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危機為轉機——漢傳禪法之妙用】繼程法師講座會

「禅没有教我们做什么,而是让我们的心知道要做什么。」4月9日下午两点,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很荣幸邀请到继程法师,以「转危机为转机——汉传禅法之妙用」为题,为大众开示。线上吸引了421人聆听这场讲座,现场也有大约50位义工菩萨共沾法益。

面对这后疫情的时代,我们要如何从无常变化的过程里将生活中遇到的危机化为转机?法师表示,疫情训练了我们如何把很多事情简化,时间在流动的过程所不断经历的变化,不管是大小,都会为人们带来一些改变。大的变化让我们产生警觉的心;小的变化,乃至于潜在所看不到的因缘也一样的存在。用功的人会明白这些无常变化是正常的,因为那即是因缘生因缘灭的法则,因此修行人在一切现象中不为所动。而这些因缘生灭是环环相扣,流动不已的。

禅修不能改变外在的环境,但能转化我们的心。法师提醒大众,疫情虽让我们被动的随顺和适应外在的变化,但我们能转被动为主动,比如把被动的闭关转为主动的让自己调身、调心。自在来自于心能够自主,禅修的方法能让我们提起心力,扩大心灵的空间。

随后法师也说明,我们共住的世间是在四个维度里,也就是三度的空间加上时间。心灵的修养到什么层次,我们就会与哪一个维度相应。透过修行,我们了解到心灵的空间越大,层次越不一样,我们的烦恼就会越少。因为从进入初禅到三禅的离喜妙乐,已经没有了负面的心所法。一切唯心造,因此我们心的状态是怎样的境界,所显现出来的世界就会不一样。我们会感觉到世间的不平,是因为我们没有处在更广阔的空间来看待此世间的变化,倘若我们能有像佛心那样的角度来面对现在的处境时,我们心灵的空间也会因此而开阔。

法师最后总结,禅是定慧一体,是我们的心本然性具足的功能。日常生活中,我们若能透过禅修的方法逐步清理内在的负能量,空间多了,心安定、清明了,我们就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去面对与处理世间的变化,最后把它放下。

报导:林洄如、摄影:杨培福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FB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ddmmalaysia&set=a.5082620475186737

【心轉、念轉、世界轉】線上工作坊圓滿——探討心不隨境轉的智慧

在疫情时代,我们往往希望生活里只有幸福,没有痛苦;只要平顺,不要坎坷。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如此。既然痛苦已经莅临我们的生命里,就让我们好好地面对它。

我们无法完全改变事件的发生,却能改变事情对我们内在的影响。因此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2022年1月至3月开办了【心转、念转、世界转】线上活动。一共有149位菩萨参与此为期三堂课的线上工作坊,学习自我觉察与安顿。三堂课分别以「觉察的力量」、「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身处变化中的我」为题。

除了法师在授课中引导学员如何以佛法的观念来看待,点出我们经常落入的盲点,如何成为烦恼不断轮回的模式,每堂课也都有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将学习到的观念落实到生活中。学员透过彼此分享实践过程的经验,以及从小组互动交流中,得到了抒发与疗愈。

不顺心的经历让我们的内在有许多的情绪。有些情绪会让我们不舒服,而我们可能选择不去看它。但负向情绪的产生反而需要我们去关注和理解。因为情绪有助于我们去生存、适应和成长。因此自我觉察就是人生改变的起点。第一堂课引导学员如实的清楚觉照当下,从中体会到念头与情绪的本质都是生灭的,也就是不长久的。任何感受生起,只要看着,一切都会过去。

修炼最困难的是日常,而觉察练习最好的机会也是日常。学员从工作坊中学习到,当我们允许自己看见情绪的存在,才能更了解自己的需求,创造一个与过去不同的生活模式。情绪犹如小孩哭闹,不花力气去解决它,而是关注与陪伴并拥抱它。当情绪被看见了,它就会依着自己的步调离开。唯有接纳,才能增加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

