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3【菩薩戒】成佛必備的資糧

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于11月3日举办由常藻法师主讲的『成佛必备的资粮~菩萨戒』讲座会,吸引了将近180名信众踊跃出席聆听。这次讲座的目的是为了解开一般普罗大众对菩萨戒的误解,透过有次第的解说,希望能让大众对菩萨戒建立正确的观念,并了解菩萨戒背后的真正意涵。同时也鼓励信众以戒为师,为自己学佛修行的道路,筹备成佛的资粮。

从法师与信众们的互动中,可以清楚发现大部分信众对成佛之路都表现出一副遥不可及的样子,对菩萨戒更是难以承诺,没办法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连接。因此法师很用心地引导信众逐一了解有关成佛的正知见,并解说戒律的重要性。为了能达到成佛的目标,人需要安定与稳定的身心,而菩萨戒正能在这个日益道德沦丧、伦理失序的社会,发挥其正面的作用,给予佛弟子正确的方向和指引。

法师强调戒律的缘由是以人为本。佛陀悲悯众生,为帮助弟子们断除烦恼,制了戒律为准则,让弟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规范,得以培养身、口、意的清净。当个人的品质提升,这份清净的氛围能进而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促进僧团之间的凝聚力、和谐与安乐,让正法久住,世人才得以听闻佛法。佛陀所制的戒律是有弹性的,以弟子生活事例的发生,随犯随制,逐渐增修完善。因此佛陀制戒、说戒的重点是帮助犯错的弟子修正行为,提醒未犯者自我警惕。

菩萨是修持大乘佛法的行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菩萨道是福慧双修,为佛教的根本,而菩萨戒是菩萨所受持的戒律。我们行菩萨道、发菩提心,并以菩萨为学习的对象。持守菩萨戒,就理应吸取菩萨戒的核心价值与根本精神,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而无需要求自己达到菩萨、圣人的境界。人如果犯戒,就应自我反省、忏悔、改过,且不断努力改进,这样修行的道路上才会更精进,人也有信心与力量逐步消除自己的烦恼。

圣严师父有感戒律对现代人的重要与需要,因此在闭关六年的期间,首先就是研读律藏,并完成了《戒律学纲要》一书,以便推广有关戒律的内容和受戒意义。师父所提倡的菩萨戒是以温故知新的方式进行,并加以改良,以适应时代环境的需求,同时不离回归佛陀本怀的精神。

在问答环节时,信众反应热烈,所发问的问题都是针对受、持、犯戒相关的,并且疑惑戒律对自己的生活作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特别在生活实例当中,应该如何判断、取舍与执行。法师都一一耐心解答。最后,法师提醒大家,菩萨戒的重点在于不断自我观照、自我提升;并鼓励信众多了解戒律的内涵,落实在生活中,便能自利利他。讲座会在法师的语重心长的叮咛后结束。

报导:沈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