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通誡偈思想研究

RM27.00

作者:釋真慧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1992年1月1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15×21 cm / 穿線膠裝
ISBN:9789576330513

庫存只剩 1

貨號: 9789576330513 分類:

內容簡介

所謂「七佛通誡偈」中的「七佛」來由,透過經典的比對,找出七佛的類似性問題,諸佛成佛常軌,以及佛法流布時與印度思想結合等等,多重層面的分析,幫助我們了解佛經微妙地教化智愚,從宗教化世的立場看佛法被機—有生善和第一義諦的權實次第,是這麼立體的表現出義在文外的哲理與宗教化世的善巧與情感。

 


目錄


自序
凡例

一. 序論
(一)研究的動機與研究視角
(二)研究的資料,方法和範圍
二. 七佛通誡偈中的「七佛思想」
(一)早期經典文獻的考察
(二)七佛思想的周邊問題
1. 七佛的名別與傳承問題
2. 七佛資料的類似性問題
3. 七佛中賢劫四佛的問題
(三)七佛來源的可能性分析之一–諸佛成佛的法性常軌
(四)七佛來源的可能性分析之二–印度神話傳說的轉化
(五)七佛思想在佛教傳播的功能與發展–以「阿波陀那」為中心
(六)七佛中的賢劫思想與印度遺跡
1. 賢劫思想的起源
2. 賢劫四佛的濟世思想
3. 從印度遺跡看賢劫四佛的信仰
三. 七佛通誡偈在經論中的思想考察
(一)「七佛通誡偈」的名稱由來
(二)七佛通誡偈在諸經論中的考察
1. 原始佛教時期的詮釋
2. 部派佛教時期的詮釋
3. 大乘佛教時期的詮釋
四. 七佛通誡偈在僧團行事中的運用及各戒經與七佛教誡偈之關係
(一)七佛通誡偈在僧團布薩中的運用
1. 運用於布薩時對信眾說法的活動
2. 運用於報施的法達嚫
3. 運用於僧團布薩特殊狀況時的說戒
4. 運用於教誡比丘尼
(二)各種戒經與七佛教誡偈的關係
五. 中國佛教對七佛通誡偈的解析立場,融通與運用
(一)古德著疏對此通誡偈的解析立場
1. 『菩薩戒義疏』的解析立場
2. 『四分律含註戒本疏行宗記』的解析立場
(二)天台典籍對此通誡偈的融通性詮釋
(三)禪宗對此通誡偈的運用
六. 結論

參考書目

 

重量 / Weight 0.2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