情绪本身并没有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觉察情绪背后的念头。我们往往对于情绪带给我们的讯息不感好奇,而只想解决情绪。第二堂课探讨在我们接触外境而有起心动念之前,是否有选择权?课程中谈到心不随境转的方法,从无明触转为明触。头脑的想法多来自于我们人生过往的经历,却不一定是真实的。因此聚焦在事项上会促使我们落入评断,修行则让我们学习把焦点放在内心的运作,从觉察中安定身心。

第三堂课从八风吹不动来探讨我们的心,如何受环境影响。身心变化的来来去去,不必把它当成「我」。学员在课程中互相分享如何看着自己的身心反应,而不要习惯性起反应。虽然不容易做到,但从互相分享中也有了互相鼓励和扶持的力量。

课程中不断的强调:生命就在当下。人最可贵的地方是观照和反思我们可以为每一个当下带来什么正面的影响,为生命做出一个新的诠释。人生的可贵并不在于完美,而在于体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活在当下不是毫无念头,而是清楚觉知,不被念头带着乱跑;活在当下不是毫无情绪,而是清楚生灭,有能力与它们共处。这就是生活中的禅修,不是打压、争持,而是清楚觉知,练习拥抱与转化,在人生路上在每个当下做出增长慈悲与智慧的选择。

报导:陈佩琪,摄影:课程组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FB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ddmmalaysia&set=a.5053842418064543

2022學佛五講開課——帶您進入深廣實修的學佛之旅

创办人圣严师父曾说:「佛法那么好,知道的人那么少,误解的人那么多」,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佛法的正见,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继续线上开办【学佛五讲】课程,并于3月10日开课。疫情期间虽然无法进行实体课程,可是却创造了不一样的因缘让其他州属和海外的学员共同在线上学习。

常施法师在第一堂课向114名新生和复课生介绍了【学佛五讲】的课程架构以及内容,并说明课程的编排是由广到深,再到生活和实修的层面,帮助学员实践解行并重的学习。法师说,【学佛五讲】的课程犹如一张学习地图,只要我们看熟了,在学习路上就不容易迷路。对于复课生,法师也鼓励大家要经常对照及确认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初衷。如果是正确的,应提起学习的信心;反之,就要找出原因并作出调整。

课程班长颜秀佩菩萨指出,这是第一次上【学佛五讲】课程,希望透过课程和大家共同学习,并请同学们多多指教。江燕婷菩萨和13岁及11岁的孩子一起上课,以课程作为凝聚一家人的亲子活动。

最后常施法师以圣严师父的学习经历和信念,鼓励大家在24堂课里锲而不舍地努力,走上信佛、学佛的生命之旅。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将在明日3月17日进行【学佛五讲】第二堂课,现在仍然开放报名至下周四3月24日,欢迎前往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的网站 www.ddmmy.org了解活动详情和报名参与。

报导:赖慧璇,摄影:课程组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ddmmalaysia&set=a.5008480402600745

線上學禪 馬來西亞道場首辦線上初級禪訓班

2022年2月27日 以及3月7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首次举办的线上初级禅训班两天课程圆满了!由两位法师以及20位工作人员陪同60位学员一起学习中华禅法鼓宗的禅修观念和方法。

比照实体课程,线上初级禅训班安排了学长在课程前后,以及进行过程中,关怀与陪伴学员,彼此互相勉励、共同学习。

第一天上课前的相见欢,各小组的学员热络地分享自己参加课程的原因以及学习目标。法师赞叹学员善根深厚,愿意腾出两天来学习安身安心的方法,并且开示,新冠疫情示现了世间无常的真实相,禅修的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心不随境转——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的身心都能安住当下。禅法即佛法,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佛经说得人身而可以学佛,就像茫茫大海每百年浮出海面的盲龟,头部要刚好穿过漂流木块的洞口一样那么渺茫。法师勉励学员们珍惜学佛的因缘,把握因缘圆满完成两天的课程!

