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迷戀旅行,
在不斷旅行中,享受流浪的樂趣;
在不斷旅行中,不經意地和天地萬事萬物深情相遇,
為生命開啟一扇又一扇的窗。
高中畢業那年,
一個小女生帶著背包、睡袋,克難地環遊寶島一圈,
從此以後,愛上了那份自由自在與寬廣的超時空流浪感,
自助旅行成為她活化心靈與生命的泉源。
多年來,抱持著「用理智知道是一回事,用身體和心知道又是另一回事」,以及「輕囊致遠,淨心行久」的簡單原則,開始遊走世界各地,與「生命風景」相遇;聽見「生命的回音」,細細品味,點點滴滴鏤刻在心田,反覆咀嚼,成為沉澱心靈雜質的明礬。
本書集結作者近十多年來的旅行體悟,書中處處可見作者在旅途中,念念用心觀照、時時自我反省與覺察,因此,再平凡的場景,都能清澄映照出生活禪的哲理,經由這樣的過程,豐富了生命的深度、廣度與厚度。
作者簡介
邱常梵
台大中文系畢業,常梵為皈依聖嚴法師的法名。曾任雜誌社副主編、小學老師、中日合資企業研發部及行銷市場部廣宣主任。2002年進入法鼓文化出版社,開始學佛,視為人生轉捩點;2004年因先生工作重心轉移大陸而離開職場;2005年5、6月獨行滇、藏、川的藏區;2005年9月起於西藏大學遊學一年,那年正好五十歲。
喜愛閱讀、登山和旅行。曾經旅行過十多個國家,最終卻在雪域高原找到心靈的故鄉。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因緣,半百之前自認為像野地自在生長的不起眼小草,在與西藏結緣後,才綻放如陽光一般燦爛的花朵。
目錄
序 旅行的滋味 003
第一篇 簡單富足 013
山谷回音 014
生命的河流 019
瀘沽湖畔女兒國 023
開出心中的花朵 030
登山禪 036
每天一百公里的幸福 042
濕地生之歌 049
第二篇 勇氣與自由 057
愛琴海的誘惑 058
旅行到一條小溪 063
綠色珍珠 068
舊襪子和水蜘蛛 073
老鷹四十而不惑 078
苦旅中看見陽光 083
隨順因緣,得失皆自在 089
第三篇 夢幻泡影 095
等待百里煙雲 096
千年傳奇胡楊樹 101
沙漠飛雪 106
幾度夕陽紅 112
春花秋葉,法爾如是 117
手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123
浪花泡沬三十年 128
阿爸找阿彌陀佛之旅 135
第四篇 放牧心靈 141
山道上的覺察 142
穿越阿爾泰山 147
當佛教徒遇見穆斯林 153
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 160
山谷裡的燈光 167
一片葉子飄下來 173
精采書摘
旅行到一條小溪
生命的存在絕不是偶然。
這是我在阿拉斯加旅行時最深刻的體會。
阿拉斯加三分之一面積位在北極圈內,北部凍原期長達八個月,寒冷荒涼,不適合人類居住,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年少時讀傑克‧倫敦的書《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蠻荒世界的野性令年少叛逆的心著迷、渴望,卻也同時伴隨著有點兒恐懼。直到親自拜訪阿拉斯加,喚醒了潛藏在內心深處的野性意識,竟羨慕起在冰天雪地裡怡然自得的野生動物─山羊在陡峻的山壁上跳躍自如;海豹、海獅在冰河裡臥冰悠哉;黑熊在河邊、在森林裡緩慢散步;麋鹿在草原上閒散吃草;鮭魚在湍急的溪流中銀白翻飛執著往上溯游……,似乎牠們都能找到自己安頓身心的歡喜所在。
而生活在文明世界中的我們,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呢?
自己二十多年來沉迷登山,遊走台灣中央山脈深處,想來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遠離文明、滿足內心對野性的渴望於一二分吧!
