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快乐学佛人~第一堂课】哦,原来学佛是这样的!
“原来皈依佛、法、僧三宝是这个意思!”
“原来合掌、操手、问讯、拜佛是这样做的!”
“原来法会中的唱诵、执炉、拈香等仪式动作是这样的!”
“原来佛教徒也可以这样!”
【2024快乐学佛人】于昨日(10月27日)正式开课啦!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迎来了百余位年龄介于11至78岁的学员,轻松愉快地踏上了学佛之旅。此次课程吸引了不少家庭共同参与,不仅帮助学员们厘清了对学佛的种种误解与困惑,更值得赞叹的是,大家在课堂上积极地分享心得,课堂气氛充满了互动与欢喜。
班导师演呈法师为学员们送上了“心灵处方签”,勉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善用“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变化。
文/叶文珊
图/陈永亮
=========================================
【2024快乐学佛人~第二堂课】 哦,佛法原来如此实用!
“非常赞叹圣严师父在资源匮乏的年代,依然坚定地弘法利生,让佛法不仅限于为亡者诵经超度,更是为活人提供运用佛法的契机,进而提升生命的品质!”一位学员分享道,能够修学正信佛教的因缘弥足珍贵,因此必须好好把握与珍惜。昨日(11月3日),近百人齐聚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参与【2024快乐学佛人】的第二堂课,深入了解法鼓山的创建历程,并认识创办人圣严师父的一生及其弘法利生的悲愿。
课程中,学员们不仅学习了禅修的基础观念与方法,认识禅修的益处,还体验了“吃饭禅”。法师也与学员们探讨了如何在居家中制定恒课,以照顾好自己的身、口、意。学员们还踊跃分享了上一堂课所学‘四它’的实际运用心得:“透过‘四它’的运用,我学会了与耳鸣共处,即使耳鸣依然存在,我也能安然入眠。”另一位学员分享了在职场上实践‘四它’的实例,“在面对难以沟通的同事时,我练习接纳他的特质,并以安定的身心与他沟通,让自己在过程中不起烦恼。”
班导师演呈法师为学员们送上了第二则“心灵处方签”,勉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四要——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以抑制不当的欲望,避免因追求短暂的快乐而损害自己、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和谐与安宁。
文/叶丽芹
图/陈永亮、叶丽芹
=========================================
【2024快乐学佛人~第三堂课】从心出发,踏上快乐学佛之旅!
11月17日,【2024快乐学佛人】第三堂课圆满落幕,为学员们开启了全新的学佛旅程!100位学员踊跃参与,其中70余人顺利结业,近30位学员也求受三皈五戒,正式成为三宝弟子。
解行并重,缺一不可
“学佛需解行并重,缺一不可!”副寺常峪法师在课上提醒学员们,佛法的核心价值在于实践,而非单纯的知识积累;通过“解门”多闻熏习,如理思惟,同时以“行门”体验佛法,践行于生活中。法师勉励道,“在面对难题时,不会的就虚心学习,会的就付诸实践,将佛法当作生活的必需品,开发内在的潜能。”
聚焦正确方向,迈出学佛步伐
本次课程主要与学员们分享学佛的真确方向。演莲法师进一步介绍,“法鼓山体系的学佛系统和资源以次第性和多元化为特色,旨在提倡全面教育,除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需求,也可成为大家学佛的重要助力。”法师强调,【快乐学佛人】的结业并非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鼓励学员们通过线上或线下的课程与共修,继续深入修学佛法。
出坡禅体验,劳动即修行
课程首次加入了“出坡禅”体验,由常寂法师引导学员们通过劳动来修行,学习保持身心安定,并练习实践动禅心法:“身在哪里,心在哪里;清楚放松,全身放松。”
用心体验佛法,重塑佛教印象
在结业典礼上,学员们从常住法师手中接过结业证书与结业礼,脸上洋溢着无限的喜悦。一位学员表示:“原来佛法如此生活化、实用,完全颠覆了我对佛教的刻板印象!”另一位学员则分享道,课程让他学会了用“阿弥陀佛”来代替对家中四位调皮孩子的责骂,家庭氛围因此更加和谐。
◎文/杜仪君、高芷蕙
◎图/陈永亮
=========================================
【2024快乐学佛人】完整报导 | 建立学佛的正知见
普罗大众对佛教的基本概念常停留于为往生者超度、为亡灵超荐、祈福等佛事,这刻板印象似乎已经根深地固。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感慨,“佛法是那么的好,知道的人卻那么的少,误解的人卻那么的多。”
为了让佛法更为大众所了解,将佛法的正知见运用于生活中,减轻心中的烦恼,让安定身心,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10月27日开办了分三次课程进行的【快乐学佛人】迎来约100余名来自各地,年龄介于11岁至78岁的学员参与。
第一堂课在演莲法师的讲解下,学员更认识皈依三宝即佛法僧的涵义。佛教深信因果,万事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变化无常,透过学习佛法,让自我中心消融,烦恼减轻,也学习以佛陀为楷模,自利利他无私的精神。此外,在法师与关怀员的指导下,学员们有机会实际练习学佛行仪如拜佛、问讯、操手等动作。常寂法师在【认识法会共修】中说明了法会悦众的角色、各种法器及其声音,还让学员们亲身体验了持忏本、拈香、捧香花碟、执炉等法会常见的仪轨。班导师演呈法师为学员们送上了“心灵处方签”,勉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善用“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变化。
3/11第二堂课中,由代理监院常献法师带领学员【走入法鼓山】,深入了解法鼓山的创建历程,并认识创办人圣严师父的一生及其弘法利生的悲愿。以心灵环保为核心,透过教育,从自身的身口意做起,达至心灵净化,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此外,学员也学习了禅修的基础观念与方法,认识禅修的益处,还体验了“吃饭禅”。法师也与学员们探讨了如何在居家中制定恒课,让自己的身心沉淀,觉照及观照自己的身心变化。最后,班导师演呈法师为学员送上第二则 “心灵处方签” ,勉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四要——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 ,以抑制不当的欲望,避免因追求短暂的快乐而损害自己、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和谐与安宁。
最后一堂课,副寺常峪法师提醒学员们学佛需解行并重,缺一不可。佛法的核心价值在于实践,而非单纯的知识积累。面对难题时,不会的就虚心学习,会的就付诸实践,将佛法当作生活的必需品,开发内在的潜能。演莲法师再进一步介绍法鼓山体系的学佛系统和资源,其次第性和多元化的特色,旨在提倡全面教育,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需求。此外,课程首次加入了 “出坡禅” 体验,引导学员透过劳动来修行,学习保持身心一致与安定,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课程于11月17日圆满落幕。其中70余人顺利结业,近30位学员也求受三皈五戒,正式成为三宝弟子。法师强调【快乐学佛人】的结业并非结束,而是一个新起点,鼓励学员们通过线上或线下的课程与共修,继续深入学习佛法。
文/杜仪君
图/陈永亮、叶丽芹
=========================================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以下链接:
1. 第一堂课
2. 第二堂课
3. 第三堂课
4. 完整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