土地的回應:西岸兩處禪修中心的生態實踐【史蒂法妮‧卡薩(Stephanie Kaza)】
禪山中心的綠化:一個個案研究【山內傑夫(Jeff Yamauchi)】

第七部 佛教生態世界觀的應用

核生態與入世佛教【肯尼斯‧奎夫特(Kenneth Kraft)】
佛教對於人口、消費與環境等議題所能提供的資源【莉妲‧葛蘿思(Rita M. Gross)】
佛教、全球倫理與地球憲章【史帝芬‧洛克菲勒(Steven C. Rockefeller)】

第八部 佛教與生態學中的理論與方法

是否存在佛教的自然哲學?【馬爾孔‧艾柯爾(Malcolm David Eckel)】
綠色佛教與慈悲的等級【亞倫‧史彭博格(Alan Sponberg)】
佛教與環境關懷論述:一些方法論的問題【保羅‧英格朗(Paul O. Ingram)】
佛教與生態學參考書目【鄧肯‧威廉斯】

各篇作者小誌

重量 / Weight 0.7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