初级禅训班提供初学者完整的禅修学习蓝图。汉传禅法重视生活中的应用,从调身、调息、调心的次第着手,行住坐卧皆是禅。除了帮助平衡身心,稳定精神之外,还能开发慈悲和智慧,把佛法的观念和方法真正落实在生活中。

课程内容非常扎实,法师从基础的禅修观念、心态、功能和工具介绍,渐渐引领学员练习打坐,体验放松,享受呼吸。学员也学习了如何用禅修的方法来拜佛,体验心从粗到细的过程。

学员在课程结束后表示,禅训班课程深入浅出且十分丰富,在法师的带领之下,非常投入地练习禅修的方法和享受整个过程。远在槟城的学员感恩有这机缘可以参加线上学习。也有学员分享生活中常会出现担忧、恐惧和许多妄念,而法师教导的禅修方法让他觉得非常受用,会继续练习下去。另有两位学员回馈禅修让他们有机会放慢脚步,放松心情:第一位年轻的学员很欢喜分享吃饭禅的练习,他生平第一次花了35分钟好好体会和享受一个餐点;第二位年轻母亲练习卧禅得好眠,可以放松休息。对于线上禅堂的设置,有学员表示虽然线上课程的环境,无法如实体在道场那样摄心,但可以感受全体共修时安定的氛围。

两天课程结束之前,学员们在小组分享的环节里,都一致认同课程结束才是修行的开始,默默发愿接下来参加法鼓山线上活动来精进共修,共同学习与成长。

报导:王书卿,摄影:杨培福、禅修组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995026870612765&type=3

線上緬懷師恩  實踐師教報佛恩

2022年2月13日下午2点,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举办了《缅怀师恩》内部线上活动,共有98位义工菩萨参与。

有别于过往以分享创办人圣严师父行谊的方式进行,本次《缅怀师恩》活动邀请护法会各组义工分享各自在承担的过程中,如何领受师父的教诲,并体会师父愿心,从而继续击响法鼓,实践法鼓山「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

佛法若离开了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义工们坦言,在忙碌于个人工作的当儿,同时承担各组的营运,实属不易,心中遇到的挑战更是多不胜数,共事时无可避免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但过程中大家却有机会不断地练习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与自我消融。义工们感恩师父的慈悲,以贴近现代人语言的「心灵环保」理念,深入浅出地弘扬佛法,让普罗大众能实践生活化的佛法,减少自己与他人的烦恼。此外,在接引大众亲近三宝的过程中,也有机会练习保持安定、平常心和自在心的方法。

监院常藻法师除了赞叹大众以实践佛法来报师恩,也勉励大家向师父学习,不只是要报师恩,更要报佛恩。因此我们每一位佛弟子都要发大愿,以生命来护持及实践佛法。个人能做的虽然有限,但众志成城,便能改善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共生共利是指日可待的。这也是2022年法鼓山祝福主题——发「大菩提心」。法师勉励大家在承担的过程中,认清自己生命的目标,在自己生命中不断用上佛法,在起烦恼、无力、退心的时候必然能坚定走下去。

报导:王书卿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947142332067886&type=3

「虎」猛精進發大菩提心  馬來西亞道場三場新春線上法會圓滿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2022年新春期间举办了三场线上法会,再次在防疫期间把握因缘与大众与法相会,也勉励大家在新的一年如虎般勇猛精进,开启无限希望!

第一场是【除夕拜忏】,法师带领109位信众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礼佛忏悔,反省自己过去一年的身口意行为,以面对它的态度来承担过失的责任,并发愿从此改正错误,决心不再犯过。第二场是大年初一【新春平安法会】,共有51人参与。透过法会中的拜愿,学习和感念诸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发大菩提心,学菩萨万行。第三场则是在年十三举办的【新春祈福法会】,共有105人以持诵观音菩萨圣号、<心经>、<大悲咒>,祈愿大众心安平安,为世界消灾祈福,愿疫情早日平息。

马来西亚道场副寺法师常施法师在法会中分享法鼓山年度主题『大菩提心』的内涵和生活实践。发大菩提心,意即向佛学习大慈悲和大智慧。『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慈悲是为对方着想,给人方便、尊重,促进彼此间的和谐、平安与和乐;智慧是以他人为服务奉献对象,在利他过程中消融烦恼,成就无我的智慧。

