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過境遷系列二總報導

疫过境迁”系列二工作坊——【心的距离,决定新的距离】线上工作坊于8月14日结业啦!共有128位菩萨参与了此系列的学习。

系列 二《心的距离,决定新的距离》共有四堂课,本系列围绕着人际关系,主题分别为“从我到我们”、“超越天秤的平衡 ”、“有同有异之进退”、“心与心的零距离” ,协助学员们循序渐进地从觉察自己、照顾好自己,进而在人我互动中不存对立心、懂得尊重他人,最后做到无我的关怀。

从四月到八月,大家近每月一次在云端相见,经由与组员、关怀员的互动,拉近彼此的距离。许多学员也善用“课后321”的工具,整理自己的学习,并在生活中落实行动。

工作坊中,通过常藻法师的主题分享,学员们有机会去思考自己如何看待人际关系,从中觉察自己的惯性与期待。冲突、不满和痛苦,究竟是对方给的?还是自己的内心上演的“独角戏”呢?法师也提到,其实每个人都有慈悲和智慧,要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去“给”的。

而在最后一堂课——【心与心的零距离】中,学员们除了学习如何关怀他人,也更了解自己自己希望如何被关怀。常藻法师分享到,关怀,不是一件因为责任或者他人在做,所以我也做的事;更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修养与内涵。一颗真心、活在当下的心,能够给予他人所需要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这就是关怀。通过关怀他人,渐渐学习放下自我。因此, “关怀”是众生成就我们放下自我中心,也就是无我的修炼。

法师也分享如何以“默照”来经营人际关系。默,即个人不起反应、不因他人外在因素,而让内心受影响;而“照”,则是自我觉照。接受自己也有需求,但是学会分辨,这是自己的需求还是他人的需求?否则,在关系互动之中,听到的是自己的回音,而不是真正来自他人的声音。透过清楚而不带着个人需求的觉察,心就不会随着外境而起起伏伏。

除了法师的分享,学员们也通过小组游戏,互相猜猜彼此最喜爱的关怀方式,从中看见原来自己想要的与他人不同,他人看见的与自己所以为的也不一样。我们往往因为与亲人过于熟悉,而忘记对方也是一个会随着因缘变化的个体,需求也会随之改变。最后,主持人也请学员和亲近的人一同进行这个“爱的功课”,让彼此可以有机会更了解彼此,达到“心与心的零距离”。

报导:王静涵,截图:技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