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野狐禪公案的傳奇,叢林清規的制定者,
百丈山下的大師,從此樹立禪門生活風格。
胸懷百丈高山,笑納狂濤怒海,
百丈懷海以獨特的禪風及嚴謹的修行,
留下許多悟發天真的奇妙公案。
冠歲出家,少年百丈懷海如何受戒學法?
行走天下,老僧馬祖禪師因何傳下心法?
縱橫四海的百丈禪師,於大雄山開創新局,
發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終生不輟。
一部《百丈清規》使叢林制度更為健全,
在唐朝排佛運動中,保住禪宗法脈,續佛慧命;
真知灼見的百丈禪師,是後世推崇的聖者,
他的事蹟是必參的禪門功課……。
作者簡介
張圓笙
1956年生。
台大植病系畢業,食品科技研究所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程肄業,曾任教師、公務員,現為自由作家。對人間親情有一份特別關照,學佛以來,習以柔軟的心看人間苦難,在兒童文學的創作領域中,以簡明自然的方式帶出生命的無常觀。作品曾獲《民生報》主辦「海峽兩岸少年小說徵選」佳作、行政院文建會「好書大家讀」推介,以及台灣省第十一、十二屆「兒童文學創作獎」。著有《夢裡故事說不完》(中台山佛教基金會)、《長生爺爺的水蜜桃》(中台山佛教基金會)、《敦煌大菩薩──竺法護大師》(法鼓文化)等書。
插畫簡介
劉建志
1966年生於雲林縣北港。
自學繪畫,常受邀為國內知名作家文章繪製插圖。1999年築「一澄舍中」殊畫坊,期以摹古畫風重飾佛經圖像。2008年並受「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籌備小組力邀,創作水陸畫系列。代表作品有:法鼓文化《高僧小說系列》、靜思文化——小沙彌系列、皇冠版《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中國兒童故事大百科三十六鉅冊等。曾榮獲1995年中華民國視覺設計展「插畫創作」金牌獎、1997年中華兒童文學獎「美術類」年度。
目錄
原版總序 智慧與慈悲的分享 聖嚴法師 003
推薦序 人生要通往哪裡? 蔡志忠 006
自序 用盡汗水實踐一生的志業 010
楔子 017
01 燕雀何知鴻鵠志 019
02 佛陀與我兩相似 025
03 直上千峰萬峰去 033
04 雲起南山雨北山 041
05 真金入火色轉鮮 047
06 漁陽鼙鼓動地來 053
07 大名鼎鼎曹溪傳人 059
08 行到水窮處 065
09 只見溪迴路轉 075
10 平常心是道 083
11 再參馬祖得大悟 091
12 開創大雄山 101
13 無盡薪火往下傳 111
14 一日不作即不食 121
15 不昧因果度老狐 127
16 137
佛學視窗
時代背景 146
百丈懷海的修學與禪法 147
百丈懷海的禪公案 149
百丈清規 153
百丈懷海的貢獻 155
百丈懷海年表 158
精采書摘
14 一日不作即不食
百丈禪師入住大雄山二十多年以來,沒有一天不和大家一起工作。這一天,田裡收割稻子,九十二高齡的百丈禪師拿了鐮刀,捲起褲腳,又下田了。
天氣非常悶熱,空氣中連一絲微風都沒有。大家埋首工作,割稻的割稻,打穀的打穀,只希望趕快收割完畢。
沒有人注意到師父口渴了,也沒有人注意到他想爬上田埂拿水喝,卻一個踉蹌險些絆倒在田埂上。幸好涅槃禪師眼尖,一個箭步跑過去扶住老禪師,百丈禪師眼前一黑,便癱軟了。
這樣的情形以前沒有發生過。午齋後,眾人回僧堂靜坐,個個心緒難安。
這時候,坐在床尾端的年輕沙彌忍不住開口說道:「各位師兄,師父這樣日夜辛勞,身體會撐不住的……。」
坐在他隔壁的沙彌接了口:「就是啊!寺裡的人手早就足夠,應該要勸勸師父別再下田了。」
「可是,師父會答應嗎?我們得要想想辦法才好。」
「有什麼辦法可想呢?」
大家七嘴八舌,都加入了討論。禪坐時間是不准講話的,一位年長的師兄「嗯!嗯!」連咳兩聲,制止了喧嘩,僧堂又靜了下來。
實際上這位師兄想到了一個方法:大雄山上,人人都有自備的工具,誰沒工具,誰就沒法下田。如果……他想了一會兒,覺得值得一試。
隔天早上,大家下田翻土,準備種下甘薯。平日裡,百丈禪師永遠是一馬當先,今天他卻遲到了。眾人都覺得事有蹊蹺,卻非常有默契,大家既不問,也不提。才翻完一畦田,百丈禪師氣喘吁吁地跑來了。
「你們誰看到了我的鋤頭?」百丈禪師著急地問。這下子大家心裡有數了。
「沒有啊!我沒看到。」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老禪師起了疑心,他又問:「會不會是誰拿錯了?」
「我沒有拿錯。」「我沒有拿錯。」大家又異口同聲地回答。
百丈禪師只好對著庫頭法師說:「快去工具房裡給我拿一把新的鋤頭!」
庫頭法師跑去又跑了回來說道:「師父,工具房裡備用的鋤頭,不知道為什麼都不見了!」他說。
這時候所有的人都快笑出來了,猜不出來是誰做得如此徹底?
涅槃禪師一看良機不可失,趕緊大著膽子建議:「師父,反正沒鋤頭,我看您不如回去歇息吧!」
百丈禪師心知肚明了,他回到方丈室裡,盤起雙腿,開始禪坐。
午齋鼓響,他紋風不動。大家到了齋堂,一看師父沒來用齋,都有點食不下嚥。
下午,天氣比早上更悶熱,大家埋頭工作,氣氛也反常地沉悶。
晚上,侍者擔心師父都在打坐,既不吃、也不喝,正自在門外徘徊盤算著,卻遇上百丈禪師正要跨出門來,他詫異地問道:「該上堂了,你打算上哪去?」
「師父,您一整天沒有進食了……。」侍者囁嚅著。
「喔,沒事!沒事!大家上堂。」百丈禪師說。
百丈禪師衣襬一撩,跨出門檻,朝法堂走去。他陞座,看了看雁立兩旁的弟子們,緩緩開了口:「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我們大雄山上的家規……。」
大家都慚愧地低下了頭。
第二天早上,大家拿著工具準備下田,遠遠地就看見師父微駝的背影又已經一馬當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