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常常鼓励大众,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发清净的愿,发为社会奉献、利益整体社会的大愿心,因为所有众生都是生命共同体,当我们为众生祝福,祝福的力量,也会扩及自己。

发了菩提愿心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想到众生和为众生祝福?常施法师和大众分享《华严经·净行品》的内容,经中总共提出一百四十一个愿,都是针对日常生活而发的,例如吃饭睡觉、出门走路、访友聚会等一切举止,都要发愿,以清净我们的行为。

依照《华严经·净行品》勤行发愿过生活,在面对种种的境界时,练习转念,把不善念转为善念,然后提起念头发愿,当下就是正念。以<净行品>过每一天,时时保持正念觉知,为自己、为众生发好愿。

如今疫情下全球人心不安,需要人人发大菩提心、大悲愿心,必能化危机为转机,转苦难为安乐,一起为全人类共创新局。以佛菩萨为榜样,发大菩提心,新的一年一定会充满光明和希望!祝愿人人平安健康,世界祥和安乐自在!

报导:郭紫薇,摄影:李梓铭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
【除夕拜忏】https://www.facebook.com/292544934194339/posts/4880414262074027/?d=n
【新春平安法会】https://www.facebook.com/292544934194339/posts/4883883191727134/?d=n
【新春祈福法会】https://www.facebook.com/292544934194339/posts/4921361084646011/?d=n

「滿目瘡痍,遍地溫暖」分享會

2021年秒,全国多州水灾来袭,无数的灾黎在瞬间跌入水深火热的深渊,措手不及。有些家庭被困在水中央等待救援、担惊受怕饱受饥寒,尤其在深夜之中未知是否依然见到明日的曙光。这次大水造成近50人丧命,原本齐整的家庭顿时阴阳两隔。有些灾黎被疏散,家园则遭黄泥水侵袭,有家归不得。在苦难当前,法鼓山也鼓励有意愿参与救援的义工们,加入各个救援团体的行列。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监院常藻法师提到救灾并不是凑热闹,更不能让已经慌乱的灾区增添不必要的麻烦。救灾的初发心在安顿人心,法鼓山此次救灾的定位,既「需要人做,没有人做的事,我们来做。」得知文冬与文德甲偏远村落的灾黎缺乏资源,目前需要三千套的寝具。法师即刻召集义工开始进行货源的搜寻与筹募费用,在最短的时间内,带给灾黎温暖。圆满捐赠三千套寝具后,四名主要参与的义工,包括区珊珊、叶潮新、叶端俊和符祥伦于2022年1月22日现身法鼓山道场的大殿,分享整个捐赠过程的感动与反思,感恩在背后给予许多支援的菩萨们,并感恩有机会参与把所有的善因缘串联起来的过程。

义工们亲自踏足灾区,不敢相信目睹的实际情况,深感震撼,然而看到灾区舍己为人的救援团队,顿时觉得人间依然有温度。这种世间冷暖,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了解。当地这次的大水灾,灾黎称之为「tsunami balak」(马来语「树桐海啸」的意思),其原因是非法砍伐,追根溯源其实是人类的贪欲。这与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在大法鼓曾说的不谋而合:人心的不知足,可以导致观念与行为的偏差,进而危害自然;自然界的反扑一般就是天灾。因此人类所承受的,其实是自作自受。常藻法师补充说明这些水灾灾黎并非是过去做了什么坏事,现在罪有应得,反而是为全人类的共业在受灾,是代替我们受苦受难的大菩萨。

水灾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讯号,提醒我们急迫需要反思无止尽的物欲追求。要真正保护我们的地球,人类需要意识到地球的破坏源自人类的心灵贫穷。佛法教导我们少欲知足,这观念需要落实在自己的生活中。因此分享会中,也有小组分享讨论的环节,让大家交流如何在生活中落实生活环保与心灵环保的实际行动方针。虽然在行动管理令下,现场人数不多,但大家都积极参与、热烈讨论。

