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祝福的力量 · 為世界祈福

2月27日农历正月十六下午2点,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首办的线上“新春祈福法会”汇聚了153位信众,同心同愿为全球祈福、为世界消灾祈愿,愿疫情早日平息,众生平安自在!

法会开始前,演莲法师慈悲开示:虽然我们没能集合在同一个场地,可是随着大众的心愿与方向是一致的,心的力量就有共鸣。彼此能够感受到心是互相支援、互相祝福的,这就是心的愿力,因缘就会随着改变。虽然肉眼看不到这股心的力量,信众们感念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愿力,虔诚地诵念菩萨圣号以及持诵《大悲咒》与《心经》,必定能摄心、安心的。法师劝勉大众在法会圆满之后,若能够在平日持续用功修行的话,祝福的力量将会依然持续。对佛法生起信心,学习修持观音法门的四个层次:念观音、求观音、学观音、做观音。发愿学习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我们的观念与行为会慢慢改变,这是生命的态度、方向与动力。人人就能体会到身边都有观音菩萨,同时发愿自己也要成为别人的观音菩萨,发愿成为人间的菩萨,所谓: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无论是在道场参与实体的法会,或者是参与目前的线上法会,戴淑媛菩萨分享:“由于因缘具足,家里没有其它的干扰与限制,所以能专心参与线上法会,与实体法会没有太大的分别。”淑媛菩萨深深体会到:“大家一起共修的力量从不同的地方聚集,再发散出去,感觉不可思议。并且希望自己尽自己的本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继续做定课和参与共修,为大家祝福。”

而首次上线参与“新春祈福法会”的刘美利菩萨跟随《大悲咒》与《心经》悠扬的梵呗声,缓缓把原本散乱、不安的心收摄回来,内心渐趋平静与安定。这也在在体现法师所描绘:“当下心若是清净,线上法会即与道场的实体法会是一样庄严的。”

往年新春期间的每一场实体法会,必定发心当义工护持法会的两位菩萨——黄丽珠与林青宛则异口同声表示:“深深感恩因缘具足能参与网络共修,得以继续听闻佛法、修学佛法,也愈发珍惜去道场当义工的难得因缘,更体会到原来想要当义工并非如此理所当然。”两位菩萨皆祈愿疫情早日平息,希望能够早日回到实体道场参与法会以及各项共修,并且要第一时间当义工奉献三宝、护持佛法、护持道场。

演莲法师以圣严师父的话勉励大家:“天天发愿,愿就不会退转。”大家往这个方向与目标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提醒自己学习观音菩萨的救苦救难精神。法师祝福大众平安自在:慈悲心待人,时时有平安;智慧心安己,处处得自在。


报导:张凤枝
活动:20210227 新春祈福法会

首度舉辦新春線上法會 · 祈願世界和平眾生安樂

2021年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的新春线上法会以“除夕拜忏”和“新春平安法会”掀开序幕。这两场因应新冠肺炎的严峻疫情而转为线上举办的法会在除夕夜9点和年初一下午2点通过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的面子书进行直播,期望大众在行管令2.0居家隔离期间仍然可以透过网络参加法会,共沾法喜。

2月11日除夕夜迎来了168位菩萨上线拜忏,在踏入农历新年前对过去一年身、语、意三业行为进行反省和忏悔。监香常寂法师在法会开始前开示,我们的生命彷佛河流一般,过去曾经有意无意伤害众生的身口意行为过失,就像流进河流中的垃圾和淤泥,累积久了会成为我们的障碍。法师很贴心地用两则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和大众分享持守不杀生戒和犯戒所带来的影响,揭示人们很多时候因为害怕、生气和观念上的不清楚,而有意无意伤害了众生或令他人蒙受损失。因此我们需要依照佛陀教导的忏悔法门,至诚恳切地礼拜和发露忏悔,勇敢面对河流中的垃圾,并加以清理,求佛菩萨见证自己会负起责任,避免重犯。

每一年都会参加除夕拜忏的纪月红菩萨感慨道:“我在这次拜忏过程中不断流泪,不是因为伤心、难过,而是在一句一拜的动作中体验到平静、踏实”,能以如此的身心来安定自己,必定也能安定周遭的人。黄俊杰菩萨分享说,在迎来新的一年之前,我们理应像在家做大扫除似,为自己的心灵做一次彻底的打扫,“以除旧迎新的心态,为来年拉开帷幕。”

