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放下•看生死】線上工作坊 · 百人一起探索生死

生命中的任何阶段,总伴随着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尤其在疫情当前,种种无助、遗憾、措手不及,让人不自觉陷入沮丧、悲伤、恐慌等负面情绪。 为此,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分别在10月31日及11月4日举办了两场【提起.放下.看生死】线上工作坊,陪伴参与者学习佛法的生死教育,为一切无常现象,随时做好准备。这次工作坊的对象是义工及护持会员,共有154位学员参与,一起探索生死及认识法鼓山大事关怀的观念与做法。

工作坊分为三个篇章,让大家从「洞悉无常,提起希望」到「生死大事,圆满放下」,最后到「生命有限,愿力无限」,按部就班地探索。其内容极为丰富多元,涵盖了圣严师父的开示、短片分享、小组讨论,还有诸位法师解惑及回馈的环节,让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并建立正确的佛教生命观——万法无常。 因为世间无常,我们更应该珍惜人生,以积极的态度圆满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让生命了无遗憾;同时,也学习如何面对和应对家人生离死别的一刻。

通过小组关怀员的引导,学员们以佛法的角度看待世间万物,由狭隘的自我中心转化成更宽阔的心态。 圣严师父开示说:「你有多少奉献,就有多少价值。 价值是正面的,对人有益的,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利的。 再进一步的增长悲愿心……」在佛教利人利己的精神下,生死的课题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课题。

法师讲解道,大事关怀是在法鼓山大关怀教育的范围内,「以关怀完成教育的功能,又以教育达成关怀的任务」为目标,致力于普及生死教育,而「往生助念,慰问关怀,佛化奠祭」正是以佛事为媒介圆满对生者与往生者的祝福。圣严师父说:「唯有生者安,亡者才会安」。 一场庄严的佛事,除了让往生者平和往生,也教育家属系念佛号、经文,把遗憾、不舍、悲伤化为虔诚的祝福,安心地修行 。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员们透过分享各自的生命故事探索内心世界,进而疗愈了隐藏多时的悲伤。 大家互为彼此的善知识,场面温馨令人感动。 更多的是,大家受到工作坊的启发重新看待生命,学会感恩生命中的一切苦难——因为苦难,修行的过程累积了更多的慈悲与智慧,让我们能更安然地面对一期生命的结束,并滋养下一个生命阶段的开始。

工作坊结束之前,监院常藻法师叮咛大家要抱着护念众生、利益他人的心态去修行,以无私的愿力奉献,无惧地自我成长。 这样持之以恒,必将开拓更宽阔的心量,让我们能更坦然地面对世间无常,超越生老病死。

生死能否两相安,取决于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品质以及对待生命的态度。 所谓「自心净土」,人人皆有佛性,只要自己开始修行,一颗心便能无时无刻与佛法相应。

提起希望,放下生死,让有限的生命在无尽的愿力之河中持续行进。


报导:曾秀容


※欲查看更多活动照片,敬请点击:https://www.facebook.com/292544934194339/posts/4576605869121536/?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