最后,常藻法师以法鼓山落实理念的方法:「提倡全面教育,以落实整体关怀」来再次强调,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只有当下完成那件事而已,更重要的是藉此达到教育与关怀的功能。法师期许我们每一个人在关注气候变迁、地球暖化等课题上,能贡献自己的绵力加入救地球的行列。我们做的社会关怀,不只是希望给予社会即时的关怀,更注重从根本的人心净化着手。唯有净化自己的内心,才能净化国土,这就是法鼓山致力宣导的「心灵环保」。

报导:陈允洁
摄影:郭紫薇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FB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ddmmalaysia&set=a.4874057939376326

歲末感恩首度「雙線」進行 · 發大菩提心迎新年

2022年1月9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在遵守防疫措施下举办岁末感恩分享会,今年的法鼓山主题是【大菩提心】。新颖的方式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在各个角落的69位义工菩萨们参与线上,而大约50位护法会的悦众菩萨参与实体分享会,一起连线。当线上与线下的菩萨们,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跟彼此齐声打招呼时,场面顿时热闹了起来。

监院常藻法师为大众开示,感恩一年来大家共同成就三宝事,是岁末感恩的意义。创办人圣严师父期许我们透过岁末感恩来检讨自己哪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和展望团体、佛教和大众的未来。此外,法师提醒我们需多觉察自己的身心,先把自己的身心照顾好,再奉献和利益大众。同时也鼓励大众回到学佛的初发心,反思自己在这一年是否有成长?法师期许大众在新的一年,无论在顺境或者逆境中都能把这么好的佛法分享给大众。

紧接着,五位常住法师纷纷献上祝福,其中演奉法师抛了一个问题给大众 “佛教徒是否可以恭贺大众恭喜发财呢?”法师說明了佛教的七圣财:信財、布施财、听闻财、戒财、惭财、愧財和智慧财,因此可以恭贺大众恭喜发这七圣财。核心团队的召委团也向大众拜个早年,祝福大众发菩提心和感恩的心迎接新的一年。

合唱团今年也一如往年,在分享会前用心预录了新年歌曲和佛曲。四首串烧新年歌曲,曲目包括:《福到你家园》,《YooHoo 向前走》,《贺新年》 ,《新年歌儿大家唱》。轻松愉悦的新年歌顿时让大众融入在喜庆的气氛中。合唱团指导老师演品菩萨也把在疫情中感动的感受编成一首佛曲 -《致敬逆行者》。

线上岁末感恩进行一个小时后,也来到了尾声。监院法师帶领大众一起来发愿,法師提到每个人的愿虽然不同,但基本上都不离四弘誓愿,同时相信每个人都具备善根。

在线活动圆满后,现场开始进行活动策划团队精心为参与实体分享会的悦众菩萨准备的特别游戏环节。每个人在分组完成模仿画作的同时,需扮演一个秘密角色。组员们轮流观看画作的某一部分,再回到各自的组别里一起分工完成那幅画作。接近两年没有齐聚的悦众也很快投入在游戏中,在过程中感受到人与人互动的喜悦及温暖。游戏让我们发现,我们无法复制任何曾经喜欢或觉得美好的事物,因为当下的因缘与当时不同,而一味的追求相同的感觉或方式,只会让人内心觉得痛苦。常藻法师总结,悦众的职责相当艰辛,法师鼓励大家把服务当成练习场,练习放下自己,尽力创造因缘来成就别人。与其等待别人可以给我们什么,不如多想可以为对方做什么?

最后监院法师提醒大众珍惜自己学佛的善根,强调善根很珍贵。现实中,我们的心很容易随境转,需要时时自我觉察与调整。也得靠大众的力量弘扬佛法,让佛法流传下去。2022岁末感恩分享会也在一片法喜中圆满结束。

报导:杨清凤
摄影:杨培福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FB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834643403317780&type=3

【2022線上慈悲三昧水懺法會】~積攢「心想事成」的資糧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2022年1月1日及2日首次举办【线上慈悲三昧水忏法会】,每日皆有90余人连结脸书直播,居家拜忏,为新的一年注入善因缘。