2月12日大年初一,共有133位菩萨上线参与“新春平安法会”。法会以拜愿为主,这也是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首次在年初一带领大众拜愿。监香常施法师以圣严师父的开示说明,要拥有平安,我们需要有危机感,多一分准备就少一分危险,但不要变成恐惧感,因为恐惧会导致危险更容易发生。法师勉励大众以平常心坦然面对疫情,以四它正视困境的存在,接受并体验过程,以慈悲和智慧尽心处理然后放下。只要我们能保持内心的安稳,冷静地面对境界,生活就能平安健康快乐。法师也向与会大众说明拜愿的内容是礼拜三佛一菩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观世音菩萨。透过拜愿,体会诸佛菩萨的愿心,因感动而发愿学习佛菩萨的悲愿心,行菩萨道广度众生。

与家人一同参加法会的谢佩紊菩萨说,因疫情的关系,对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带来稍许的影响,“我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能以平常心去看待顺、逆境,那便是在自我成长的历程中跨出了一大步。”与会信众叶文珊菩萨形容,法会梵呗悠扬、熟悉的音声,自己彷佛回到了道场,“我深信有佛法就有办法,籍由诚心拜愿、虔心发愿,满满的愿心能为一整年散发着正能量。”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期许大众以慈悲护念彼此,互相关怀与祝福,社会将多一份温暖与安定。个人做好防护,保护自己等于保护他人。我们可以理性地关心疫情发展,但不要过度担心。最后一场新春线上法会“新春祈福法会”将在2月27日(正月十六)举办,欢迎大众在当天下午两点至三点二十分透过面子书直播参与,一起为全球祈福,愿疫情早日平息,众生平安自在。

报导:郭紫薇、罗志豪
活动:20210211-0212 除夕拜忏和新春平安法会

歲末線上溫馨重聚 · 感恩過去展望未來

疫情蔓延之际,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举办了线上岁末感恩分享会,让义工们“回家”迎接2021年。此活动有近70位义工和其家人聚集在线上,一起回顾2020年,展望未来。

活动以“Grab小哥送祝福”进行破冰,迎来了温馨感人的画面。参与的义工们跟着主持人的指示把祝福语传到线上。看着荧幕上的祝福语慢慢的增加,重复的祝福也会慢慢变大。荧幕上引人注目的祝福有平安自在、身心健康、道业精进、福慧双修等等。此时无论身处在哪里,义工们都在这共同的空间,彼此祝福。

接着是监院常藻法师的慈悲开示。法师提到刚刚每个人发的一个善愿或是祝福,聚集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力量。虽然在疫情期间,大家的见面少了,还是要感恩自己还在学佛护法的道路上。疫情期间也是体验佛法的时候。除了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心灵上的免疫力也得提升。我们要学习随缘尽份的心态,念念清楚觉照,善用我们的生命去护念众生,帮助众生,学习不被环境影响我们的心。法师也提醒大家把提升身心免疫力的方式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疫情下道场虽不能举办实体活动,义工菩萨们还是创造了很多因缘,让大家有机会在线上重聚,共同学习。主持人带领着大家回想2020年参与过的活动,并一起欣赏了筹备团队尽心制作的回顾影片。透过回顾影片,大家了解到除了道场主办的活动,例如线上禅坐共修、线上念佛共修、菩萨戒课程、“不追光,成为光”分享会等等,也有很多义工小组办起了内部共修、关怀、读书会等线上活动,和同参道友们以法相会。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常住法师和召委团非常感恩义工菩萨们过去一年尽心尽力的护持,并为大家送上温馨的祝福。法师们祝福大家道业精进,福慧增长,也鼓励大家继续把今天的欢喜传播出去,创造因缘和随顺因缘去行愿。只要聚集大家的愿力,我们的力量就会增加。召委团代表们也提醒义工们,学习在生活上运用“四它”,凡事正面解读,逆向思考,生活就能平安快乐。

最后,监院常藻法师在带领大众发愿回向前开示提醒:“在疫情期间的我们,是否体会到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在变化多端的环境里,我们要趁着现在在道业上精进,善用我们的人生和时间,每分每秒练习佛法。今年法鼓山的年度主题是‘平安自在’,能够以慈悲心待人,以智慧心安顿好自己,我们就能得自在。”在这个疫情严峻时期,岁末感恩分享会虽只能在线上进行,但依然在法喜、欢乐和温馨的氛围中圆满。

