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直心,是單純的親子之鏡
不強求完美,不渲染情緒
敞開心與心的對話空間
從無我的原點,啟發究竟快樂的泉源
面對一窩蜂的天才兒童養成夢,
現代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
旅美作家曉亞用禪法面對親子教養問題,
讓媽咪與孩子都能勇敢做自己,
快樂溝通不NG!
功課第一名,代表人生永遠成功領先嗎?現代父母難為,希望孩子贏在人生起跑點,但往往不知如何做,才是真正為孩子好?
旅美作家曉亞面對種種教養迷思與困惑,以禪法重新思考所謂的成功價值觀,為僵化的教育觀點解套。全書共分三大章,第一章「如何用禪法教孩子?」,破解學習迷思,人生是漫長的馬拉松,不是短跑賽,別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健全的人格與正確的價值觀才是幸福指標;第二章「快樂孩子禪」,分享如何給予孩子廣闊的發展空間,找到人生的志向,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第三章「快樂媽咪禪」,分享媽咪如何正面思考生活環境的人事物,時時打開快樂的頻道。
要讓孩子贏在未來,現在就要幫助他找到快樂的學習動機。父母所做的每個決定都深深影響孩子的未來,要痛苦纏在一起,還是快樂禪在一起?讓我們隨著作者曉亞的親身體驗故事,開始改變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以禪的智慧調心,讓全家人每天都是Happy Day!
作者簡介
曉亞
臺灣大學國貿系畢業,赴美進修獲企管碩士學位。曾任報社採訪記者、電視台行銷企畫、美國雜誌社主編,並為《世界日報》、《星島日報》、《台灣新生報》撰寫專欄多年。已出版《如花世界》、《生活閒情》、《美國學校酷寶貝》、《曾經有座城》……等八本散文集與短篇小說集。
《生活閒情》與《曾經有座城》榮獲僑聯總會海外華文著述獎散文類首獎,《找一個人來愛》獲小說類佳作,《妊娠筆記》得到新聞局臺灣年度優良出版品獎肯定。作品並多次收錄於美國名家散文精選集、短篇小說集。目前旅居美國洛杉磯,以修行的態度、佛法的實踐,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中與讀者一起發掘幸福的體驗,分享生活中的禪滋味。
目錄
【推薦序】從心開始 無我快樂 釋果醒
【自序】看見孩子光明的未來
1。如何用禪法教孩子?
英雄與平凡人物
特別的聖誕禮物
鼓勵孩子面對挑戰
快樂知足做著每件事
助人的蝴蝶效應
你那什麼態度啊?!
你有給人幸福的感覺嗎?
如何與他人自在相處?
天才養成夢
面對問題,放下它
只要我需要,沒什麼不可以!?
不要太用力過日子
2。快樂孩子禪
讓孩子贏在未來
少抱怨,多珍惜
用加法數算人生所擁有
做白日夢的權利
另類石頭記
歡樂歷史探險
被判出局的孩子
下棋樂
從貴族式到平民化教養
一場通往無路的競逐
彩虹的孩子
3。快樂媽咪禪
你願意低頭嗎?
歡歡喜喜過一天
快樂頻道遊戲
做你自己
抱持感念的心
別成為挑剔的人
存善念做善事
懂得原諒他人
轉換心境面對挫折
以祝福取代擔憂
逆境來了怎麼辦?
帶著微笑出門
和好朋友一起hang out!
