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勘未曾認識的自己,找回本來面目

睽违三年,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9月24日至10月1日在好山、好景、好风光的百丈山国际禅修中心举办【初阶禅七】,由常捷法师担任总护法师、常藻法师为小参法师、四位监香法师及十位内外护义工共同成就这场活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115位来自新加坡、台湾、马来西亚等地的禅众踊跃报名,齐聚一堂,精进共修。
封堂后,总护法师以轻松的方式欢迎禅众带着像度假的心情来融入禅七的流程,和自己的心来个约会。活动流程涵盖了八式动禅、坐禅、经行、瑜珈与拉筋运动及佛法开示。每日作息里,禅众都有机会于早、午、晚三个时段聆听创始人圣严师父的禅修开示影片,宛如师父出现在现场为大家开示。
总护法师不断提醒大家:“禅修的过程就是目的,”我们的心要从日常的散乱状态,调整为集中心、统一心,甚至最后达到无心的状态,必需要有方法。一般上,我们的心在没有守护根门的情况下,都是六根奔放,魂不守舍,不容易安心。安心要从收心、摄心开始。所谓摄心,就是先让心寄托在方法上,过程中或许会出现昏沉与散乱,就需要有方法去对治,渐渐地把心安住下来。师父比喻这过程就像用扇子要去接一根羽毛,扇子就是方法,羽毛就像浮动的心;倘若少了耐心与恒心,扇子一晃,羽毛就飘走而接不住了。透过参与密集的禅修活动,我们可对方法培养出兴趣,并更深层认识自己的心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同时也能熟悉如何掌握方法而对修行增加信心。
进入第四天的禅期,禅众逐渐适应与进入状况,也能比较清楚自己在用方法过程中所产生的身心反应,活动流程开始加入小参的环节,以让禅众能有机会与小参法师核对方法与心态是否正确。当中,有禅众开始体验到禅悦与法喜,所谓的禅悦就是在用上方法后,心有种安稳、安定与实在的感觉;法喜则是在每日听闻了佛法开示后,懂得运用苦、空、无常、无我的观念来看待所有的因缘流动,而心感喜悦。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总护法师在禅期第五天,下午的最后两支香带领禅众到户外经行。从单纯的作息移步到户外时,一般上心会容易往外攀缘,但因经过了四天身心的收摄,此时就能尝试提起觉照的心。禅众不断地体验: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与外境碰触时,对于自己内心所生起的念头,不去给予任何的判断与评价,这就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禅众从每天聆听的开示中也学习到,作为一位真正的禅修菩萨行者,除了懂得如何掌握自己的心不随境转外,同时也必须具备两种心:即是“出离心”与“菩提心”。出离心就是透过方法的运用,从内心改变而超越烦恼,再进一步地发“大菩提心”,就是实践“四宏誓愿”,在世间达到化世的功能。总护法师补充,菩提心与烦恼心其实也是同一颗心,只要常常提起菩提心,烦恼心就没有空间生起来了。
禅期来到第六天,适逢中秋佳节,禅众透过知惭愧、求忏悔,意识到傲慢与强大的自我中心都是修习禅法的障碍。拜忏可以帮助自己消除业报、常常反省,而感恩会让心变得柔软。当自我越来越渺小时,便能在觉察与觉照的功能中,时时点亮自己光明的心灯,也照亮他人,让这份善因犹如蝴蝶效应,聚集更多的善缘。
在解七前晚的大堂分享环节,禅众都被百丈山义工用心的护持而受到感动,尤其是每日用心为大家准备三餐的义工菩萨们。当中有位来自国外的学员,在出发前才获知自己怀孕了,但这也没局限了她想要精进禅修的愿心,怀孕初期虽让她的身体常感不适,但能让她借机练习师父说的“痛而不苦”之心法。
禅七圆满前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三皈五戒与礼祖。”圣严师父恭喜大家圆满了七天的精进用功,并以三宝来祝福诸位。皈依三宝的好处,能使人格成长,增加智慧与增长慈悲。有两位禅众在大家的祝福下皈依三宝,并与大众一起发愿生生世世都回到有佛法的地方,好好修行及行持菩萨道。
临行前,总护法师勉励禅众要继续将佛法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用于生活中,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不忘提起惭愧、忏悔及感恩心,让自己的生命有所成长、时刻看见转变的希望。
文/叶潮新、林洄如
图/黄贞全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的FB相簿:
1. 20230923 初阶禅七~出发啰!
2. 20230924 初阶禅七Day 1~
3. 20230925 初阶禅七Day 2~
4. 20230926 初阶禅七Day 3~
5. 20230928 初阶禅七Day 5~
6. 20231001 初阶禅七Last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