报导:赖慧璇
活动:20210117 线上岁末感恩分享会报导

跨年拜懺洗滌身心 · 承擔責任發願利他

迎接2021年的跨年大悲忏法会,因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稳定,而改以网络连线的方式进行,迎来了200位信众的参与。在跨年之际拜忏特别有意义,跟随僧团法师的带领融入忏文中,依文起观,反省与忏悔过去一年所造的恶业,为自己的心灵进行大扫除,祈求新的一年消灾免障,时时身心平安。

法会开始前,监香常施法师先介绍《大悲忏》的出处,增进大众对此忏法的了解。法师表示《大悲忏》是忏悔法门,忏悔就像把我们的心放入佛水之中洗涤,拜忏的功用是在洗刷我们有罪垢的心,唯有用虔诚恳切的心,才能发挥洗涤的作用。

常施法师以圣严师父的故事为例,师父在《圣严法师教观音法门》里提到自己从小便不断拜忏、持咒,经由佛菩萨的慈悲加被,而不住地跨过一段段肉体、精神的困厄与障碍。师父深刻地体验了忏法中所具有的不可思议的“洗涤”与“净化”、“悔罪”与“拔赎”的力量 。透过忏法,行者的确可以涤净累世累劫,由于人性的无知无明、恶质杂质,以及嗔痴爱恨,所积淀的业力障碍。

法师进一步的解释,拜忏让我们清楚观察自己的身口意行为,明白自己所犯的过错,从而承担责任,改过向善。忏悔,不是不用再受果报,而是不再抗拒和恐惧接受果报。只要我们是自愿接受果报的,心就不会觉得那么的苦,也能将世间的苦乐善恶都平等看待。

其实《大悲忏》的内容,并不仅仅于消极的忏悔,也不仅止于个人的消灾祈福以及现世利益。忏文中也包括了观世音菩萨证悟的般若与涅磐以及慈悲与方便,让我们可以向观世音菩萨学习发十大愿,修学佛法,早日成道,广度众生。

我们也可以向众生忏悔,忏悔我们宿世以来因无明而犯下的过失,并保证发心修行佛道,用心拜忏将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他们,以佛法超度自己和众生。如果个人有需要求忏悔的对象,也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向对方求忏悔。

法师最后结语表示学佛者不论是遇到内心的障缘或者是外在的障缘,最好的方法是广结善缘,多忏悔。广结善缘是培福,礼拜忏悔是消业。内在的业力减轻之后,外在的福报福缘就会增加。

报导:李美芳
活动:20201231 跨年大悲忏法会线上直播报导

溫馨的小小分享會 · 看見生命的本來面目

历时两年拍摄的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纪实电影《本来面目》在2020年8月30日于台湾全球首映,当时受到许多马来西亚信众的关注与热切询问本地播映时间。在大家引颈期盼、众因缘的促成下,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4日期间举办“《本来面目》线上限时放映会”,特邀道场义工、信衆及家人朋友,一起来回望圣严师父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中,如何用尽一生实践及传承佛法。

此外,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也特别在12月26日举办“《本来面目》线上交流分享会”,希望大家各自观赏电影后,能有一个机会相聚在一起分享心得感想。圣严师父在每一位菩萨的心中都有着不一样的面貌,而透过《本来面目》这一部电影,菩萨们感受到的师父又是如何的呢?综合分享会中菩萨们的回馈,大部分菩萨表达的是“温暖”和“感动”。

叶潮新菩萨对电影中小鸭子出世在战乱时代的画面印象深刻,让他看见无常中也有希望。他也很敬佩圣严师父在紊乱的大环境中依然有清晰的方向感。王书卿菩萨则对电影中常出现的十字路口画面,联想佛法可以给予我们正确的人生方向。她为师父弘法的辛苦和不容易而感到心酸,却也从中感受到一股鼓舞人心的力量。叶文珊菩萨则表示这是第二次观赏《本来面目》,她第一次感受到的是“放下”,从师父放下身份道歉的故事,体会到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因缘,因此能放下高傲的心。第二次她则感受到“起而行”,不是一味往前冲,而是运用禅修的方法,清楚地进行该做的事情。

