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亂心不亂 · 學習走出自己的路

改变一直都在,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患得患失?又是什么能让我们在缺乏活力的经济状况中,脱颖而出?如何不让环境与生活中的不确定,影响了自身的幸福快乐呢?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与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佛青)、马来西亚佛光山及马来西亚佛教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催,马佛青雪隆州联委会及马佛青森美兰州联委会联合主办【向前有路】系列活动。此活动将分别透过三场线上座谈会与一项线上就业平台的分享,为面临失业的青年及就业机会骤降的大专生凝聚正能量,帮助社会新鲜人建立积极心态,度过疫情危机。首个主题——【疫乱心不乱】,邀请了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监院常藻法师与马佛青总会长陈健良居士一同分享,张含慈居士主持,约300人参与。

常藻法师表示,改变其实一直都在发生,这次的疫情看似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冲击,实则是让我们重新检视自己人生目标与生命意义的契机。如果总是以“获得什么”为人生目标,在这次的疫情期间就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常处在患得患失的状态中,焦虑难安;若是把“让人生有所学习与成长”立为人生目标,就会发现自己在对变化不断的外镜时,更为接纳,也允许自己与他人在这段经历中学习与成长。

陈健良居士鼓励大家即便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也要时刻提升自己愿意学习与承担、谦卑、不计较等优良的品格。这些美德都是透过生活的历练中点滴积累而成的,同时身边的人也会发现。这些美德竟是让我们在面对就业机会短缺的情况下,可以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在谈论开辟求职与创业生涯,如何维持正命时,两位分享嘉宾不约而同地鼓励大家思考哪些才是对自己这期生命有长远帮助的,而非只着重在眼前的利益,而伤害了自己的未来及他人的利益。法师引用圣严法师常说的:“没有非做不可的事”来引发大家思考,是否真的有必要一定要做这些有违正命的事?建良居士也劝导大家,不要让自己的这一期生命做亏本生意!面对苦难确实不容易,但其实绝对能被跨越的,只要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坚持不伤己,不伤人的信念。

当被主持人问及青年如何在安顿生活的同时继续学佛时,建良居士巧妙地把佛法与生命的关系比喻成两只脚踩着脚踏车,必须一起合作,才能让脚踏车向前移动。学佛与生活亦是如此,佛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去面对自己的生命,因为生活就是佛法,佛法就是生活。

法师也表示,学佛本身不是一件事,而是生活的一部分,鼓励大家除了透过课程、活动与法侣的彼此鼓励,也可以在生活中练习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来验证自己的所学,深入了解自己的心执着在哪个点上。透过了解自己身心的运作,进而能让自己随时调整,不再制造苦因,改善自己的生命品质。体验到佛法的妙用后,感受到佛法难闻,而更为珍惜有机会听闻佛法及弘扬佛法的因缘,以感恩与报恩的心来实践利人便是利己的菩萨行。

座谈会结束前,建良居士以一句“susah, tapi boleh!”来勉励青年们只要目标明确,意愿坚定,定能跨越眼前的挑战。社会的成功鲜少是有直接和明确的终点线,我们每一个人通常都是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以一边摸索一边了解的方式前进,让自己想尽办法不断地尝试,终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因为路不是人指出来的,而是人走出来的!

常藻法师也以“不求安心,才是安心”来勉励青年们不要以追求外在的成就来让自己更安心,而是允许自己有不断学习与成长的机会,让自己的心能够融入每个当下的因缘,接纳当下的处境与安心的同时,找到每个际遇中让自己成长的机会,开展出生命最极致的功能。

报导:叶丽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