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
我們怎麼活著,就怎麼死去。
本書討論的不是死亡,
而是如何擁抱無可避免的失去與改變,
完整而圓滿地活著。
全面解讀生死議題,內容紮實,
有豐富案例及練習題,章節均可獨立閱讀。
從現在往後看,每個人好像有無限寬廣與遙遠的未來;
但從死亡終點往前看,我們只擁有短暫的現在。
練習把死亡當作起點,活出真實又精彩的人生。
(X)轉身、背對、逃離
(O)解析、故事、練習
死亡,是一位非常特別的老師。每個人都無法避免死亡,所以討論這個議題,並不會讓我們有什麼損失,本書提供一個全面探索生與死的機會,讓我們活得更真誠、活力十足又熱情洋溢。
作者擁有多年禪修經驗與第一手的安寧照護經驗,他曾出家為僧侶,追隨馬哈希尊者及佛使比丘,之後成為安寧病房的專職工作人員,並於全美國指導內觀禪修。書中敘述的故事,都是真實且充滿勇氣的告白,使我們省思自己對於生死大事的態度,也敦促我們開始檢視目前的生活方式。我們總是忙忙碌碌過日子,很少花時間思考生死大事,當我們培養了關於生死的覺察,就能讓我們在選擇時,做出充滿智慧的判斷。
死亡,是一個毫無矯飾的時刻,它迫使我們直接面對自己的本來面目。死得安詳的人,生活通常井然有序,盡力使自己心滿意足。他們的生活與價值觀並沒有分離,他們不爭取意義,因為每天都活出了自己的意義。
當我們了解呼吸的次數是有限的,我們就不會把呼吸視為理所當然。當我們了解時間是有限的,便會選擇停下腳步,好好看看周遭的一切。我們會花時間尋找自己的定位,我們的心會自然流瀉出欣賞與喜悅之情,放慢腳步、保持清醒。
省思死亡,讓我們活在當下,真正重要的事,永遠優先處理,並且能充分運用我們的精力。漸漸地,有一股寧靜會滲透在我們的經驗中,我們看待事物能夠更清楚、更深入。
作者有技巧地透過假設、希望、省思與練習,讓我們看到生死的各種可能性。這是一本充滿智慧與慈悲的醒世著作,它告訴我們,死亡是一個照亮生命的偉大奧祕。死亡的訊息,是希望與愛的訊息,因為它指出了邁向生命圓滿之路,而不是生命的衰竭。我們研究死亡,為的是學習如何真正活著。
據說,柏拉圖在臨終之際,有一位朋友請他為自己的畢生鉅作《對話錄》做一個總結。柏拉圖從昏迷中醒過來,看著那位朋友,簡單地回答道:「練習死亡。」
祝福我們每個人,都能寧靜地走過生與死。
●作者簡介:
羅尼.史密斯(Rodney Smith)
羅尼.史密斯曾在緬甸追隨馬哈希尊者(Mahasi Sayadaw)剃度出家,之後前往泰國的「解脫自在園」(Suan Mokkh)追隨佛使比丘(Ajahn Buddhadasa)修行了三年。1983年還俗之後,成為安寧病房的專職工作人員,並於全美國指導內觀禪修。
羅尼全心投入安寧療護領域中各種不同的工作,為全職的禪修老師,舉辦禪修課程、禪修營,並提供心靈諮商。他是麻州巴瑞市(Barre)「內觀禪修社」 (Meditation Society)的資深指導老師,亦是西雅圖「內觀禪修社」的創辦人之一與指導老師。
鄭清榮
臺灣雲林人,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畢業,曾任《中時晚報》國際新聞中心主任。譯有《太虛》(法鼓文化)、《抓住心靈時刻》(天下)。著有《郭正道八段錦與淨坐》(原水)、《鐵漢慈顏》(上游)。興趣為寫作、翻譯、品茗與氣功。
目錄
推薦序──許禮安醫師
中文版序──羅尼.史密斯
英文版序──喬瑟夫.葛斯坦
致謝
導論
我的人生旅程
關於「省思與練習」部分
第一章 對神祕世界的欣喜
直覺心
欣賞與喜悅
【省思與練習】神祕世界與喜悅
第二章 看見事物如其所是
對死亡的省思
【省思與練習】觀察抗拒的心態
第三章 勇於冒險
改變的迫切性
從恐懼到關愛
【省思與練習】習慣與變化
第四章 認出內心的陰影
生與死的分離生
與死的交會
【省思與練習】陰影
第五章 做一個真正的人
像一個真正的人那樣死去
表達恐懼
原諒
【省思與練習】擁有我們的人性
第六章 從每一個經驗中學習
利用生命學習
已知與未知
向死亡學習
【省思與練習】向未知學習
第七章 用心傾聽
投射
傾聽臨終者的心聲
實話與有益的話
親密感
【省思與練習】傾聽與說話
第八章 追尋意義
希望
意義的相對性
【省思與練習】發現意義
第九章 了解我們為何受苦
了解痛苦
現實的衝突
【省思與練習】和痛苦做朋友
第十章 敞開心胸
尋找我們的愛
關懷的心
愛與自我
【省思與練習】愛、慈悲與親密
第十一章 臨終的心
否認現實
失去控制
喪失自我感
信任這過程
【省思與練習】放下控制欲
第十二章 了解哀傷
我們如何哀傷
我們為何哀傷
哀傷與改變
【省思與練習】敞開心胸面對哀傷
第十三章 時間的結束
斷裂的時間
與當下整合在一起
【省思與練習】了解你與時間的關係
第十四章 不死
活出死亡
從死亡到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