除了信众菩萨,一同参与分享会的常住法师们也分享了自己对《本来面目》的感想。副寺常施法师表示透过电影,重新认识了师父,也从师父的一生体会到他的“悲愿”——没有自己,只有众生。常寂法师则表示自己在山上见过电影的制作团队,很期待这一部用心拍了两年多的电影。法师在电影中看见佛教如何从经忏佛事走向人间化,也启发了她去思考师父的时代过去了,现代的我们需要做什么?演莲法师则表示电影的感染力强,彷佛身历其境。从师父的生命故事中学习如何面对困境,关键是坚持的精神。演明法师表示《本来面目》是一份很难得和珍贵的礼物,在这个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师父的生命故事可以带给人们温暖。

远在台湾的监院常藻法师也一同上线参与。法师在分享会的最后表示,非常赞叹大家对于生命的用心,这也是圣严教育基金会制作《本来面目》的目标,希望大家透过此片反思生命和反观生活。法师非常感恩师父及所有成就师父的因缘,也趁此机会勉励大家,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薰习佛法,精进用功,将会对佛法更有信心,也会因此有更多接触佛法的殊胜因缘。有因缘学习佛法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希望大家可以多用直升机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人事物,烦恼将不再是烦恼。

报导:郭紫薇
活动:20201226 本来面目线上交流分享会报导

線上課程接續登場·創造大眾學法契機

一场疫情的到来,因行动管制令,人人都被迫留在家中。在忙碌的生活中,行动管制似乎是最好的休息、安顿身心的时候,但是生活及生存的压力在日子一点一点过去中,慢慢地浮现出来,莫名的忧虑感侵蚀着心灵。

为配合防疫措施,2020年的学佛五讲课程停办一年,而为了让大家能够“回家”,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举办两个线上课程,其宗旨是在这疫情中以不同的方式陪伴大家,给予关怀与安定人心。

「自利利他无烦恼—观音法门的实践」是第一个课程,由7月2日开始至8月27日的每周一课,共八堂课,此课程有176位菩萨参与。

打开电脑,进入Google Meet,听到主持人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测试麦克风、有问题的私下联系以免打扰上课等等。虽然大家都在不同的空间,但在这段无法“回家”的日子是格外幸福的。每次开始上课前,都会有一段沉淀身心的时间,以让大家缓解、放下前一秒还在处理的事情、情绪。

「观音法门的实践」主要以《普门品》及《大悲忏》作为课题。《普门品》的持名法门是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不管是因外境而产生的恐惧还是内心贪嗔痴的作祟而起的烦恼,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能安心,远离恐惧并从烦恼中跳脱出来。经文中“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是给予众生的一道处方签,时时刻刻把观音菩萨放在心中,对他的功德不起疑心、对他能给予我们帮助不起疑心,念念不离观世音,就能得到他的救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犯下各种大小的过错,而这些生命的尘埃如果没有清理,会使我们变得消极,无法向前,也成为修学佛法的阻碍。以《大悲咒》为忏悔法门的《大悲忏》,除了能让我们在佛前忏悔所犯的过错,并且发愿从中学习、调整态度,用心学习佛法以自利利人成就佛道。透过忏悔发愿让心灵净化,在每一个当下创造善因。

每堂课以后,授课法师给我们一份回家作业,当中有包括持念圣号108遍、诵《普门品》、睡前忏悔身口意并发愿调整等等,这些功课的宗旨是为了帮助我们安心。

「观音法门的实践」课程结束以后,紧接着是「成佛必备的资粮—菩萨戒」的课程,由9月3日开始至11月12日,共九堂课,此课程吸引了224位菩萨参与。

欲成佛,必先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必持守菩萨戒。授课法师以交通灯为比喻,它的存在是维持公路的秩序以保护驾驶者的安全;同样的,戒律存在的本意是保护及提醒的作用,而不是要约束人生。未受戒前,我们容易做出伤害众生的事情,持戒能让我们在造成恶因前警觉,把伤害力量减弱,一点一点地练习。

课程中也有分享法鼓山的传戒,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为了适应时代环境的变迁,依据学理经论而改良,使其着重在菩萨戒的精神——以清净的身心增长慈悲与智慧而并不只是重于仪式,让大众容易接受并发心受持。

在最后一堂课,授课法师带领大众诵戒,大众整齐穿戴海青,已受戒的菩萨们搭上菩萨衣,在不同的空间一同诵戒,这殊胜、庄严的仪式为菩萨戒课程划上完美的句号,作为结业礼。

2020年,无常的一年。它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什么,但同时也让我们得到了一些什么。有菩萨说他家住得远,无法上学佛五讲是遗憾,线上课程对他来说是久旱逢甘露,他非常珍惜每一个参与线上课程的机会,所以只要有线上课程都一定报名。行动管制令限制了我们,但求法之心是无限制的。