這天,旅行到一條以鮭魚為名的小溪,那本是一條很普通的小溪,卻因為溪中擠滿勇敢的鮭魚而顯得格外特別。
陽光下,數以千計的鮭魚在清澈的溪流中奮力上游,水花沿著擺動的斑斕魚身鑲出閃亮的花邊,在微風輕送,兩岸青草綠樹的陪襯下,本應是一幅美麗浪漫的寫真畫,卻因魚身的遍體鱗傷而蒙上陰影。
看了有點不忍心,想要別開頭轉身離去,但好奇心又趨使我挪不開腳步,牠們游在水裡,為什麼會一身是傷呢?我沿著岸邊往鮭魚來的下游方向走了一小段,發現有道溪床陡峭,高低落差使得流水湍急,而且水中布滿尖銳嶙峋的大小石塊,鮭魚在往上躍衝時,躲不過石塊的尖峰,皮膚被劃破,傷痕累累滲著血絲。而在這之前,不知已遇過多少劫難了,舊傷加上新創,全身於是體無完膚。
陡峭的急流擋住了不少筋疲力竭的鮭魚,每一次衝躍都被急流的力道沖回,只見鮭魚就順著水流被捲到緩流處,停在原處,鼓動著魚鰓,大口大口喘息著,等休息夠了,再次往上衝,再次被急流的力道沖回,再次往上衝,再次被急流的力道沖回……,就這樣重複又重複,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加,牠們停留喘息的時間也隨之延長,衝躍的間隔愈來愈久,卻總在我以為牠就要放棄時,卻又看到牠再次一鼓作氣往上衝,繼續薛西佛斯推石上山的演出。
希臘神話裡,傳說大力士薛西佛斯(Sisyphus)得罪眾神,被懲罰將一塊巨石從山腳推上陡峻的坡頂,但當他用盡全身力氣將石頭推上坡頂後,石頭卻立刻滾下坡,因此薛西弗斯日復一日重複著相同的動作,把生命花費在徒勞無功的工作上,眾神認為這是對他最殘酷的懲罰。
那麼,薛西佛斯真的被懲罰了嗎?薛西佛斯的生命變得沒有意義了嗎?
法國哲學家卡繆(Albert Camus)曾以薛西佛斯的神話說明生命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他說:「單單朝向高處的奮鬥本身就足以填滿一個人的心靈,我們必須想像薛西佛斯是幸福的。」
是的,薛西佛斯展現了對眾神與命運的一種不屈不撓的反抗;只要他接受重複推巨石上山是自己生命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不管結果只管過程,那麼,他就獲得了勝利。
這麼看來,傷痕累累、不屈不撓的鮭魚也應該是幸福的,也獲得了勝利,因為單單奮鬥的過程就已呈現價值連城的意義。
在一次又一次地衝躍後,幾條鮭魚成功了,躍上了水階梯,繼續向前接受下一段挑戰,也有那不幸的,終於耗盡最後一口氣,魚肚往上翻白,提早結束了今生這趟旅程。「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我望著死亡的鮭魚,牠們一定很不甘願吧!
是一股什麼樣的力量趨使鮭魚這樣執著無悔的回溯?彷彿活著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斷地逆流而上。
根據研究,除了少數陸封型鮭魚外,所有的鮭魚在河流淡水中出生後,就會洄游到食物豐富的大海中成長,經過一到七年,當牠成熟到準備生育時,強烈的返家欲望會趨使牠們返回自己出生的那一條河流。當牠們進入河流後,身體會從銀白色依不同種類漸轉變成鮮亮的綠、紅、紫色,以幫助同一族群互相找到進行交配,雄鮭魚甚至會在下顎長出特別的鉤爪。而雌鮭魚從海口進入溪流後便不再進食,身體逐漸退化,從那一刻開始,牠唯一的目標就是到達出生地產卵,繁衍下一代,然後結束一生。
從茫茫大海到原鄉是一段漫長的歸鄉路,鮭魚是如何找到自己誕生的那一條河流呢?專家研究說是牠們能記憶水的味道,靠著靈敏的嗅覺辨識,這也太神奇了,可以說是生命的奇蹟!
有人計算過,最遠的一條歸鄉路是大鱗鮭魚從太平洋溯流到加拿大育空河上游產卵,必須跋涉將近四千公里,十個台灣的距離,多麼不可思議啊!在這段遙遠的旅程中,一路並非都是風平浪靜、風和日麗,但無論狂風暴雨、夜黑風高,都阻止不了鮭魚歸心似箭的腳步,恁它日出日落,只一心一意奔赴新生與死亡。
有所堅持、充滿勇氣的生命是讓人感動的。
駐足在小溪邊許久,看著看著,淚水竟然從眼眶裡滲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