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學佛班參訪馬來西亞道場

2022年8月27日吉隆坡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佛班在讲师的陪同下前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参访。26位参访者前来的目的各不相同,有者想接触不同体系的佛教;有者想了解法鼓山的理念与精神;有者纯粹好奇法鼓山是什么样的一个道场。

常寂法师致欢迎词之际介绍了法鼓山的理念及名字的含义。理念即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学佛未必需要把整部经读懂,只要懂一句,就能少一些烦恼,甚至受用一生。法鼓山为此把佛法深入浅出地化成日常用语,让更多人能落实在生活并达到身心平安、健康以及快乐,而分享佛法犹如敲响佛法的鼓,让听到法音的人受惠。

导览菩萨接着带领同学们参观及介绍道场的境教和设计理念,让同学们对法鼓山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在“体验法鼓山的宝”环节中,每个人分得四颗葡萄干。主持人边发问边引导大家体验整个享用葡萄干的过程。我们很常会用惯性去咀嚼,而无法觉察到食物的变化,如触觉、大小、味道。甚至有时用同样的方式去吃,变化和体验也会不一样。

佛曲分享环节,法青们分享了《眼前当下》与《和心在一起》这两首创作佛曲。聆听的过程中,主持人鼓励大家多留意歌词的含义。大家都在轻松音乐的环绕下,专注的熏习佛法。

最后,监院常藻法师也在总结开示叮咛大家不只在法鼓山挖宝,而是在佛法僧中挖宝,毕竟我们都是向三宝学习。另外,佛法主要存在的目的是助人解决苦跟烦恼,还有成佛。成佛就是有能力让自己成为没有烦恼的人,进而帮助每个人没有烦恼。法师也分享每个当下都是由很多变化组成的,所以是无常的。因为无常,生命才更有希望。

罗泓杨菩萨对此开示印象深刻,也很认同佛法离开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周依琳菩萨对于 “无常”的体悟是世界瞬息万变,如果把心停留在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痛苦,这也是一种执着。只要时时刻刻感恩每一个当下,便是自在。符诗绮则最喜欢 “念观音、求观音、学观音、做观音”。她感受观音菩萨慈悲力量无边,心里觉得很喜悦安乐。周佩圻透过《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解到生活中若因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心”就“住”在里面。因为耿耿于怀,心无法与当下的时间并行,这也是烦恼的源头。因此不应太在意别人的恶语。

最后大家以大合照、赠送结缘品及享用午斋结束了此次参访。

报导:庄伟铭,摄影:法青组

欲查看更多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475737902541657&typ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