报导:叶紫恩

每週六線上念佛·齊共修安定身心

一场疫情,颠覆全人类的思维惯性,打乱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面对这无常的突变,人心迷茫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艰难时刻,人心急需抚慰,道场却因MCO而暂停实体活动。

为了关怀信众,安定人心,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也借助网路的发达,适时切换了念佛共修的场域,从今年7月份开始转为线上念佛共修。

不管实体或线上共修,念佛功能旨在安定人心。信众林铭訫菩萨表示,他参加线上念佛共修的因缘,是其父亲在MCO期间往生,希望借此念佛功德回向父亲及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参与线上念佛共修让他感觉犹如法师一对一带领他念佛。他学习把心安住在佛号中,身心变得更安定。因为个人参与线上念佛共修的法喜,他也将这份受用分享给周遭的朋友们,希望他们也受益。

另一名信众梁净定菩萨则表示,线上念佛共修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是她可以听闻佛法,放松身心。她最喜欢止静坐念佛号,感觉佛号入心,非常摄受安定。她个人觉得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可以调和身心,加强心力,当遇到困扰时,比较容易转念。

欢迎诸位菩萨踊跃参加线上念佛共修(FB直播),每周六晚7.30,用简单的方法来安定身心。

报导:梁丽芳

疫亂心不亂 · 學習走出自己的路

改变一直都在,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患得患失?又是什么能让我们在缺乏活力的经济状况中,脱颖而出?如何不让环境与生活中的不确定,影响了自身的幸福快乐呢?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与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佛青)、马来西亚佛光山及马来西亚佛教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催,马佛青雪隆州联委会及马佛青森美兰州联委会联合主办【向前有路】系列活动。此活动将分别透过三场线上座谈会与一项线上就业平台的分享,为面临失业的青年及就业机会骤降的大专生凝聚正能量,帮助社会新鲜人建立积极心态,度过疫情危机。首个主题——【疫乱心不乱】,邀请了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监院常藻法师与马佛青总会长陈健良居士一同分享,张含慈居士主持,约300人参与。

常藻法师表示,改变其实一直都在发生,这次的疫情看似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冲击,实则是让我们重新检视自己人生目标与生命意义的契机。如果总是以“获得什么”为人生目标,在这次的疫情期间就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常处在患得患失的状态中,焦虑难安;若是把“让人生有所学习与成长”立为人生目标,就会发现自己在对变化不断的外镜时,更为接纳,也允许自己与他人在这段经历中学习与成长。

陈健良居士鼓励大家即便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也要时刻提升自己愿意学习与承担、谦卑、不计较等优良的品格。这些美德都是透过生活的历练中点滴积累而成的,同时身边的人也会发现。这些美德竟是让我们在面对就业机会短缺的情况下,可以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在谈论开辟求职与创业生涯,如何维持正命时,两位分享嘉宾不约而同地鼓励大家思考哪些才是对自己这期生命有长远帮助的,而非只着重在眼前的利益,而伤害了自己的未来及他人的利益。法师引用圣严法师常说的:“没有非做不可的事”来引发大家思考,是否真的有必要一定要做这些有违正命的事?建良居士也劝导大家,不要让自己的这一期生命做亏本生意!面对苦难确实不容易,但其实绝对能被跨越的,只要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坚持不伤己,不伤人的信念。

当被主持人问及青年如何在安顿生活的同时继续学佛时,建良居士巧妙地把佛法与生命的关系比喻成两只脚踩着脚踏车,必须一起合作,才能让脚踏车向前移动。学佛与生活亦是如此,佛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去面对自己的生命,因为生活就是佛法,佛法就是生活。

法师也表示,学佛本身不是一件事,而是生活的一部分,鼓励大家除了透过课程、活动与法侣的彼此鼓励,也可以在生活中练习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来验证自己的所学,深入了解自己的心执着在哪个点上。透过了解自己身心的运作,进而能让自己随时调整,不再制造苦因,改善自己的生命品质。体验到佛法的妙用后,感受到佛法难闻,而更为珍惜有机会听闻佛法及弘扬佛法的因缘,以感恩与报恩的心来实践利人便是利己的菩萨行。

座谈会结束前,建良居士以一句“susah, tapi boleh!”来勉励青年们只要目标明确,意愿坚定,定能跨越眼前的挑战。社会的成功鲜少是有直接和明确的终点线,我们每一个人通常都是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以一边摸索一边了解的方式前进,让自己想尽办法不断地尝试,终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因为路不是人指出来的,而是人走出来的!

