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簡體版)

原始價格:RM58.50。目前價格:RM52.65。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01日
語言:簡體中文
規格:平裝 / 15×21 cm / 488頁 / 單色印刷
ISBN:9789575988265

已售完 / Out of Stock

貨號: 9789575988265 分類:

全面介绍弥陀信仰与淨土法门的特色与源流,
以宽广的淨土观,同时实现自心淨土、佛国淨土、人间淨土。

★淨土法门是遇深则深、遇浅则浅,它是非常有弹性的,这条路不能走,也可以走那条路,这就是大乘佛法的优美处。

★修行的基本原则是鍊心,把杂乱的妄想心鍊成清淨的三昧心。菩提达摩祖师的禅修,即是念佛法门裡的无相念佛。

★完整修行淨土法门
‧修学佛法的基本知见
‧有相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
‧无相念佛:念佛禅
‧《阿弥陀经》、〈慈云忏主淨土文〉讲记

【诸佛护念,弥陀相迎】

我们多幸福、多幸运啊!只要听到《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或诵念《阿弥陀经》,就受到一切诸佛的照顾。

常有人怨叹:「我好可怜,都没有人关心我。」你说:「我还有一切诸佛在护念。」你看多安全、多幸运,不仅仅是护念,而且一定能到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得无上菩提心,不再退转。

因为淨土法门是这麽简单,反而很不容易让人相信,但是释迦牟尼佛还是苦口婆心,不断地介绍阿弥陀佛。在大乘经典中,除淨土三经外,提到阿弥陀佛的就有两百七十多部。没有任何一种法门、一尊佛、一尊菩萨,像阿弥陀佛一样占有那麽大的分量和篇幅。可见释迦牟尼佛是多麽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赞歎、介绍阿弥陀佛。

【如何念佛?】

念佛要得念佛三昧,是在行住坐卧之中,二十四小时都不离佛号。但若没有方法则不得要领,会念得很吃力,整个心也是散乱的。

念的写法是上「今」下「心」,今心就是现在心,每一个念头都不离现在的心就叫作「念」。现在的心可能是杂念、邪念、恶念、妄念,但我们用淨念或正念——就是佛号,加以替换、转化。

念佛,就像用绳子把心和佛号绑在一起,或是用佛号把心和阿弥陀佛绑在一起。

所以,心要贴着佛号,念念不离口,念念不离心,甚至用你的全身来念佛。

如何以全身来念佛呢?耳朵听着念佛的声音,嘴巴跟着大家一起念,心则专注在佛号上。念佛最好微微睁开眼睛,闭着念比较容易产生幻境或妄念。虽说眼睛睁开,但也不要去看任何人事物,时时保持清醒,那麽眼睛也在念佛了。
止静时,虽然口中没有念,可是心还是在念。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声音,都是在念佛、念法、念僧。不论是鸟叫、风吹、雨滴的声音,或者是任何人、器物、机械的声音,都要把它观想成念佛的声音。这样我们的心心念念,每一刹那都与佛号在一起。

【禅淨双修】

淨土的意思是没有烦恼、没有恐怖、没有忧虑、没有危险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到处都是安全的,处处都是快乐的,无忧无虑、无烦无恼;不管是所见、所听、所接触,无一不是庄严清淨的,所以叫作淨土。

中国的禅宗从宋朝之后,都主张禅淨双修。虽用禅的工夫,同时也愿能够往生西方的淨土。如果能够以禅修工夫大彻大悟,即现法性身,住于法性的淨土,便得处处都是实相实报的淨土。如果此生没有大彻大悟,求生西方极乐淨土,总比生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烦恼秽土要好得多。

可是我们所生的娑婆世界真的这麽坏吗?有烦恼的时候它的确是五浊恶世,但是当我们能够在一分钟、一秒钟之内烦恼不显现,这个五浊恶世就跟佛的淨土相应了。所以我们还是要以禅修的工夫来除烦恼为第一要务,同时也依弥陀本愿,愿生西方淨土,两者相辅相成,叫作禅淨双修。

 

目錄
编者序

第一篇 修学佛法的基本知见

第一章 修学佛法的基本原则:教、理、行、果
第二章 修行的真义:慈悲心与智慧心
一、修行的重点在心
二、修行的目的在培养慈悲心和智慧心
第三章 修行必备的条件:发菩提心
一、菩提心即是帮助众生解脱烦恼
二、如何发菩提心︰菩提心的次第
三、菩提心的五个层次
第四章 修行的原则:解行并重
一、解行如鸟之双翼不可偏废
二、知戒定慧,以身口意行六度
三、在精进修行中学方法,在生活中用方法
第五章 佛法的观念:苦、无常
一、佛法的基本观念:苦的事实
二、无常观
三、五蕴无常
第六章 业报
一、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二、涓滴恶业积累成重报:灾难发生的原因
三、别业:忏悔功德减轻业报
第七章 人生最后一件大事
一、往生的过程
二、决定往生的力量:随重、随习、随念、随愿
三、往生时保持正念最重要
四、往生后的世界
五、往生前的准备
第八章 惭愧、忏悔、迴向
一、未尽力利益他人、成长自己就该惭愧
二、忏悔错误,转变习气
三、最有力量的迴向是让他人同获修行利益
第九章 感恩是度众生的基本立场
一、心怀感恩能减少烦恼
二、感恩的对象:三宝、父母、国家、众生
三、报恩的方法

第二篇 有相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

第一章 阿弥陀佛与淨土法门
一、阿弥陀佛的意思
二、「成熟众生,庄严国土」的弥陀本愿
三、淨土法门的殊胜
第二章 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一、信
二、愿
三、行
第三章 如何修行念佛法门
一、念佛的基本原则:繫念一心
二、念佛的基本方法
三、精进修行期间的念佛
四、如何保持正念、淨念
第四章 往生西方的条件:「淨土三经」的融摄
一、《阿弥陀经》的往生条件
二、《无量寿经》的往生条件
三、《观无量寿经》的往生条件
四、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
五、修行淨土法门的正确心态
第五章 淨土释疑
一、何谓三身四土
二、释疑
第六章 念佛法门的难行道:禅观法门
一、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二、现生即得念佛三昧而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

第三篇 无相念佛–念佛禅

第一章 何谓念佛禅
一、念佛即禅的法门
二、念佛禅与佛七的差异
第二章 念佛禅的基本观念
一、念佛修成念佛三昧
二、修行从有相开始
三、有相到无相念佛的过程与方法
第三章 念佛禅的修行方法:念佛禅的三种文献
一、〈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佛三昧
二、《般舟三昧经》:般舟三昧
三、《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行三昧
第四章 念佛的功能:同时完成三种淨土
一、建立宽广的淨土观
二、念佛的功能
三、修行从自心淨土开始

第四篇 《阿弥陀经》讲记

第一章 简介
第二章 经文内容
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附录 〈慈云忏主淨土文〉讲记
前言
一、阿弥陀佛的弘愿
二、建设人间淨土的思想
至心发愿
佛光慈摄
弥陀本愿
众罪消灭
意不颠倒
弥陀相迎
菩提满愿
后记
〈慈云忏主淨土文〉

重量 / Weight 0.5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