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大佛學會傳承營  做承先啟後的輸血管

2022年7月22日至24日拉曼大学双溪龙校区佛学会19位理事前来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举办「第十八届理事传承与培训营」,特别邀请监院常藻法师担任此次营队主要讲师,在7月23日这一天带领两个课程和一个工作坊,同时也邀请了萧蕴莉居士、赖慧璇居士和杨康晖居士分享佛学会的管理和运作经验,让新任的理事们对佛法有更深的体验,对佛学会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实践佛法、弘扬佛法。

首个课程的主题是「学佛与理事承担心态」,常藻法师在课程中分享了自己最初学佛的因缘,在大学时期被学姐邀请担任佛学会主席,从一开始的抗拒到肯学习承担,法师很感恩佛菩萨引导他在这个过程中看见因缘、因果法:「现在可以承担职务,是过去众缘成就我们的,因而很珍惜为大众服务的机会」、「不是因为有能力而承担,而是因为承担而成长」。

担任课程助教,也是法青副组长的梁羽康透过「哇!悟卡」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要学佛?学佛跟我的关系?学佛之路的重要性?法师在大家的分享后,回馈提醒学佛是学习用佛的态度面对生活,把佛法视为日常用品,应用在生活中。能够把佛法用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佛法的输血管,才能将佛法传承下去。

「你认识自己吗?」常藻法师在以「心与心的交流」为题的工作坊,带领营员们体验呼吸和引导放松,收摄身心跟自己在一起。法师说到,当我们有能力了解自己的心,就能够理解他人,生活中也容易安心。接着助教羽康再次透过不同玩法的桌游和分享讨论,带领大家认识自己和团队成员的价值观,再进一步寻找团体的大方向和价值观。过程中营员们发现自己的惯性,经常认为事情「应该」要怎样处理,但经过讨论后发现,原来很多事情没有一定要怎么样,而是随顺当下的因缘,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团队合作中,难免遇到因为价值观不同而产生摩擦,法师也在工作坊结束前,分享觉察自己情绪感受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谈到处理情绪的方法。

在第二个课程「心灯」,常藻法师让营员们针对一整天的课程,整理思绪并写下三个学习、两个感受和一个行动,再一一进行分享。最后,法师带着营员们一起在祈愿观音面前发愿,愿把学习的内容带回佛学会,运用在理事们的承担路上。

报导/摄影:郭紫薇、赖慧璇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请点击道场FB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392209097561205&typ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