常藻法师也以“不求安心,才是安心”来勉励青年们不要以追求外在的成就来让自己更安心,而是允许自己有不断学习与成长的机会,让自己的心能够融入每个当下的因缘,接纳当下的处境与安心的同时,找到每个际遇中让自己成长的机会,开展出生命最极致的功能。

报导:叶丽芹

行動有限 · 網絡無限

是否未曾想过,你曾经憧憬的2020年宏愿世界,会被行动管制令 (Movement Control Order, MCO)限制了你的行动自由?在脑海中想象过无数次的生活被高科技环绕着的事情怎么没发生?却被时间和距离限制了生活,不能再随心所欲,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一场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重重打击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一段MCO期间,虽然我们被限制了行动自由,但是却不受限制地与外界沟通。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因应疫情,为了避免信众聚集,于3月15日召开会议后决定暂停四、五月的所有活动,为顾及大众健康安全,后来也决定延长暂停活动至8月。

法鼓山以安定人心为主轴,于法鼓山全球资讯网设置“安心专区”,信众教育院、各地分院同步执行数位学习课程及网路共修活动。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监院法师也与文宣小组紧锣密鼓地赶在行动管制令开始的第一天,从众多的线上学习课程和网络共修中为信众规划了【处处是道场,学习零距离】的线上学习行事历,鼓励大众线上用功,运用佛法安度疫情。

于4月1日起,也开始推行【生活的日常,步步皆是禅】专案,透过脸书推广禅修的生活实践,以禅法、动禅及心灵环保的观念,设计每天的行动方针,例如: 睡前放松、好好体验吃下的每一口食物等。期望透过这些简单的小行动,让大家居家练习这些清楚放松的方法,使生活有着力点,甚至还能找到生活中的小确幸。

4月中旬【诵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的线上活动也开跑了。此活动的目的在于鼓励信众善用空闲时间诵念观音菩萨圣号,为自己与受苦受难的众生们祝福,据线上回报统计,这两个月半共有近1500人次参与诵念,信众们的发心,令人赞叹。随后,道场也在5月举办了【线上佛一】与【线上浴佛】等活动,供大众参与。

除了以上这些比较单向进行的活动,期间法师们也召开了3次悦众及义工内部线上关怀活动,关心与了解义工菩萨们的境况,面对的挑战,及分享克服挑战的观念与方法,互相扶持与勉励。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也于七月开始举办线上禅坐共修,让已上过【初级禅训班】的信众可以居家禅修打坐,与法师畅谈打坐时遇到的状况与心得。期间也开办了【线上念佛共修】、【线上课程——观音法门的实践】及9月即将开跑的【菩萨戒】线上课程。【念佛共修】与【菩萨戒】更是迎来了近百人的参与。

这一次的疫情不仅让身为法鼓山鼓手的我们有机会思考法鼓山存在的意义,不局限法鼓山为一座山一间寺院,而是让安顿与净化人心的观念和方法落实在生活中,让这世间处处是法鼓山,处处是净土。

报导/ 摄影:文宣组
部分照片:参与线上共修的菩萨提供

知客組內部活動·輕鬆培訓來行願

輕鬆半日禪

知客组一众义工菩萨回家咯~

2020年9月13日的星期天早上,26位知客义工齐聚道场。

大家放下平日在知客处值班时的义工装扮,换上宽松的衣裤以及轻松的心情,在辅导法师常施法师的带领下,体验放松身心、安定身心的“轻松半日禅”!

用修行的心發揮導覽的使命——2020年知客組導覽培訓

2020年10月4日美丽的早上,知客组26位义工菩萨满怀感恩与欢喜,跟随辅导法师常施法师学习“法鼓山导览人员的使命与任务”。

常施法师勉励义工菩萨们能够在圣严师父的期许之下,学习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导览人员都要把导览工作带入修行的氛围,当下就是修行的环境和场域。

报导:张凤枝,摄影:赵芳莹

◆欲浏览此活动的相簿,请点击以下FB 相簿的连结:

輕鬆半日禪 (13.09.2020)

用修行的心發揮導覽的使命 (04.10.2020)

1 ... 15 16 17 18 19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