具備柔軟心
【後記】日日都是好日 時時平安自在
序/後記
【自序】看見孩子光明的未來
當初並沒有特別計畫要寫《親子快樂禪》這樣一本書,原本設想的是比較廣泛性探討如何藉由心念的轉變與正確對待生命起落,讓人生能夠活得更自在幸福,包括如何做個簡單快樂的人、美好生活從心開始、活在當下時刻感恩等等概念,學習與孩子相處是其中的一個重點,記錄了我與孩子們一同成長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以及透過教養的過程,將自己的價值觀、對於佛法體悟的心得藉由一些事件隨機灌輸給兩個小男生。
書稿到了法鼓文化編輯群手上卻有了不同的發想,透過電話及email的往返溝通,我們決定了將佛法與親子溝通這部分獨立出來,做為全書的基調主軸,讓所有的父母讀者在教養的這塊領域上,能夠以修行的態度,學習如何運用禪的心法與孩子們溝通,讓親子關係更為和諧,並且養育出懂得知足感恩、珍惜所擁有一切的下一代。
教養孩子對我來說,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差事,兩個調皮搗蛋的男孩子常常把我搞得要抓狂,尤其老大,從小鬼靈精怪,點子奇多,讀幼兒園的時候每次到學校接他放學都會忐忑不安,不曉得老師今天又要跟我投訴什麼他的豐功偉業。以往凡事都要掌控全局、按照計畫進行的我,在親子教養上卻完全被顛覆,孩子們往往不按牌理出牌,也不理會大人世界的那套遊戲規則,不會因為你說一他就表現出一,按照你期待的模式回應。剛開始挫折感很重,一路上不斷自我調整,放下許多原本的堅持,逐漸由斯巴達式鐵的教育,慢慢身段柔軟下來,多了一些彈性,不再要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容許更多灰色空間,給小男生更多選擇的自由,及自我探索、展現的機會。這份體悟也幫助我在生活上不再凡事要求完美,懂得隨順因緣、豁達看待得與失、對與錯。
做為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機會,能夠把正確的價值觀灌輸給他們,一點一滴形塑他們的人格。在〈特別的聖誕禮物〉、〈助人的蝴蝶效應〉等篇章所傳達的關懷弱勢族群、以己所能慷慨助人的觀念,讓孩子從小知道他們多麼幸運能夠擁有其他貧困孩童所欠缺的豐富物質,要心懷感恩,行有餘力去幫助那些不那麼幸運的人。我很欣慰兩個小男孩現在旅行時,遇到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都會拿出口袋的零用錢大方施捨。每年聖誕節,挑選禮物送給遠方在貧窮生活中掙扎的孩童—無論是一隻小綿羊、兩隻小雞、還是醫藥用品、或是挖一口水源乾淨的深井……,都成為這個歡慶季節裡必當討論的例行事項。
親子溝通是雙向的,透過孩子純真的心靈與單純過日子的態度,我也獲得了很多樂趣與啟發。〈面對問題,放下它〉中那個耽溺在已發生事件情節中跳脫不出來、鑽牛角尖的我,因為小兒子的一句話,把我拉回到現實世界中,將身與心重新對焦,努力實踐活在當下的禪法修行;還有〈不要太用力過日子〉中那個因為一朵小花的凋零立刻修為破功、自尋煩惱的我,有了反省的機會,要以隨緣的態度,不把主觀情感、思想投射到外在事物,讓它們如實呈現本來面目。如聖嚴法師所說的,我們要用直心過生活,直心就是對所有人事物不加以評斷,沒有完美,也沒有缺陋,心就如同一面鏡子般如實映照出所有東西的本來面貌。
書中第一章「如何用禪法教孩子?」及第二章「快樂孩子禪」著墨在親子教養與溝通上,第三章「快樂媽咪禪」則是除了父母這個角色外,如何將佛法的觀念應用到個人生活上的心得。身教重於言教,當你能夠身體力行,孩子們自然會學習模仿,而且一個快樂的媽咪,永遠是幸福家庭最重要的關鍵。在辛苦養育子女時,別忘了保有自己的空間,〈帶著微笑出門〉、〈做你自己〉、〈和好朋友一起hang out!〉……,做為盡職父母的同時,也要努力營造生活樂趣,活出更心安自在的人生。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說:「誰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誰就能看到隱藏在陰影中的世界,看見正在形成中的星雲,方在醞釀的宇宙。兒童的生命是無限,它是一切……。」
每個父母所走的路都不一樣,但這條路永遠都只能走一次,不可能重新來過。教養的歷程同時也是很好的修行練習,能夠反觀自我,隨時做修正調整。但願這本書可以帶給有緣的讀者一些會心的啟發,讓我們一起看見孩子自性的展現與充滿無限可能、燦爛光明的未來。
二○一四年一月 於美國洛杉磯 溫暖冬陽午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