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威大學佛學會理事傳承培訓營

双威大学佛学会于2022年12月16日至12月18日在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举办理事传承培训营,共有17位上届和新届执委参与。整体课程设计以实务运作、管理传承交流为主轴,让新任理事更加清楚了解佛学会执委所应具备的心态、观念和努力的方向。

此次营队邀请了演明法师带领两个课程:「佛法在日常生活之实践--什么是禅?」及「如何用佛法解决困难或逆境?」此外,也邀请了居士讲师分享「领袖观念」和「有效会议及行政运作」等课程主题。

首个课程「什么是禅」,法师解释「禅」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现在正在做什么,心就放在当下,不想过去、不想未来,没有任何其他的念头。法师藉此厘清许多人对于禅修的误解,以为禅修和生活是分开的,但其实禅修不局限于打坐而已,平日的行住坐卧和语默动静都可以是我们练习禅修的着力点,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稳,并得到智慧与慈悲的开发。法师也强调若没有把禅修的方法融入生活中,它将仅是一种学说而不是实用的禅法。

另外,法师也提到在生活里练习禅修要掌握的两个原则:「身在哪里,心在哪里;清楚放松,全身放松」和「一时一事」。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把自己拉回到当下:说话时,知道在说什么;吃饭时,不胡思乱想、东张西望,而是细细咀嚼;每走一步路都清清楚楚,踏踏实实,知道自己步伐的轻重和所前往的方向。

第一天的课程结束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同学提问:“Why do we have to bring ourselves back to the present moment? ” 法师透过提问引导对方去思考和体验,把自己拉回到当下时,身心会有什么变化和感受?进入了宝山当然不可空手而回,法师鼓励大家可以藉由这三天两夜的时间去体验随时随地保持心念回到当下的状态,如此一来,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最后一天的课程演明法师简单说明打坐时该注意的事项(环境、服装、时间和打坐的用具)、辅助坐姿、坐前和坐后需要的运动、前方便及按摩。接着放松大家一同体验了十分钟的禅坐,学习让习惯向外发散的心拉回到当下。虽然是首次的打坐体验,但教室里的氛围却非常安定。

接着「如何用佛法解决困难或逆境?」环节中,法师先是以开放提问的方式切入,分享如何在筹办活动时,利用佛法的智慧自利利他,减除心理上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圣严师父的影片中提到:「情绪的反应从观念产生,并不是与生俱来或一成不变的。若观念改变,苦的事实便不存在。」虽然观念上清楚知道,但却还是会因为外境而产生一些情绪。法师也藉此因缘分享「四它」的观念,鼓励大家遇到挫折的时候,学习心平气和地面对、接受、处理和放下,因为任何事本来都在无常变化中。法师提到可以藉念佛、诵经、唱诵和打坐等方法,让心有安置处,又或是为自己设下定课,会帮助自己比较容易觉察心念的起伏。

活动圆满前,法师带领大家一起发愿回向。也期许大家可以把正确的禅修观念带回去与家人及朋友分享。每天也可以抽一小段的时间练习,因为只有自己在佛法、禅法中受益,才有办法对三宝产生信心,也才能将佛法的好一直传承下去。

寺院的启建是为了成就大众一起来修学佛法,这几天道场充满着活力和团结凝聚的氛围,相信双威大学佛学会理事团也充电满满,为分享佛法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报导/摄影:文宣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