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4-0916【禪三】學員學習放松身心,回歸到最單純的心

若有三天的假期,您会如何慰劳平时繁忙的自己呢?这个九月份的三天假期,法鼓山马来西亚道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禅堂,让共约70位的法师、禅众和内外护菩萨一起来度过三天的禅修共修,值得一提的是这当中有四位来自中国的大专生。禅三的地点是借用梳邦再也佛教会,场地足以让所有参与者安心地精进用功。
由常藻法师担任总护法师,丰富的禅三内容包括聆听圣严师父的开示、坐香、径行、拜佛、早晚课诵、出坡、大休息等。每一个共修的环节,法师都非常用心地介绍正确的观念,仔细地指导用功的方法,乃至于用斋、走路、盥洗,时时刻刻叮咛禅众们要珍惜这难得具足的共修福报。
法师在环境介绍和简介环节时,发现有些学员从未接触禅修,有些则是参加过禅七。踪然禅众的背景参差不齐,法师鼓励说禅修路上每个人都有一样的潜能,只是时间点上的不一,故禅众们不必感到压力,在这三天回归到最单纯的生活,一心系在方法上,好好地照顾自己的身心。
禅三在八式动禅正式拉开序幕,法师依学员们不同时候的状态,坐香之中穿插拜佛、立姿与坐姿瑜伽运动、八式动禅,让学员可以在动静中不断用功。坐香的时候,法师鼓励大家还是先清楚全身放松的感觉,若身心比较安定的学员则可以体验呼吸或数息。由于有一些学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法师也安排了一个小空间,专门指导坐禅的基本方法。
拜佛的时间,法师会特别引导一些观念上的细节,叮咛禅众们尽量放慢速度,清楚觉照当下每一个小小动作的变化。法师更强调这过程并不是操控或命令身体,更非想像,而是聆听和跟随身体的感受。傍晚的经行环节,两天分别在禅堂内和户外一个小公园进行,方法是轻松自然不费力地走,以一颗享受的心体验走路的感觉。第二天赤脚走在大自然的土地上,更可以锻炼禅众们如实面对对于未知产生抗拒的恐惧心。运动的时候,法师也引导要清楚全身运动和放松的感觉,不加多余的负担,用最小的力量完成每一个动作。
第一天的晚课时间,法师开示说早晚课诵就好比心灵的食物,薰习和警惕自己要珍惜现有可以修行的机会,也提醒我们要学习佛菩萨的愿力。早晚课诵要轻轻而专注地唱诵,最重要要与课诵内容的法意相应和融合。法师更特别提到普贤菩萨警众偈,在无常降临之前,要珍惜和把握每一口珍贵的呼吸。
圣严师父的开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成为禅三解的部分。师父五段开示介绍禅修的方法与心态,包括活在当下,信,随息、数息,修心的四层次和出离心。师父说活在当下,就是随时随处安住当下做着的那一桩事情,直心是道场,烦恼没有在心中留下痕迹则当下就得解脱,处处皆是净土。
师父提到信心对于禅修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信入、解入或者直接地信仰,皆是以信为入门,进入佛法的大海。师父更引用《阿含经》的四种或五种增上,说明如何以五戒十善修人天善法的功德,进而修世间与出世间的戒定慧三增上学,而这所有的增上学,信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在介绍数息和随息的那一段开示,师父一再说明人命就在呼吸之间,我们觉察自己的身体、呼吸,还有知道正在呼吸的意识,彼此是互为因缘的,而这因缘所生法是空、无常、无我的。修心四层次是一个次第性的练习方法,从散乱心到集中心,再从统一心到无心,这是一个自然而然、顺势而生的过程,不能靠意识想像的。
最后师父整合之前的开示,提到从基础的信心,到真正的修行,我们都要发出离心愿,时时念念皈依三宝,愿开发本具的佛性。师父说我们首先应当积功累德,学习普贤十愿,广结善缘,并举例说明最容易落实的修行就是布施任何的资源而不求回馈。师父也强调这个出离心必须与菩提心相应的。
法师在带领大家的过程中也提到,禅修并非慢,而是时刻带着觉照心,对当下的因缘清楚知道。法师更带领大家感恩所有成就禅三的因缘,并苦口婆心地叮咛大家要练心,才有力量突破熟悉的舒适圈,提升自己。禅修心法『身在哪里,心在哪里,清楚放松,全身放松』更是随时随处都可以提起来,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里,说话时、走路时,情绪管理等。
看过了回顾短片后,禅众开始进行小组讨论,大家慷慨回馈自己的心得,分享三天的酸甜点滴。法师在结语的时段,勉励各位禅众一定要找到坚持禅修的动力,一步一脚印踏实地练习。解行并重的禅三在简单庄严的礼祖仪式和回向后画上了圆满的句点,禅众们发心帮忙善后,背着满满的法喜离去,希望大家都能把方法带回生活中。
报导:陈允洁
