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學佛營【佛陀教我 It’s ok not to be ok】


为了响应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人类精神健康的关注,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2月29日至3月3日,首次举办以“【佛陀教我It’s ok not to be ok】——从《阿含经》学习自我疗愈”为主题的4天3夜学佛营。
约60余位参与者相聚在万达镇佛教协会,透过经典的导读、小组讨论及互动游戏,解行并重地体验规律团体生活,并从中找到真正疗愈身心的观念与方法 ——觉照并清楚知道每个当下自身五蕴变化,练习以无我的态度为烦恼解套,重拾自在人生。
授课暨监院常藻法师把课程编制成四大单元:如实觉知五蕴变化;烦恼不等于我;对一切受不期待也不讨厌;心安于四念处,与《阿含经》中的小故事相结合,透过8堂各一小时的课,为营员们剖析讲解烦恼的本质,厘清学佛路上的迷思与束缚。


学佛的人常以自身烦恼是否有递减,快乐是否有递增来衡量自己学佛的进度,无形中为自己定制了“要呈现完美形象”的枷锁。学佛是以学习佛陀的慈悲与智慧为目标,但在转凡为圣的过程中,自己种下了什么因与缘更为重要。并非为了维护完美的形象,而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或让自己变得麻木无感。法师表示,唯有如实觉知自己当下的情绪,不为它添加自身过往的经验及未来的担忧,不与其对抗,了解情绪背后是由五蕴的因缘和合组成,没有单一主宰,也不会永恒不变,知道一切现象都是暂时组合存在的,才能为自己的心松绑,让自己有回应方式的选择权。同时也不因自身对情绪的惯性逃避,而让它成为一触即发的雷点,导致无法掌控,或需要收拾残局。
烦恼的升起亦是如此,并没有实质不变的唯一导因,而是多个因素相互推动汇集而成的结果,所以烦恼不等于我。在解释“五蕴”及“我”的观念时,有营员发挥巧思地以马来西亚有名的菜肴“四大天王”为譬喻:五蕴就是组成这道菜肴的臭豆、长豆、茄子、羊角豆及辣椒,而“我” 就是这几道菜肴暂时组合而成的假名。正因世间万物当下呈现的现象皆是诸多因缘聚合而成,所以佛陀在入灭前对弟子的最后叮咛是以观“四念处”的身、受、心、法为依归,让自己能够正念觉知地活在当下,不与因缘法则相对抗。法师进一步补充到:心不期待也不讨厌地接受每个因缘的到来,既是真正的安心,而非表象上的须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安心。法师也以经文说明许多佛弟子在经历病痛,以及从凡夫至解脱道的过程,都是以四念处为修行方法。


为了让营员有机会思考及消化所学,每堂课结束后也设有小组讨论环节,透过实际例子的讨论与探究,厘清学习盲点,也将这些新观念与自身生命连结,让佛法不仅有理论,更是实用及有生命力的!营员们也有机会在结业呈现中,集体创作,汇整所学,以戏剧演出和图表的方式简述呈现。营员们生动且幽默的诠释,让观众席的笑声及欢呼声无有间断。
此外,营间八式动禅、早晚坐、出坡及瑜伽运动等环节,让营员们将课程所学立即运用和体验:练习着回到当下,觉知当下。营间的三大互动游戏,不仅紧扣课程主题,更让营员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自己。当中【生命曲线】让营员们有机会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重新检视自己生命里重大事件所要给予的馈赠;【价值拍卖会】让营员们深刻体验“得到的雀跃”及“失去的失落”,在急速起伏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如实地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发现生命中最珍贵的、可取舍的、求而不得的价值,也在这变幻莫测的游戏过程中,理解善用如梦的人生,提升自身的修行——“借假修真”这回事;【海难余生】的突发事件,则让营员们有机会体验无常,面对求生的抉择,珍惜及感恩所有得来不易的因缘汇聚。


结业前的大堂分享更是精彩:有位学员表示参加营队后才明白,原来学佛的人不需要否定自己焦头烂额的一面,只要清楚最终想要朝往的方向,过程中,如实地面对自己及身处的因缘条件,一点一滴的觉照调整即可;也有学员重新诠释“爱自己”的方式,不是靠外在物质的满足,而是如实地接纳自己的情绪,无需耗费力气与它们对抗,内心即可安稳自在。
离营前,授课暨监院常藻法师跟大家分享了促成本次营队的诸多善缘,而这些善缘的聚散显示了佛陀教的因缘法是触手可及的,同时也勉励大家,不论顺逆境皆要好好照顾好自己与佛别无差别的五蕴!让它时时刻刻回到当下,不为过去懊悔,不为未来担忧;相信活好当下的每一刻,既是在为未知的将来储备资粮!愿大家从这份佛陀及祖师大德遗留的智慧中受益,并将其惠及予更多有需要的人,让大家有机会净化自身的烦恼,开启幸福自在的人生!
文/叶丽芹
图/李梓铭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
1. 20240228 学佛营~集训
2. 20240229 学佛营~Day 1 报到
3. 20240229 学佛营~Day 1 课程
4. 20240301 学佛营~Day 2 特别活动
5. 20240302 学佛营~Day 3 出坡
6. 20240302 学佛营~Day 3 晚坐
7. 20240303 学佛营~Day 4 各组分享
8. 20240303 学佛营~Day 4 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