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程接續登場·創造大眾學法契機

一场疫情的到来,因行动管制令,人人都被迫留在家中。在忙碌的生活中,行动管制似乎是最好的休息、安顿身心的时候,但是生活及生存的压力在日子一点一点过去中,慢慢地浮现出来,莫名的忧虑感侵蚀着心灵。
为配合防疫措施,2020年的学佛五讲课程停办一年,而为了让大家能够“回家”,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举办两个线上课程,其宗旨是在这疫情中以不同的方式陪伴大家,给予关怀与安定人心。
「自利利他无烦恼—观音法门的实践」是第一个课程,由7月2日开始至8月27日的每周一课,共八堂课,此课程有176位菩萨参与。
打开电脑,进入Google Meet,听到主持人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测试麦克风、有问题的私下联系以免打扰上课等等。虽然大家都在不同的空间,但在这段无法“回家”的日子是格外幸福的。每次开始上课前,都会有一段沉淀身心的时间,以让大家缓解、放下前一秒还在处理的事情、情绪。
「观音法门的实践」主要以《普门品》及《大悲忏》作为课题。《普门品》的持名法门是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不管是因外境而产生的恐惧还是内心贪嗔痴的作祟而起的烦恼,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能安心,远离恐惧并从烦恼中跳脱出来。经文中“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是给予众生的一道处方签,时时刻刻把观音菩萨放在心中,对他的功德不起疑心、对他能给予我们帮助不起疑心,念念不离观世音,就能得到他的救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犯下各种大小的过错,而这些生命的尘埃如果没有清理,会使我们变得消极,无法向前,也成为修学佛法的阻碍。以《大悲咒》为忏悔法门的《大悲忏》,除了能让我们在佛前忏悔所犯的过错,并且发愿从中学习、调整态度,用心学习佛法以自利利人成就佛道。透过忏悔发愿让心灵净化,在每一个当下创造善因。
每堂课以后,授课法师给我们一份回家作业,当中有包括持念圣号108遍、诵《普门品》、睡前忏悔身口意并发愿调整等等,这些功课的宗旨是为了帮助我们安心。
「观音法门的实践」课程结束以后,紧接着是「成佛必备的资粮—菩萨戒」的课程,由9月3日开始至11月12日,共九堂课,此课程吸引了224位菩萨参与。
欲成佛,必先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必持守菩萨戒。授课法师以交通灯为比喻,它的存在是维持公路的秩序以保护驾驶者的安全;同样的,戒律存在的本意是保护及提醒的作用,而不是要约束人生。未受戒前,我们容易做出伤害众生的事情,持戒能让我们在造成恶因前警觉,把伤害力量减弱,一点一点地练习。
课程中也有分享法鼓山的传戒,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为了适应时代环境的变迁,依据学理经论而改良,使其着重在菩萨戒的精神——以清净的身心增长慈悲与智慧而并不只是重于仪式,让大众容易接受并发心受持。
在最后一堂课,授课法师带领大众诵戒,大众整齐穿戴海青,已受戒的菩萨们搭上菩萨衣,在不同的空间一同诵戒,这殊胜、庄严的仪式为菩萨戒课程划上完美的句号,作为结业礼。
2020年,无常的一年。它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什么,但同时也让我们得到了一些什么。有菩萨说他家住得远,无法上学佛五讲是遗憾,线上课程对他来说是久旱逢甘露,他非常珍惜每一个参与线上课程的机会,所以只要有线上课程都一定报名。行动管制令限制了我们,但求法之心是无限制的。
报导:叶紫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