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5【法青戶外禪】行中來學禪,禪裡覓真心

2013年12月15日云淡风轻的早晨里,马来西亚法鼓山法青会在武吉加里尔公园(Taman Rekreasi Bukit Jalil)举办了户外禅。公园里人流如织,有些在散步、慢跑、有些在做瑜伽、打羽球等各式的锻炼运动。在徐徐的微风及和煦的阳光下,一早抵达的法青义工们各司其职等待学员报到,共有二十多位青少年出席参与。
「八式动禅」“身在哪里,心就在哪里,清楚放松,全身放松”
法青会辅导法师-常律法师在讲解活动条规后,与两位义工菩萨为学员示范八式动禅。
这是一套不拘时间、地点,简单易学、有益身心的「动中禅」。让人以动禅的修行方式,清楚享受身心放松的感觉,让人安定自在。除了具有健身的效果外,还能调心,帮助人们将散乱心转为专心,并进而达到身心合一。可应用在生活中,时时放松、放下身心。在法师的引导下学员们开始禁语并专注学习八式动禅,作为户外禅的暖身运动,顺利展开一天的活动。
「行禅」“专心走路,感受你的每一个脚步”
在法师及义工带领下,全体学员缓缓步行在枝繁叶茂,绿树成阴的公园中。早晨的公园里健儿多,一家大小齐出动。流水潺潺声知了鸣叫,在有着许多诱因的环境下,法师在队伍旁一直引导并提醒学员们放下万缘不管目的地在何方缓缓向前,让每个升起的念头随风而去。专注在脚底下的每一个步伐踩在土地的感觉,清楚每一个动作所牵引不同肌肉、身心变化的感受。
「户外坐禅」“沉淀身心灵”
行禅不久后,学员们来到义工们已打扫乾净的小广场上休息。贴心的义工们还为学员准备了驱蚊香及驱蚊油,让大家可以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好好放松。由于泰半学员还没有禅修的基本概念,故法师不细教大家打坐的姿势方法,并请大家放松身心休息。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疾病除了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也不少,如失眠症、忧郁症,患者连在自家也坐立难安无法入眠。当日户外禅令人感动的是,现场其中抱病而来的学员能在户外坐禅时刻安心放下所有顾虑沉沉睡去。透过法师和义工们的照护,能在户外获得到一片刻真正的身心宁静是难得可贵的机缘。
「吃饭禅」“每吃一口饭咀嚼至少三十下”
在都市的忙碌节奏,相信每个人都有囫囵吞食的经验。又或者,用膳时间一边按手机、看电脑、电视节目、一心多用食而不知其味。行禅后,大家席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开始吃饭禅的环节。透过吃饭禅,法师锻炼学员们收摄散乱的心,专注在吃饭的动作。每吃一口饭咀嚼至少三十下,慢慢咀嚼,慢慢磨碎,清楚感受便当里的每一口饭菜的甘甜美味。把吃饭的速度放慢,欣赏及感恩盘中食物,除了收摄身心之外,更能促进良好的消化系统、身体健康、心境明朗。
「立禅」“看只是看,听只是听”
湖水波光粼粼,鸟儿歌声阵阵。中午时分天气虽然热,但湖边凉风习习,脸上的沁出的热汗霎时消退。法师让学员们停在湖边站立在桥上,学习“看只是看,听只是听”湖边风光,并叮咛大家不要给予形容词、不要比较、不要分别眼前的一草一木。通过禅修法「默照」,清楚观照环境却不受外境的一举一动及内心的妄念所影响。如圣严师父所言 “有人骂你的时候,不会觉得委屈、痛苦;赞叹你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很得意、很高兴。你只知道:他骂你、赞叹你,这是他的事,不要受他影响。应该挨骂,不必生气,骂得不对,这是他的事,为什么要生气?对内心状况也是一样,知道有烦恼、妄念,但是不去在乎它;清清楚楚的知道,但是不受影响,这就是默照。”
「托水钵」“一心专注,滴油不漏”
随后,法师与大家分享一个死刑犯托油钵走过有美女及猛兽的走道,因一心专注,滴油不漏,而被国王免除死刑的故事。学员在法师的讲解之下,随即迎接走在踏石走道上及义工们所设下的重重障碍下挑战托水钵。除了踏石走道上的卵石,还有高不一的阶梯、学螃蟹横行之外、跨过绳子及走上小斜坡、以及沿途随时添水的义工们,都给装得满满的水钵增加了许多难度。只见各学员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凝视着手上托着的水钵,在绿荫之下缓缓迈步向前。托水钵的过程中,除了不同障碍的影响之下,其实内心波动越大,水越容易溢出,而过于专注水钵忽略了路面状况也无法完成任务。相信此时此刻大家都体会到,除了万分专注之外,得失心也不宜抓得太紧,除了手上的水钵,也要专心抬头看路,方能安心安身托钵向前。托水钵的深刻体验是否又适合大家运用在日常生活呢?人,常活在各种执着中不知其苦却深受其苦,人生挫折就如水钵上溅出的水滴,那不受我们控制、不在预期之内的逆境不过是人生里的无常,只要按捺住冲动,静心反省修行,方能一步一脚印走完人生。
「法师结语」
在学员的小组讨论及大堂分享后,常律法师希望大家可通过禅修体验看清人的本来面目。一般人皆用“妄心”来建立人生思维的运作模式,失去了用“真心”的见闻觉知功能。真心本来无我,突破能所,破除我执,用真心过生活,烦恼方能消除。建立观念,练习在生活中活在当下,既能回到人的本来面目,找回我们原有的佛性。
最后,户外禅在学员法青义工们笑呵呵的留影之下,圆满落幕。
报导:赵芳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