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4【從心看電影·心靈茶會】~ 《當幸福來敲門》

如果把人生的历程转换成数字,可曾有人做过统计:一个人的生命里平均会遇到多少场低潮期?要以多少份量的毅力才能面对难关?需要多少巴仙的努力才能成功?追求幸福的比例与最终获得幸福的比例是多是少?抑或不成对比?这些迎面而来的问题可会撼到你?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可是,幸福的定义由谁来决定?是上天、社会、还是你自己?你,是等着幸福来敲门的人吗?

2013年11月24日马来西亚法鼓山法青于道场观音殿举办“从心看电影·心灵茶会”。透过观赏电影,能启发内在并且得以体悟无常的人生多面向,丰富我们的生命。除此之外,法青在分享会场上准备了各式点心及茶饮,希望出席的大众能藉此从好好放松身心。

茶会上分享了一部获得奥斯卡提名最佳男主角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此剧的一大卖点是改编自美国加德纳理财公司执行长克里斯·加德纳的真实故事。影片在一开始的镜头里介绍现代繁荣的大都会、拥挤的人群每日重复着急促的脚步为未来拼搏。在这急速节奏、高压生活的城市里,主角克里斯每天奔波于各大医院,靠着售卖骨骼密度扫描仪器为生。

“我生活的这部分叫做搭公车” —— 故事始于1981年的旧金山,克里斯和妻子琳达、儿子克里斯托弗住在一间小公寓。克里斯将家里所有的钱投注在推销医疗器材上,不幸的是销售状况不佳,琳达则是在饭店当洗衣工。家庭的经济状况随着房租和账单的积累每况愈下,琳达在无法忍受之下,无奈的留下丈夫和儿子独自前往纽约市接新工作。克里斯则努力设法挤进迪恩威特证券经纪公司当一名无薪实习生,希望最后能被正式录用。

“我生活的这部分叫做疲于奔命” —— 在无薪及负债累累的情况下,他和儿子被逐出公寓,住进汽车旅馆。正当情况逐渐好转时,银行存款却因欠税被政府全数充公,父子俩只好露宿街头。在车站洗手间睡了几晚后,他们每天到克莱德纪念教堂排队住宿。有时候​​成功的抢到床位,有时失败。这样困顿的生活让克里斯更决心完成实习成为正式员工。

“我生命中的这个阶段,这个很短的阶段叫做幸福” —— 最后,克里斯正式进入公司,之后更凭实力在1987年成立了加德纳理奇证券经纪公司。

电影结束后透过小组讨论,大家互相分享观后感,比如最难忘的一幕及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如何面对低潮期、以及幸福的定义及如何追求幸福。随后,陪伴着大众一起观赏电影的监院常藻法师第一个提醒 “如果电影里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到底剧情能发展到哪个阶段?”让大家静下反观内心,到底自己的毅力会否和主角克里斯般越挫越勇。常藻法师希望大众能明白,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他有多大的才能,而是在于有没有全情投入、尽力而为。每个人都需要一份坚毅的愿力,去面对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挫折和低谷。

 常藻法师继而分享,人生的苦,很多时候不是因为遭遇,而是内心找不到一个坚定的方向。生命,需要用心体验,低潮期的体验最为深刻。而低潮期,只不过是生命中其中一个表象。如果大家能回到生命的本质,以一颗单纯的心去体会及检视,将挫败的原因转化为人生最有力量的拐杖,将正念化成人生的资粮,低潮期将会是生命里最丰收的时段。最后,法师亦叮咛大众,平时善法的灌溉非常重要,请让善法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当困境来临时,善法将会是我们最有力量的武器。

感谢法师、法青、义工及出席大众的互相成就,让活动圆满结束。

报导:赵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