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心:佛的零度空間

RM27.00

作者:釋繼程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15×21 cm / 136頁 / 單色印刷
ISBN:9789575989897

庫存只剩 1

貨號: 9789575989897 分類:

內容簡介

物理學家:「不知道佛是在第十度,還是第十二度空間?」
繼程法師:「佛的空間是零度空間。」

我們的世界屬於四度空間,是由長、寬、高,加上一個時間維度而成。佛的世界是零度的空間,是超越物理維度的無限空間,可以擴展到任何一度空間。

物理學裡沒有零度,認為境界愈高,維度愈多。然而,零度才是無限的,佛菩薩證到空性的時候,就在零度空間,可以在各種空間裡隨意來去。無論遇到任何一度的眾生,都可以為他說法。

如果他要到人間,就進入四度空間,零度會轉成四度;如果他要前往其他菩薩的淨土空間,甚至是西方極樂世界,只要知道是在第幾度空間,一動念就到了。十方世界,佛都可以來去自如。

事實上,我們的心就是一個能量場,也是一種空間。我們的心愈淨化,所在的空間就愈遼闊廣大,心所顯現出來的空間,就是你修行的層次。

以禪法,洞察心的運作方式,回到零度空間。

當我們的心歸零,與佛心相印,就能自在地前往任何次元的空間,煩惱歸零,得心自在!

 


目錄

〔自序〕遊心
【上篇】轉凡心為佛心
人生零煩惱
智慧層次和心靈空間
一切唯心造
空性的智慧
證悟空性,讓心歸零
開悟是三百六十度的轉變
如來如去大自在
零度空間是無限空間
如來如去度眾生
煩惱歸零,自性本空
緣起性空的法則
物理空間和心靈空間之別
佛菩薩的空間不可思議
幻境和悟境
開悟的過程
見到本來面目
隨順因緣,保持自覺
放下自我,成就別人
誰在生死輪迴?
生死輪迴的根本在我執
執著阿賴耶識為自我
妙觀察無常、無我
破除我見,寂滅為樂
妙用心的力量
心的運作過程
避免慣性的煩惱輪迴
身心放鬆,不受干擾
發揮心本具足的功能
讓正念成為心的主流

【下篇】禪法觀心
禪修入門的要領
善觀因緣用方法
調身的要領
用功的技巧
調心的原則
保持工夫的方法
默照
用默照來統一境
放下妄念,只管打坐
心清明以防無記
以心照見整體
公案、話頭
無字公案的機鋒
生起疑情,參透生死
莫只把公案當故事聽
走出禪修誤境
不以妄心來用功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踏實鍛鍊真工夫
不陷入慣性思惟
禪的生活
弘法需契機契理
將知識轉為正見
平常心過生活

 


精采書摘

人生零煩惱

就現實世界來說,所謂的客觀存在的世界,是指物理的現象,是大家共住的空間。佛教唯識學認為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由大家的共業所形成,有共同的心靈層次,因而顯現出這樣的世界。除了共業的共住空間,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別業,而有自己的空間,只是當內在心靈空間與外在物理空間交融時,會被共業的空間所影響。我們由於自主的能力不足,而難以安住於自己的空間。

我們每天所顯現出來的行為,就是在展現自己心靈空間的層次,包含淨化的程度、智慧的程度。如果心靈空間的淨化程度和智慧程度都很高,你在大家共聚空間的表現行為,一定自有你的高妙境界。我們對事的判斷力,就是內心的智慧力,我們的智慧在哪種程度,判斷就會落在那種境界裡。

例如有些同學在禪堂坐得不錯,好像穩如泰山,但一回到現實生活就直接被打回原形。禪修當中所體驗的心靈空間,一回到現實就不見了,被外在空間覆蓋了、汙染了。有些人的禪修體驗很深入,能夠安住於禪悅法喜,即使身處於共業顯現的物理空間裡,也不受干擾,甚至還能發揮心的能量,淨化所在的空間。

修行的目的是修繕心靈的空間,提昇心靈的層次。我們的心靈空間愈放大,就愈接近零度空間,能超越所有外相,證悟空性。時時保持正念,面對問題時,就能以正確的佛法觀念回應。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能夠如此,你就知道自己的工夫用上去了。

在現實生活裡,我們對事所做的回應,既顯現了我們的心靈空間,也顯現了智慧層次。智慧層次愈高,愈能與空性相應,心靈空間就愈廣,你待人處事的時候,業力受報的作用將愈輕,對別人的傷害也會愈輕。

我們在傷害別人的同時,必然也傷害到自己,相同程度的傷害會回到自己身上。因果是對等的,不要以為有些人很霸道,殺人放火似乎都沒事,其實最先受傷的是他自己。他們的心麻木不仁了,自己卻不知道。他們愈是這樣,心靈層次便愈拉愈低,招感惡業的果報也愈大。那些人在這種狀態中不斷翻滾,始終跳不出輪迴的圈子,所以才會進入地獄道、餓鬼道的空間。你不用親眼看到地獄世界,當你起心動念的時候,如果動的是感應地獄的心,內心就會感受到地獄的煎熬。(摘錄)

重量 / Weight 0.2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