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8 兒童生命教育課程 帶領孩童盡情揮灑色彩

时隔一个月,儿童生命教育课程,悲心班第四堂课于8月28日如期举办,15位小菩萨陆续报到,进入禅堂礼佛后,就自由选择三个为他们而设的角落:“静心圆”、“绘本”和“创意空间”,或与同学们分享他的“彩虹老鼠”近况,尽情运用时间,等待课程的开始。
做了熟悉的“八式动禅”后,续上一堂课对颜色粉团“老鼠捏捏乐”的了解,秋仪老师这次带领大家观赏大自然的颜色,有动物身上的颜色,有蔬果的深浅颜色,有东方人和西方人眼睛的颜色,有不同时段、不同地点、不同国家的天空所展现出来的颜色。还有,心情的颜色是如何表达呢?再来,小组老师又带领小朋友们,如何运用不同材料和道具,让颜色产生变化,看看变化后的效果又是如何。
每人在4张小画纸上用不同的材料混合并观察其化学变化所产生的颜色效果,过程中大家都小心翼翼,专注学习。接下来每人拿到一张大图画纸,要在自己的画纸上彩上自己当下的心情,小朋友开始摸索到自己的创意乐趣了。
最后,老师在地上铺上一张长长的卷纸,从禅堂的一角拉到远远的另一角,并示意大家可以任意地在卷纸上彩上自己还想要挥洒的创意时,小朋友心里的束缚仿佛终于得到释放。他们尽情地把色彩挥洒在卷纸上,只要有空隙,大家都不放过手上仅存的颜料。当下的情景,彷佛看到了一群奔跑在草原上的小野马——自由!热情!奔放!无比畅快!而这个画作,由当下每个人不同的情绪和感觉一起完成,也显得缤纷色彩,体现了孩子们的简单与纯洁,异常珍贵!
来到善后的环节,热情还无法减退,老师要大家清洗各自的道具后,再一起分工合作打扫禅堂。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透过群体活动培养勇于承担的精神。
而道场二楼观音殿,“心灵环保父母成长工作坊”今天请来了环保手工艺达人,也是资深义工的施璎清老师,带领家长们如何运用创意手工,将被丢弃的废品,灵巧的转化成绿意盎然的成品,延续物命。每人只用了一个旧玻璃瓶子、一张孩子的旧作业簿书皮、奶粉罐撕下的铝箔片、小片麻袋布、浆糊和剪刀,做成了小花瓶,插上路边随手拈下的野花草,稍作修饰,原有的废弃物品就变身成为家里一个美观雅致又具有环保意义的作品了。
没有框架的创作,就是思想和意识最自由的创作。下一堂课,是否与颜色有关联的延伸学习呢?还是老师们要带领我们到达何等的广阔空间呢?探索未知,就是那么好玩!我们就拭目以待!
报导:陈妍杏,摄影:符祥伦
◆欲浏览此活动的照片,请点击以下FB相簿的连结:
【Let’s paint!】儿童生命教育课程·悲心班第四堂课(28.08.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