经历了搬迁与新冠疫情的管制令,本次的慈悲三昧水忏法会是即2018年实体法会后,跨别了3年,难得因缘具足而举办的。监院常藻法师担任本次的说法法师,监香演莲法师、常住法师及悦众菩萨们共同带领信众,每日诵念《慈悲三昧水忏》上、中、下3卷。

信众们有些身着海青,有些身穿宽松的衣服,在家设置坛场,一起诵经拜忏,跟随监香法师的带领,体验放松身心的禅修方法及聆听法师的慈悲开示。

监院常藻法师谈到,善因缘与善知识一直都在,只是我们没能与它相应,擦身而过。拜忏就像照镜子,能看见自己的心是如何给自己与他人制造障碍,增添烦恼,并透过觉察、反省、忏悔与改过,让自己的身口意不再造恶业,累积善的力量,让自己能与善因缘和善知识相应,心想事成。

我们可善用忏文中提到的七种心,即惭愧心、恐怖心、厌离心、菩提心、怨亲平等的心、念佛报恩的心、观罪性本空的心,来熄灭自己的三障,也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七种心能帮助身为凡夫的我们,舍离不清净的习惯,把烦恼降伏下来,进而积攒出离惑业苦生死轮回的资粮。

此外,监香演莲法师也鼓励大家以「佛法难闻今已闻」的感恩心,让忏悔成为临睡前的功课。信众可虔诚诵念“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为当天所造的一切恶业求忏悔。

结束前,常藻法师提醒大家,拜忏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清除已经显现或将显现的果报,而是看见自己的心是根本的原因,并以更高更广的眼光来面对眼前的果报,让它成为提升自己、净化自己的福德因缘。

报导:叶丽芹,摄影:李梓铭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792498477532273&type=3

災後全民一心 · 傳遞溫暖

2021年杪,史无前例的豪雨造成了马来西亚全国八州大水灾,全马各地频频传出灾民受困的讯息,各团体也纷纷伸出援手,不分宗教种族第一时间前往救援,以及水退后协助清理家园。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也秉持关怀社会的精神,尽力协助让受困于家中或救灾中心的灾民能得温饱。除了第一阶段捐助善款,尔后得知彭亨州多个偏远村落受灾严重后,也启动了第二阶段的寝具捐助,即当地提出的迫切需求。

法鼓山义工菩萨们配合厂商送货的日期,分批于六天回到道场同心协力将寝具打包成套,以方便当地发放。出坡前,常寂法师带领义工菩萨们共同发愿回向,并请大家随时随地身体放松,每个动作的当下都提起佛号,为灾民祝福。法师也在出坡结束后感谢大家的发心,相信灾民在困难当中能够倍感这一份温暖的心意,更重要的是,水灾带给我们的省思,希望大家都能留意我们所作的每一个选择和大自然息息相关。照顾好心念,就是在照顾这地球。

此次捐助三千套寝具前往文冬郊区村落,总共分为三批送达当地。很感恩熟悉当地的居民,落力协助前往偏远地区发放,包括原住民村落。代表法鼓山前往当地的护法会召委和副召委,在灾区关怀后,目睹因过度砍伐而造成此次在水灾中许多房子受到洪水和木材摧毁的状况,对于创办人圣严法师提倡心灵环保才能究竟保护地球的观念,倍感其重要性。许多看似天灾等不明因素,其实可以从处处落实生活环保和心灵环保,而能让地球和人民免受许多的灾难。

协助将物资送达当地的法青叶端俊,看到各团体义工都前往灾区协助清理家园,内心很感动,在满目疮痍的灾区现场,感受到哪怕世界很多苦难,还是有很多人愿意送温暖。由于全马各地受灾地区都急需寝具,因此在采购的过程也多番曲折。厂商面临供不应求的状况,发心日以继夜的加班,以便让灾民早日得到一丝温暖。远在吉兰丹的厂商,更是每天不辞老远将当天完成的床垫尽快送到五、六小时车程外的文冬。全民一心、尽己所能的互助精神,实为灾情中的温暖光晖。

图文提供: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781568025291985&type=3

1 ... 19 20 21 22 23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