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徒的使命與任務

2023年3月25日,马佛总森美兰及柔佛州分会联合马佛青森美兰州及柔佛州联委会于马佛总金马士支会举办【佛学班义工老师交流营】。四十位来自森美兰、柔佛、马六甲及雪隆区的义工老师相约参与。该营以发掘及培训年轻佛学班义工或讲师、学习新时代的教学技巧、加强佛学班的吸引力及提供交流平台为旨。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监院常藻法师受邀分享【佛教徒的使命】一题,为这群进入社区接引信众学佛的先锋们调整好服务的方向。
首先,法师透过互动的方式让大家思考「自己当初为何学佛?推动大家发心担任义工老师的内在推动力又是什么?」法师表示,大家聚集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正法久住,这也是身为佛教徒的使命。当今社会,佛学的资讯遍布网络,可是,如果没人有把佛法实践于生活中,佛法是无法传承下去的。法师强调要让正法久住,有三件事缺一不可:「修学佛法、护持佛法及弘扬佛法」。
法师进一步解释道,修学佛法是没有门槛的,唯一的门槛是自己不愿意走出舒适圈,因为要改变自己,放下自我,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我们身处在一个不缺资源的年代,我们面对的主要挑战是「不懂得珍惜」。当佛法不再被需要的时候,佛法就不会再出现。因此修学佛法这件事是从每一个普通人开始,当人人都能把佛法实践在生活上,佛法就能普及化。当大家受用于佛法后,就会稳定、精进用功,以至道心不退。法师鼓励大家在奉献的当儿,也需要有固定充电的来源,让自己的心不离佛法。圣严师父要我们发大菩提心与大慈悲心,可是这件事是需要每天灌溉的,才不会在无常法和因缘法中迷失自己。
其二是护持佛法:如果每个人只停留于自身修学佛法而不想护持佛法,正法也无法久住。在护持佛法的过程中,心态很重要,法师鼓励大家用佛法的态度来护持佛法,既是把平时学习到的观念和方法运用在办活动中。如果大家能够把护持佛法的过程当作实践佛法的过程,正法就能久住。法师分享到,能够参与让正法久住是一件很有福报的事,因为三宝事可以与更多人结善缘,让更多人有机会修学佛法而让生命素质有所提升。在这过程中,法师勉励大家秉持着:「面对一切的境,不求无碍,但求无恼」的观念。
三、弘扬佛法,这是每个佛教徒的使命。在修学佛法、实践佛法的过程中,自身的改变会影响身边的人对佛法产生兴趣,此时已达致弘扬佛法的功用了。此外,法师叮咛大家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办接引性的活动很重要,但要记得它是逗号不是句号,最终目标是让大众了解佛陀的教义和如何把它运用到生活当中。根据全球目前的调查数据显示,佛教徒人数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因为很多自称是佛教徒的信众,对自己的宗教并不清楚,而有幸接触正信佛教的大家,其实并不一定需要做多么伟大的事业,而是只要回到平凡的自己,学懂一句,用上一句,受用一句,那么佛法就展现在彼此的生命中,佛法就得以广传,也能吸引下一代成为佛教徒。
法师总结,只要是以正法为依归,一切善缘自来。圣严师父在日本的指导教授和师父都曾说过:「道心之中有衣食」,只要有道心就不用担心,善缘会因正法而来。在所有因缘变化当中,无需比较,而是随顺当下的因缘,随缘尽份,尽份随缘!让三宝住世,正法久住,是身为佛教徒的使命,也是大家的福报。
常藻法师也在3月30日傍晚拉曼理工大学佛学会第四堂佛学班中,以【为法承担】为题分享了佛教徒的使命与任务。法师以共同分享的互动方式,引导大家思考正法久住以及佛教组织的存在,对我们有何重要性,并分享护持佛法的心态,以及要有持续充电的管道。出席者透过分享和提问更加厘清学佛的方向,也加强承担的动力。
文/余晓琪,图/余晓琪、郭华慧
*
*欲查看更多活动相簿,请点击道场FB相簿:
1. 20230325 佛学班义工老师交流营-佛教徒的使命
2. 20230330 拉曼理工大学讲座~为法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